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我当家的话可没别的意思。”
吴春娘轻轻冷笑一声,然后幽幽地开口。
“分家本就是王家的事,咱们做人媳妇的,得听从公婆和丈夫的意见。”
见状,王老太看了一下王老爷子的脸色,丝毫没有要开口的意思。
叹了一口气,看样子恶人还得她来当。
正要开口,结果大孙子王和仁出面替他娘解围。
“奶,我娘是一心为王家好,族里原先没有这样的先例。若开了先例,免不了在村里惹人笑话!”
林向安忍不住心里啧啧称赞,这话说的高明啊!
果然,村长王长田在旁边点头,一脸认同,接过话说道。
“婶子,原本是你们的家事,我们这些外人不便议论的,但这事族里倒没出过,入赘女婿能分田,以后其他人也学了去,怕是影响不好。”
见村长同意他们这边意见,刘小红眼神瞬间得意,轻蔑地看着两个妯娌,哼!
这两人就是眼红大房分的比他们多。
被村长这么一说,原本就有些犹豫的王老太,瞬间迟疑。
“老头子,你看咋办?”
眼见局面就要偏向大房,王四顺知道老头子好面子,王老太又心软,若他再不出声,这事估计得黄。
虽然他也看不上这三亩田地,但大房的态度,让他彻底失望。
他对大房一家仁至义尽,以后休想再来占他的便宜。
“爹,娘,这分田的事,全凭两位做主。”
但想把他这些年的付出当看不见,那不能够的!
分不分到田,是其次,但有些话不说出来,他心里不痛快。
想计较,那今天就好好算算。
“当年我不想种地,自己跑出去了,幸好没给家里丢人,寻了家酒楼跑堂,赚点月钱。”
“月钱大部分补贴家用,咱家这房子,也是那时候盖起来的。每当家里谁开口,我也尽量能帮就帮。”
“后来我想娶我娘子,但她家情况只能入赘。虽说家里不同意,但我也竭尽全力劝说。你们要我把活计让出来,我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为了让大侄子好上手,我忙前忙后找人请客送礼,打招呼让人多照拂,还手把手的教他,人家这才同意的。”
当初他为大侄子尽心尽力,如今分点田,对方却不依不饶,将大房一家脸上的遮羞布扯开。
“三房和五房我也帮了不少,孩子在场,这些旧事我也不提了。扪心自问我对的起兄弟们了。”
“尽管我入赘了,但对二老依旧孝顺,逢年过节从未怠慢。”
前面说了一堆,这才端出自己的态度。
“二老疼我,想分我块田地,我心里很感激!”
“即便没有这块地,我依旧会孝顺二老。为咱家这地,大家闹得离了心,也不值当!”
“至于分田,全凭爹和娘做主,儿子绝无怨言。”
以退为进,王四顺一脸全听王老爷子的,毕竟昨日王老头喝完酒,拍着胸脯说给他分块地。
当时他还问其他人同意吗?
王老头只说,这家他做主,别人不敢有意见!
这会王老头有点心虚,吧唧了一下,仿佛嘴里还有昨日喝的酒味。
说实话他也不是老糊涂,这里面小儿子最有心,若不是这孩子入赘了,分家指不定跟着小儿子过日子!
村长王长田恍然大悟,这才明白王和仁的活计,是王四顺不得不让的。
他可记得大房说自己托关系寻到的,一点没提王四顺的好。
逢年过节王四顺回来,可是提了好东西的。
这王和仁看着老实,却一点都不念他六叔的好!
村长和两位族老面面相觑,也不好多说,就等着王老头开口。
一群人脸色各异。
倒是王四顺这样说自己大儿子,刘小红沉不住气,气上心头,眼眶微微泛红,装着委屈似的。
“六弟,你这什么意思?你为了讨好我们,让我们劝二老,这才让出来的。到如今还是我们的不是,说是我们逼你的?这话要传出去了,我们家成什么人了!”
原本想安静旁听的林向安瞬间无语,还真当他老爹冤大头呢!
忍不住插话回怼,反正年纪小,最多被人呵斥几句。
“大娘,我爹也只是说了实情,也没说谁的不是!你这急什么?”
“虽说我爹是入赘了,但也是大哥哥的长辈,他这工作还是我爹让出去的,理论上也该走动孝敬,自打我这么大,就没瞧见他提着礼上门拜见。但离开时,却总提着东西从我家走的。”
“我爹念他是晚辈,在镇上无依无靠,想着照顾点。也不知道大娘怎教的,还没我懂的多。这也幸好是我爹娘心善,不计较,若是换了别人家,那少不得说闲话呢!”
林老爷子去世后,王和仁有段时间倒是殷勤跑林家,说是帮忙,其实也没干个啥。
总是空手,离开时他娘总给东西。
后来成亲了,倒是很少上门了。
这话无疑在王家炸开了锅,大家异样地看着王和仁。
被一个小儿指责,王和仁瞬间窘迫。
王四顺在心里暗暗给自家儿子竖起大拇指,这话也就林向安能说,其他人说了反而惹人非议。
“你一个外姓人,在这胡说什么!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
刘小红胸口快气炸了,气急败坏吼道。
被人这么说他儿子,王四顺不乐意了,正要开口回怼,就被林向安拉住袖口。
“大娘,我是外姓人和懂礼数是两码事。”
“今长辈们都在,我一小孩实在不便插话。但我爹是实在人,对家人亲人特别好,自己常吃亏了也不说出来。但我这做儿子的,看在眼里,得说道一二。”
“我虽小,但有些道理还是懂的。人要将心比心,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这样才对的嘛!”
“爷,奶,我娘在家里时常感激我爹,因为他林家豆腐生意才越来越好,延续了林家的香火,不被外人看不起。”
“说您二老会养儿子。家里忙,回来的少,但每次回来我娘特用心挑东西,总想拿最好的来孝敬二老。”
一个五岁孩子说的头头是道,倒是把几个老辈惊着了。
“爹娘让我去读书,说是若将来考中个秀才回来光宗耀祖。我虽姓林,但我有王家的血脉,到时候也能让爷奶脸上有光。”
丢出这么多饵,不怕你不接招。
没敢说考中当官,怕太惊世骇俗了。
其中一位族里的长辈,一直旁观没有说什么。
听到林向安说话清晰,颇有条理,此子不错。
王鸿摸了摸白色的胡子,不禁点点头,询问道。
“你倒是伶牙俐齿,像是读书的苗子,可曾上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