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仿若那疾驰而过的白色骏马,转瞬之间便来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刻。
这学期的时光如同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而期末的结束,也意味着我们高一这段独特生涯的画上句号。
在这整整一个学年里,我们收获满满,心中感慨亦是颇多。期间,我们有幸结识了许多崭新的朋友,而其中最为幸运的事情,便是邂逅了两位极为优秀的女孩——李思琴和杨冰妍。
期末考试一结束,我并未心急火燎地赶着回家。相反,我选择陪伴在李思琴和杨冰妍身旁,一起聊天、一同逛街。
这并非是我不愿意回家,而是因为考完试后的第三天,我们即将领取通知书,与其先回家等待,倒不如等拿到通知书之后再回去。
毕竟,我平日里并没有做到每周都回家陪伴父母,但我却坚持每天必定会给父母打一通电话,与他们聊聊家常。
还记得,我拿到的人生中的第一笔奖学金,便是用来给家里安装了一部座机电话。
如此一来,家人之间的联系便变得更加便捷顺畅了。
要知道,在我们的生产队里,也就仅仅只有一两户人家装有电话而已,除非是遇到了极其紧急的事情,否则大家一般都不会轻易打电话。
这究竟是为何呢?原因在于,我们生产队的住户分布得较为分散,而且道路也并非是水泥路,一旦下起雨来,出行都变得极为艰难。就算是想打个电话,也需要提前预约好时间,然后再麻烦别人前去通知我的父母来接听电话。
倘若彼此之间相隔距离较近的话,那情况或许还能好一些。
诚然,他人即便未曾明言,但过于繁琐复杂终归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别人并没有义务一定要给予我帮助,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呀!
这条道路乃是不折不扣的泥巴路,只要稍微降下一点儿雨水,便会变得极其湿滑,难以行走。
尽管村民们时常会自发地组织起来进行修路工作,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未起到太大的改观作用。
当下过雨之后,那泥泞的路面显得格外柔软且黏稠,而拖拉机作为主要用于拉货的交通运输工具,一旦陷入其中,便仿佛被牢牢禁锢住一般,难以自行脱身。
即使猛踩油门,只见浓烟滚滚升腾而起,可拖拉机却非但没有前进半步,反而越陷越深,仿佛与这片泥泞之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依靠人力来推动它前行了。
记得以前,那时候的我,虽然个子矮小,仿佛就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小斗士,一次次地毅然投身到在这如同沼泽般的泥泞道路上推动那笨重的拖拉机的行动之中。
每一次伸出手去,都能真切地感受到那泥土的黏腻和拖拉机的沉重,虽深知以自己一人之力实在难以给那陷入困境的大家伙带来实质性的巨大帮助,可心中却始终怀揣着一份坚定的信念,那便是“人多力量大”这句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话语。
当大家齐心协力地汇聚在一起时,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悄然涌动,那拖拉机也似乎渐渐有了挣脱困境的迹象,一步、两步,缓缓地开始向前挪动。
然而呢,就在这个看似平凡却又充满挑战的过程当中,我们常常会被那四处飞溅的泥浆弄得浑身上下都脏兮兮的,狼狈之态尽显无疑。
但那些纯朴善良的村民们呢,他们丝毫没有因为这般模样而心生埋怨或者不满,相反,他们依旧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用他们那粗糙却又温暖的双手,一起为推动拖拉机而努力着。
他们眼中闪烁的那份坚毅和团结的光芒,深深烙印在了我的心底。
这些对于那些在城市里娇生惯养、长大成人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又怎能真正理解这种在泥泞中并肩作战、相互扶持的情感呢?那种只有在这片广袤的乡村土地上才能体会到的淳朴与坚韧,对他们而言,或许永远都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