现在庙里的和尚,是一个已经出家四十多年的老和尚,听了两个秀才争论不休的理由,不禁微微一笑。
“关于这座庙的名字,不是什么大事儿,午膳时间到了,我现在要去打齐,等我打了齐回来,再告诉你们。”
“什么,别的和尚都是吃斋,你怎么能把打饭说成是打齐呢?”两个秀才同时质问老和尚。
“我说打齐就是打齐,我从出家为僧到今天,已经吃了四十多年的齐了,难道还会吃错?”
三个人争论不下,决定去问问村里的教书先生,看看到底是打斋还是打齐。教书先生当了几十年的私塾先生,教出来的学生考秀才举人的都有,村里人都知道他是村里学问最高的人。
三个人找到教书先生,教书先生拿起书案上的字典说:“这件事还不容易,想知道是斋还是齐,我给你们查一查字曲就知道了。”
“哎——先生,别的人都是查字典,到了你这儿,怎么就成了查字曲了?”三个人一起叫了起来。
“大惊小怪干什么,我当了五十年先生,查了五十多年的字曲。从我手里出去的学生,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考上秀才举人的,也是数不胜数。你们三个目不识丁的人家伙,有什么权利敢质疑我?”
教书先生暴跳如雷,对三个人对他的质疑,气得鼻子都歪了。四个人争论不休,决定去找当时的大文学家苏东坡。
苏东坡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轰动一时的大才子。几个人找到苏东坡的时候,苏东坡正在草堂下写诗,听到几个人争论的始末,也不说话,只微微一笑,便在书案上的宣纸上写下了四个字。
“文朝丈庙各自异,
打饭和尚去打齐。
教书先生查字曲,
又来问我苏东皮。”
苏东坡一时得意,把苏东坡的坡字,少写了一个提土旁,于是自己的名字就成了苏东皮。
三姑演的是苏东坡,字是演出前,三姑请大姑在一整张的白纸上写的。四个人一人抓着白纸的一角,面向观众,齐声朗诵出这首诗的时候,看演出的全体师生,全都哄堂大笑,接着又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掌声还没有停止,随着报幕的同学声音的落下,一阵叮咚的吉他声从后面响起。接着,一个抱着吉他的男生,迈着稳重的步伐,走向演出台。
“轻轻的我将离开你,
请将眼角的泪拭去
漫漫长夜里 未来日子里
亲爱的你别为我哭泣
前方的路虽然太凄迷
请在笑容里为我祝福
虽然迎着风 虽然下着雨
我在风雨之中念着你
没有你的日子里
我会更加珍惜自己
没有我的岁月里
你要保重你自己
你问我何时归故里
我也轻声地问自己
不是在此时 不知在何时
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
不是在此时 不知在何时
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
歌声清澈悦耳,如同天籁之音,饱满而富有穿透力。像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穿透寂静,照亮在场所有人的心房,留下无尽的回响。一曲终了,在场的人,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给以了最热烈的掌声。
在八十年代的学校,吉他还不是很流行,会弹吉他的男生,更是凤毛麟角。会打篮球,会唱歌,还会弹吉他,对于情窦初开的少女们来说,这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