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路街道办事处食堂2号包厢。
“小晨,我也想当老板!”
喝得红光满面的李细银,打着酒嗝大着舌头对凌晨说。
尽管凌晨对李细银不感冒,但基本的礼节和尊重还是保持着。
他特意叫胡思韦到烟酒专卖店,买了四瓶楚江大曲和一条楚州卷烟厂生产的牌子——“回龙山”,来招待李细银一行人。
“二姑父,你刚才说什么?你想干嘛?
凌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五大三粗的李细银,除了一身蛮力外,还真看不出哪里有经商的细胞!
“我要当老板!搞个工程给我做做吧!你是街道办事处的'一把手',随随便便从手里挤出一个小工程给我来做,我们就可以安稳地呆在家里等着数钱!”
李细银厚颜无耻地说。
所有人齐刷刷地放下筷子,不禁看着凌晨有何反应。
“我可不是批发‘工程’的领导!我只是一个小小街道办事处的党工委书记而已,上面还有区长、区委书记管着呢!”
凌晨耐着性子解释。
“小晨,你这话说的有毛病!《南方观察报》上都说你是北江区政府的区长助理,全市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了!你说你手上没有一点权力!谁信?”
李细银见凌晨委婉拒绝了自己,满脸鄙夷地反问。
“二姑父,恕我直言,你懂搞工程吗?质量不合格是要追责的!要是出现了安全事故,你是要坐牢的!”
凌晨已经没有跟李细银聊天的兴趣了。
凌晨脸色阴沉,口气非常生硬地怼起了李细银!
“呃!这么严重啊!那就算了吧!”
李细银见凌晨生气了,立马蔫了。
“小晨,你表弟见宝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外面打零工。你都当领导了,帮他在街道办事处安排一个工作吧!实在不行就给你当个司机也行!”
李细银一脸谄媚地说。
“欲擒故纵!姜还是老的辣!真是人不可貌相!二姑父表面上看起来老实巴交的,其实是一肚子的坏水!”
凌晨心里一阵腹诽,很不舒服!
凌晨对比自己小一岁的表弟李见宝很不感冒!
李见宝什么德性,凌晨还不清楚?
为了表弟李见宝,二姑家已经“牺牲”了一个大表姐李见萩。
二姑凌仲玫与二姑父李细银成家不久就生下了大表姐李见萩。
大表姐尚未满三岁,为了生个儿子,二姑夫妇把她丢给凌晨的爷爷奶奶就跑到南粤省去打工了。
两年后,等到二姑夫妇回家时,却带回一个活泼可爱的表弟李见宝。
二姑夫妇大宴宾客,请来亲朋好友和交好的左邻右舍,高高兴兴地庆祝表弟的出生。
大表姐李见萩和表弟李见宝一天天地长大了。
大表姐李见萩很勤快也很听话,几乎包揽了家里的一切家务,而表弟李见宝却是好吃懒做。
他整天东游西逛的什么事都不用干,即使是在农忙时节也不例外,像一个地主家的“小少爷”。
“弟弟还小,你是大姐姐,他是儿子,是家中的希望!而你是个女孩子,迟早要出嫁进别人的门,现在不多做点事,我们将来还能图你什么了?”
每当大表姐李见萩向二姑夫妇告状,诉说表弟李见宝的不是时,她不但得不到同情和安慰,反而遭到父母的责备。
二姑夫妇其实做农活还是一把好手,但因居住在穷乡僻壤,生活过得很艰苦。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二姑夫妇俩把读书很勤奋、学习成绩也拔尖的大表姐送到南粤省打工去了。
那年,大表姐离初中毕业还差一个学期了,全校的老师和同学对大表姐的突然辍学都表示惋惜。
大表姐的班主任气不过,还找到二姑夫妇理论,没想到被对方数落了一顿:“狗咬耗子多管闲事!孩子是你生的,还是我生的?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了!”
大表姐一去就是好几年都没回家,因为二姑夫妇希望她能多寄点钱来,好供在县城里读书的表弟李见宝开销。
其实,表弟李见宝读书是很差的,当年进县城一中读高中,还是托关系花了几万块钱搞进去的。
那年高考,平时不显山露水的表弟居然“金榜题名”——考上了一个大专,不过需缴高额学费方能入学。
望子成龙心切的二姑夫妇不得不四处借钱,无奈众多亲朋好友大多刚过温饱线,借钱未果,几近坐以待毙。
本乡隔壁村一富裕人家早早就相中了长相甜美的大表姐,但因家中儿子小时候出车祸断了一条腿,并打消了此念想。
此番打听到大表姐家的难处,便主动上门提亲。
如同抓到救命稻草的二姑夫妇,全然不顾此时正在南粤省打工的大表姐是否同意,当场就将婚事应承下来。
事后,大表姐知晓此事,虽然极不情愿,但为了弟弟的前程,也只好无奈地接受了家人的安排,匆匆忙忙打了结婚证,在年底就办了喜酒。
“大表姐她还好吗?”
凌晨没有正面回答二姑父李细银的话,而是问起了大表姐李见萩的近况。
“见萩?她,过得很好啊!”
李细银眼神遮遮掩掩的。
提起女儿李见萩,李细银心里不禁感到深深地愧疚!
因为女婿赵小烽从小出车祸,腿没了,也失去了生育能力!
李见萩和赵小烽结婚五年多了,一直没有生下孩子!
因为个人的“功能不健全”,面对漂亮能干的李见萩,赵小烽感到很自卑。
夫妻俩关系十分紧张,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小晨,你方便的话就帮帮见萩吧!她过得很苦啊!哎……”
李细银见凌晨死死地盯着自己,心里感到很心虚!
当年,要不是自己重男轻女,如果坚持让女儿李见萩读书,也许她的境况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的悲惨了!
李细银如实将李见萩的遭遇告诉了凌晨。
“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站在三楼看地面,全是垃圾;站在三十楼往下看,则全是风景。
一个人,如若没有长远的眼光,他看到的就是一地鸡毛蒜皮!
因为李细银的鼠目寸光,间接害了李见萩一辈子!
得知李见萩的情况后,凌晨心里有点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