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凛冽的冷风如同锋利无比的刀子一般,无情地割着每一个匆匆行走于街头巷尾之人的脸颊。整个苏城仿佛都被这寒冷所笼罩,就连那平日里坚硬的石板路此刻也已被厚厚的霜雪严严实实地覆盖住了,宛如一条银白的绸带蜿蜒伸展至远方。
当清晨第一缕微弱的阳光透过云层洒落下来时,石板路上泛起一层清冷而又耀眼的光芒,给这座寂静的小城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肃穆之感。此时,街边大多数的店铺都紧紧关闭着大门,似乎想要将外界的严寒彻底隔绝开来。然而,在这一片冷清之中,仍有几家卖早点的小摊顽强地坚守着岗位,从锅中升腾而起的丝丝热气在寒风中若隐若现,成为了这个冬日早晨为数不多的温暖景象之一。
位于京城的苏府,乃是声名显赫的将军府邸。值此腊八节即将来临之际,本应宁静祥和的苏府却是一反常态,显得格外忙碌喧嚣起来。只见苏母正指挥着家中众人有条不紊地筹备着各项事宜,苏家大嫂和苏家二嫂也纷纷加入其中帮忙。而众人瞩目的焦点,则落在了那位名叫沈玉瑶的女子身上。原来,她正在精心准备着明日施粥之事,希望能够通过一碗碗热腾腾的香粥,让城中的百姓们在这冰天雪地的时节里感受到一丝来自苏府的关怀与温暖。
沈玉瑶,身为苏府将军夫人,今日身着一袭素雅的锦袍,外披一件洁白如雪的狐裘,更衬得她气质高雅、仪态万千。只见她身姿绰约地站在庭院之中,正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府中的各项事务。
她那姣好的面容犹如春日里绽放的桃花般温婉动人,但微微上扬的眉梢以及那双清澈而深邃的眼眸中,却隐隐透露出一股坚韧与果敢之气。此刻,阳光洒落在她身上,仿佛给她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辉。
\"管家,白米和咸菜可都准备妥当了?\" 沈玉瑶朱唇轻启,柔声问道。尽管她的声音轻柔婉转,但其中蕴含的威严却是让人无法忽视。
管家李福听闻此言,赶忙上前一步,连连点头应道:\"回少夫人,一切皆已按照您的吩咐准备就绪。这白米啊,可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上等货色;至于这咸菜嘛,则是严格依照您的要求,选用最新鲜的蔬菜精心腌制而成的,味道定然鲜美可口,请少夫人放心!\"
沈玉瑶轻抬螓首,美眸流转间,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轻声说道:“嗯,很好,此次施粥之事意义非凡,不仅关系到我们苏府的声誉,更是要给那些处于饥寒交迫中的百姓们带去寒冬里难得的一丝温暖啊!所以,此事万万不可有丝毫的疏忽和懈怠。”
站在一旁的李福赶忙躬身应道:“是,少夫人所言极是。只是……”他略微迟疑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少夫人您看,外面这天寒地冻的,百姓们大多衣衫单薄,难以抵御这刺骨的严寒。咱们在施粥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考虑也送上一些棉衣呢?这样或许能让他们更好地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沈玉瑶听后,秀眉微蹙,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须臾,她轻点臻首,赞许地看向李福,说道:“还是你想的周全啊!那就依你所言,速速派人前往库房挑选一些厚实暖和的棉衣出来,待施粥之时一同发放给百姓们吧。”
腊八节这一天,黎明前的黑暗尚未褪去,整个城市都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而苏府的大门却已悄然开启。伴随着一阵低沉的吱呀声,那扇厚重的朱红色大门缓缓地向两边敞开,仿佛揭开了一场盛大仪式的序幕。
只见几个身强力壮的小厮迈着稳健的步伐,小心翼翼地抬着几口巨大的铁锅从门内走出。这些铁锅犹如庞然大物一般,每一口锅都需要几个人齐心协力才能搬动。它们被稳稳当当地放置在了门口宽敞的空地上,排列得整整齐齐。
紧接着,一群手捧着托盘的丫鬟如蝴蝶般轻盈地穿梭而出。她们手中的托盘中盛放着一盆盆经过精心淘洗、晶莹剔透的白米。这些白米宛如珍珠般洁白无瑕,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丫鬟们依次走到铁锅旁,动作娴熟地将白米轻轻倒入锅中。随着白米的不断加入,锅内逐渐堆积起一座小小的“米山”。
此时,负责生火的仆人们早已准备就绪。他们熟练地点燃了炉火,火势迅速蔓延开来,熊熊燃烧的火焰舔舐着锅底,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不一会儿,锅里的水开始微微翻滚起来,原本平静的水面泛起一圈圈细小的涟漪。渐渐地,水温越来越高,水开始剧烈沸腾,咕嘟咕嘟地冒着泡。与此同时,一股浓郁的米香也悠悠地飘散出来,弥漫在空气当中,令人垂涎欲滴。
天刚蒙蒙亮,京城的大街小巷就开始弥漫着一股躁动的气息。消息灵通的百姓们奔走相告:“听说苏府今天要施粥啦!”这个消息如同春风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京城,引得无数人闻风而动。
还未到辰时,苏府门前已经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远远望去,只见一条长龙蜿蜒曲折,从苏府门口一直延伸到街角。这些前来领粥的百姓们,一个个衣衫褴褛、形容枯槁。他们中的有些人身上穿着破旧不堪的棉衣,那棉衣早已被岁月打磨得失去了原本的颜色和形状,补丁层层叠叠,仿佛在诉说着主人历经的沧桑;还有些人甚至连棉衣都没有,只能用几块破布勉强裹住身体,抵御这刺骨的寒风。
再看他们的面庞,大多都是面容憔悴,面色蜡黄如纸,颧骨高高凸起,眼眶深陷,看上去疲惫至极。其中有不少人由于长期忍受饥饿的折磨,身形变得异常瘦弱,走起路来脚步虚浮,摇摇晃晃,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们吹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