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识继续讲着,火药在明朝,或许就是发展巅峰了。等到了清朝,又慢慢沉寂了下去。
反正近代史这次她是要提到了,看着那段历史,实在是心里难受,憋不住火气——她对清朝,确实是没什么好感了。
到目前为止,各个有名有姓的朝代都陆陆续续开启了直播,但清朝依旧只开了三个位面,就是康雍乾三帝,其他的?真的是不用再想。
【可以说,元朝的发展是建立在宋朝的基础之上。南宋最终没能抵住内外交困,来自草原的蒙元大军最终在这片土地上称王称霸。崖山海战,这场南宋流亡朝廷与蒙古的最后一次大决战,最终以宋军全军覆没告终。
背着少帝跳海自杀殉国的陆秀夫和年纪尚小的小皇帝,也为南宋划上了满是血气和骨气的句号。君臣慷慨赴死,大宋最后也以悲壮的方式落幕。
而元朝,凭借着南宋遗留的利器,配合着骑兵,所向披靡,一路打到欧洲,打下了历朝历代以来最为广阔的疆域。】
寥寥几句带过的宋朝结局,却是让赵匡胤沉默良久。
在经历了不断的刺激后,他已经很少能够为之动容了。但他看着自杀殉国的君臣二人,看着那被血染红的海面,心里还是弥漫着苦涩难言的滋味。
赵匡胤大概死也想不到,这一跳,是大宋最后的气节。
但他知道,这几句话,是他们为之努力的一生。
他建立的宋朝以这样惨烈的结局收场,心中复杂激荡,不知不觉,已经热泪盈眶。
但玉不识可不会知道这位开国皇帝难得的敏感心情,在提过一嘴南宋的结局后,继续着对火器的直播。
她这样提一句,也只是给宋朝打个底,让他们能有个相关的概念,等下一次在提到时,就会仔细讲了。
【到了明代,铳炮齐鸣,大概就是华夏古代古典火器的巅峰了。
明朝开国之初设立了三大营:神机营、三千营、五军营。其中神机营就是世界上第一支纯火器部队。
永乐八年,在征交趾时,明成祖朱棣得到了神机枪炮法,于是特置神机营肄习。
明成祖在亲征漠北之战中,更是提出了“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的作战原则,其中神机营配合步兵、骑兵作战,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战争的锻炼中,他们对火器的应用更趋专业化,神机营也成为明军的一个兵种。
到16世纪,明朝在内外交困下,它的火器技术发展到巅峰:从火铳到大口径火炮、燃烧性火器、爆炸性火器等空前繁荣,火箭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听到又一次提到了自家朝代,朱棣得意一笑。
神机营嘛,当然都是精锐了。他也花费不少金钱和精力在里头。
作为很会打仗的皇帝,他自然知道什么是重要的。所以,在组建这几支军队时,他是下了大力气的。
其中,被点名点到的神机营是华夏、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火器部队,担负着“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重任,是朝廷直接指挥的战略机动部队。
朱棣在设立神机营时,更是改了不少的编制,和明初创编的卫所驻军的编制很是有些不同——
神机营最高编制级别为营,营编提督内臣 2 人、武官3 人、掌号头官 2 人;营下编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军,各设坐营内臣 1 人、武臣1人,除中军下领四司外,其馀各领三司;每司设监枪内臣1人、把司官1人、把牌官 2 人。
神机营是专习神枪、神炮的,他们的任务则是主管操练火器及随驾护卫马队官兵。
后来,神机营也有所扩充:得都督谭广马 5000 匹,称五千下营,附於神机营,设官如神机营以下各军,营下编四司,每司设把司官 2 人。
不过,这也是后话了。
朱棣看着、听着天女话里话外的赞赏之意,心底也还是很得意的。
但另一个位面中的青年朱棣就没有他这样的好心情了,或者说,是既喜又忧的。
朱标倒是敞亮,或者说,他是对自己自信。
他想了想,上前一步,对着若有所思的朱元璋进言道:“父皇,这个神机营确实是个利器,儿臣也是建议可以一试。当然,神机营力量强大,其他军营亦不可懈怠。”
他也不想再去刺激父皇和弟弟之间既脆弱又稳固的感情,而是完全从国本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现在也还不能完全放松下来,外面还是有着强敌环伺,那么自家的伪装力量就要跟上。
火器,现在也不是没有,现在有了样板在,早点组建起来不好吗?
朱元璋自然也知道这里面的利害。
他是在长江一带发家,由南往北打过去。在一开始,就有人给他献上了火器。同样也是火器,帮助了他率领的起义军获得了不少胜利。可以说,在当时,他的队伍是江南起义军中唯一能够把火器当做制式装备的起义军。
火器当然是厉害的,但真正组建神机营,也不是这样简单的。
但他也还是肯定了这一做法,“标儿所言甚是,朕自当权衡利弊。不过神机营的发展也绝不可停滞。”
看来,朱棣这个皇帝做的还是有点用的。
不过,亲征漠南吗?都是皇帝了,还亲自上阵的吗?倒是有血气。
朱元璋对除了朱标的那些儿子,最大的期望就是镇守要地边疆,把他们分出来当藩王不就是为了这个吗?朱棣就是当了皇帝也做的不错,这一点他还是满意的。
但再次听见“明成祖”这几个字眼,还是让他忍不住磨了磨牙。
在太子明里暗里的护着下,加上之前被皇后说了一顿,他还能怎么办呢,心中再多的情绪也只能暂时压下,他把自己的注意力拉回到水幕中琳琅满目的火器上。
水幕上,图片中是或锈迹斑斑、或暗沉无光的火炮,但仍旧能够看出它的威力。他甚至可以想象到,在它们出现之时,是怎样的无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