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其实要求很低,只要能够有饭吃,他们就很温顺。
若是一旦没有饭吃,活不下去了的话。
百姓就会让你见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力量。
“那怎么办啊?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李丽质皱着小脸,很是不甘心。
香水和香皂的生意,能够带来的利润,实在太可观了。
“好啦,就算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增加产量,香水和香皂每月给咱们带来的利润也不少了。”
赵铭劝说道,
“后面我再好好想一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
“好吧!”李丽质遗憾的说道,“我就是一想到,那些二道贩子,什么都没有干,一倒手就挣那么多,心里就不舒服。”
赵铭听得有些好笑,不过也没有多说什么。
“行了,不说这个,差不多也到饭店了,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和李丽质吃完饭后,两人分开。
赵铭带着小吴来到新府邸,老爹赵至任和母亲王美淑和其他姨娘,正好也到。
“阿耶,阿娘,走!”赵铭跳下马车,笑着走了过去,“我先带你们参观一圈。”
“然后,你们看看你们的院子满不满意,要是有什么不满意的,我让姐夫他们带人过来修改。”
赵铭的宜国公府,专门留了一大块,是给赵至任他们居住。
“好好好……”
赵至任连声说好,脸上带着骄傲。
府邸在开始修建的时候,赵铭专门询问过老爹他们,有些什么要求,他好在设计的时候,就设计好。
一开始,赵至任是完全不打算,搬来宜国公府,和赵铭住在一块。
用赵至任的话来说,那就是他在西城的长寿坊,已经住习惯了 。
宜国公府,他就不过去和赵铭住在一起了。
赵铭一听,直接一句话,就让赵至任改变了主意。
赵铭的那句话,就是:“阿耶,你要是和阿娘还有姨娘她们不过去,那到时候我生了孩子,也不给你们抱。”
听到赵铭提到孙子,赵至任当即就答应,要过来一起住。
随着赵铭被封为国公,赵至任也不再提赵铭婚事了。
赵铭带着赵至任他们,逛完一圈之后,最终去了给他们准备的院子。
院子很大,里面穿插着一栋一栋三层别墅。
赵至任他们,每人单独一动,后期还会配备专门的下人。
“铭儿,你搬家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
回到前院的主厅,坐下之后,赵至任询问道。
“我已经让小吴去准备了,以后他就是宜国公府的管家,这种事都由他去办。”
小吴现在也沉稳了许多,因为长期跟随赵铭,小吴也和很多勋贵府上的管家认识。
像搬家这种事,需要准备一些什么,小吴比赵铭了解得清楚得多。
“那行,我让老吴带人过来,帮衬着点。”赵至任说道。
虽然赵至任他们决定要搬过来住,可西城长寿坊的那处宅子,他并不打算处理掉。
按照赵至任的想法,那面依旧让老吴管理着。
他们时不时,还是要去西城住上几天。
在长寿坊,赵至任和街坊邻居们,相处得很愉快。
以后他要是想那些老哥们了,就过去住上几天,和他们吹吹牛喝喝酒什么的。
接下来的几天,小吴和赵铭都忙着搬家的事情。
主要就是去送请柬,不管是世家的官员,还是西城长寿坊的百姓,赵铭都有送。
虽然和世家不对付,可请柬该送还是得送。
至于对方来不来,那就是对方的事情,礼节到位就行。
朝中的大臣,都有收到赵铭送的请柬。
即便是王珪,也收到了。
看着手中的请柬,王珪面色一阵变幻,思考着该不该去。
就在此时,下人来报,萧瑀来找。
“快亲进来!”
王珪说着,站起身亲自出去迎接。
“我就说今天一早,就听到院里的喜鹊在叫,结果萧兄就来了……”
见到萧瑀到来,王珪笑呵呵的拱手说道。
两人客气一番,来到厅堂坐下。
萧瑀瞥到桌上的请柬,“王兄也收到赵铭小儿的请柬了?”
王珪点点头,然后问道:“怎么?萧兄你这语气,是不打算去吗?”
“怎王兄你是打算要去?”
萧瑀反问一声,随即又道:“老夫肯定是不会去,最多让人送一点贺礼过去。”
王珪点点头,对此没有多说什么。
他们本就和赵铭不对付,不去很正常。
让人送一份贺礼过去,只不过是不让别人挑理。
正如赵铭送请柬一样,都是维持成年人的体面而已。
“萧兄,你此番来是……”王珪转移话题问道。
萧瑀看了看左右,王珪顿时起身道:“萧兄,咱们去书房详谈。”
萧瑀没有说话,跟着起身。
两人进入书房坐下之后,萧瑀这才低声道:“王兄,你准备得如何了?”
王珪缓缓点头,“昨日就已经全部准备好了,一共三百人。”
萧瑀听罢,眉头微皱,“三百人,恐怕是有些少了。”
王珪无奈道:“萧兄,这已经是我的极限了!”
萧瑀沉默了一瞬,然后道:“三百人就三百人吧,我这面有五百人,总共八百人也还算够用。”
“萧兄,既然咱们人已经到齐,我觉得把时间约在赵铭搬家那天,你看如何?”
萧瑀点头,“我也是这个想法,那日朝中的大臣大多都会在赵铭府上,正是最好的机会。”
“那行,我等会就让人传消息给颉利。”
……
两人商议完毕,萧瑀没有多留,匆匆离开。
王珪和萧瑀的密谋,还要从几日前说起。
他们二人,在收到颉利密信,让他们准备十万贯钱。
王珪当即就找到萧瑀,两人一番商议之后,决定先暂时答应下来。
不过,两人对颉利说,十万贯不是小数目,他们手中拿不出这么多的现钱,需要时间来筹集。
颉利请示李世民之后,答应了给两人时间。
王珪见颉利答应下来之后,立刻就联系了家族。
王氏族长得知消息之后,立刻同家族的族老商议。
最终,他们一致决定,不能出这个钱。
至于密信的事情,让王珪自己独自扛下来,不要牵扯到家族。
王绩也让人时刻注意长安这里,若是李世民对王氏有任何的动作,他就亲自赶来长安,好好和李世民谈一番。
萧瑀这面,他本就能够做萧家的主,也是第一时间就打定主意,不能够出这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