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月无风无浪的表象。然而,天风门与盟友宗派越发感到压抑。自北域、东荒、青虬绝地等数场血战告一段落后,苏临不曾露面,化星堂余孽也仅在小范围出没,难成大患。这种与先前女魔修嚣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沉寂”,更让堂主、刀矛与高层心生隐忧:“何时那暗潮会真正爆发?”
此刻已近深秋,天风门群峰染上一层金褐,山腰雾气升腾,伴随略带凉意的风。外门弟子依旧按部就班巡守山谷;内门堂口也恢复日常授课和试炼。一切看似回到北域、毒海大战前的平静岁月。
堂主与两位元婴长老相继在主峰大殿、刀王殿、刑堂布置灵符阵法,调度人员,只待一旦有魔修大规模异动,随时集结破袭。
- 刀王堂弟子行止若常,宗门里偶有年轻一辈抱怨“再无大敌,刀拳难展”。可资深者皆知:正道阵势松缓不假,魔宗更可能蓄势待发。
- 刀矛亦在暗暗等候下一只“黑手”伸出。若再现苏临征兆,必雷霆截杀。
陆青雨私下对薛玄一说:“平静到如今,愈发明显苏临在图谋一举定鼎的阵法。若他集结足够‘天陨’力量,恐再无小打小闹,直接发动终极献祭。”薛玄一轻叹:“对。只盼我们能先查到端倪、扼住其喉。”
某日下午,刑堂长老再度向堂主与刀矛禀报:前些天抓捕的一名海港黑袍,在严刑折磨下吐露碎讯:“极西洋面有一神秘岛屿,疑似留有天陨残骸,苏临遣人暗往探寻。”不过话里不甚具体,且黑袍本人层级不高,无法确认更多。
堂主琢磨:“先前东荒海港也曾报告过黑袍登船之事。看来此说并非空穴来风。真可能是‘极西海’上一座荒岛隐藏陨星精华?”
- 刑堂倾向立刻派机动队出征海域搜索,但堂主慎重:“极西海范围何其广?若无准确坐标,大海捞针。何况对方已出发不知多久。”
- 刀矛也认为贸然出航风险极大:“除非再有更具体位置线索。”
最终,堂主只吩咐刑堂记录此讯,嘱东荒港口加强警惕:“若再见可疑黑袍在海域活动,务必围捕拿问。若真有星陨遗骸在海上,苏临或派更大队伍去获取。”
翌日,宗主与首席长老在主峰会晤堂主,提出一个思路:
> “既然许多线索都指向‘天陨’或‘星陨’,我们能否主动与天下熟悉天象、星落秘术的门派联络?如凌云宗、辰宿宫等,这些宗派对星象观测较强。兴许能补充情报。”
堂主闻言醒悟:“不错。我们天风门对星陨研究有限,何不广邀擅长观星之宗共同分析?若真锁定某处即将坠落天外陨石,便可提前埋伏,堵死苏临。”
陆青雨、薛玄一也赞同:“引外派长老来天风门交流星象观法,乃可行之策。” 于是宗主立即发信给凌云宗、辰宿宫等有星象传承的门派,承诺共同探讨、资源共享。
堂主再度在刀王殿设招待台,等若干日后,就见来自凌云宗的两名星宿长老乘飞鹤而至,热情拜访天风门。另有辰宿宫使者派了金丹弟子携观星卷轴前来,表示愿意分享部分天象记录。
天风门上下对此非常重视:在大殿摆宴招待,堂主亲临,刀矛与刑堂陪同。经过热切会谈,双方决定:
- 由凌云宗、辰宿宫等门派提供近年星象变动资料,与天风门阵符堂联合解析;
- 若发现确凿“天陨落点”征兆,立刻组建联合探索。
刀矛暗想:“这样就算苏临跑到极远海域或极西沙漠,若有天陨出现,我们也不会毫不知情。”
当日宴席上,凌云宗长老说起他们上次星象观测:“确有一颗‘暗星’轨道不稳,约莫数年后或坠落凡尘,难言具体何地。”堂主惊疑:“数年后?距今何时?”长老摇头:“星道难测,也许提前或推后无定,得继续观测。”
场面一时沉闷,堂主只能沉住气:“那便由天风门与贵派定期互通观测结果。”众人达成协议。
之后数周,天风门阵符堂专门开辟一处“星观房”,将凌云宗与辰宿宫给的星象图摆列其中,刀矛也参与研究。有资深阵符师根据图表推演:“若暗星提早坠落,可能点散布于数个大陆海域;魔宗若得此物,血冥阵威力成倍。”
- 刑堂长老、刀矛听闻后更感忧色:苏临行踪不明,万一他守候某个坠点等待收割?
- 堂主无奈:“只能随时更新观测。”
对此,盟友门派也表示支持,但无有力情报增补。目前北域与海港之零碎活动基本查无实据。苏临继续藏身一团迷雾,让正道只能紧张守备。
就在此关键胶着时,一名中州散修赶到天风门报告:有传言称**“苏临曾出现于极北冰海”**,跟一位强悍黑袍并肩离去,看似去某处秘岛。但消息尚无第二家印证,且散修仅是道听途说。
堂主审问散修细节,对方只能说自己在街市听见若干黑袍闲谈“苏临真面无敌,连堂主都畏惧”之类……毫无根据。最终判断多半是虚妄之言。
刀矛也跟堂主探讨:“这种谣言频出,只怕敌故意散布烟雾,让正道乱抓。怎么办?”堂主冷哼:“一概记录,静观后续。”
陆青雨回去继续带机动队在天风门内外围巡逻,维持秩序;薛玄一协助刑堂整理情报、审问零星俘虏。一切日常看似繁琐,却也在默默巩固天风门的底蕴。
时光流逝,刀矛不知不觉间在这段沉寂岁月中修为再进。陆青雨距金丹中期仅一步之遥,近期突破迹象越发明显;薛玄一血碑与自身金丹期默契融合,也渐能施展更强“血旋震刺”。
- 有长老预言:只需再有一次生死搏杀,两位皆可突破更高境界。
- 堂主见此很欣慰:正道若真迎苏临强袭,刀矛更具抗衡资本。
而借助灵丹堂、阵符堂改造,陆青雨的本命刀与薛玄一的血匕也得到进一步强化,嵌入些许青虬雷属性碎玉,增添雷煞破防之效。二人试练后非常满意,若再遇高阶护阵也能更轻松突进。
然而,半年过去,苏临依旧无踪,魔宗主力毫无异动。天风门再次进入相对祥和——外门新人举行擂比,内门堂考核如常,各派迎来互相访学交流。一些年轻弟子更大胆放言:“血冥余势终究被堂主斩断,哪还有什么天陨?不过是敌嚣张时的吓唬。”
- 刀矛听到类似论调,只温声提醒:“莫大意,苏临之名太可怕。”
- 有人怀揣怀疑:“若真那么可怕,何至于半年无动静?”
与此同时,刑堂也收不到强有力情报,处处平安。偶尔有黑袍小股活动都被及时铲除。高层日渐感慨:或许血冥真元气大伤,还需更久才恢复力量。堂主却保持谨慎无松懈。
后山石崖上,堂主独自眺望远方,身后是随行的副堂主与刑堂金丹。他神情隐有焦躁:“若苏临无行动,我天风门只能一直高度戒备,长此下去弟子或疲怠。可真等他冲击大阵完成,又是万分凶险。”
副堂主低声:“堂主莫烦,至少短期内没有血流成河。并非坏事。”堂主摇头:“是非之事难说,我只怕积得越久,爆发越猛。”说罢长叹,背负金刀,示意下山。一片红霞笼罩峰顶,仿佛昭示不了解的未来风云。
陆青雨、薛玄一见堂主这般态度,也心怀沉重。暗自想:“如此平息何时结束?刀矛之刃等待血冥大敌,这成了不见尽头的备战。” 但他们并无畏缩,日夜苦修更甚,期待新的机缘或线索打破僵局。
直到某日,山门外出现一位神秘散修自称“孤山客”,引刑堂审问,说自己在中州某隐秘山涧见过疑似“化星堂”暗室。室内存放大量“星石”与血符残卷。可当他想窥探时,被一股恐怖气息逼退。散修逃离后听说天风门在搜罗线索,故特来通报。
堂主让刑堂测谎,初步判断此散修并无严重虚言,但也不保真。何谓“星石”?散修说不清,猜是陨星之力所炼。地点则只记得大概方位。堂主思忖:“也许这是破局机遇。若真有苏临势力在中州某山涧囤积星石,便是他的弱点。”
紧接着,堂主召开简报会,指令:“刀矛带机动小队前往中州那山涧实地勘查。” 若真发现化星堂仓库或血冥据点,便摧毁之或抓俘虏。若是谣言,权作一场历练。两位元婴长老也同意派刑堂、阵符堂辅助。
陆青雨、薛玄一得命后立即整编队伍,带若干刀王堂金丹、刑堂执事等数十人组队,备好行囊,计划次日出发。堂主当晚再三嘱咐:“慎防是敌圈套。若真有星石囤积,也许正是苏临打算收集天陨力量。”
刀矛拱手:“是。我们会先侦查,若敌势庞大就传讯堂主率大军增援。”堂主满意点头。
外门、内门对这次出征并无过度关注,毕竟只算常规侦查,规模不大。可刀矛内心却暗自兴奋:“总算又有新线索,或许能撕开苏临暗网一角。” 两人期待这场出击能斩落更多黑幕。
次日黎明,一支三四十人的突击小队在天风门山外集合,由刀矛统率,以飞舟与灵兽为交通。堂主亲临送行,神情坚毅:“若确有血冥据点,务必剿灭。切勿冒险落入陷阱。刑堂也随行护法,保持联络畅通。”
陆青雨、薛玄一抱拳领受,率部出发。飞舟破空而起,向中州大地方向疾驰。秋风卷叶,目送他们消失在云海。堂主与首席长老静立山巅,心头揣测:“能否抓到苏临线索……且看这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