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耀先看了一眼人群,然后拿起手中用铁皮制成的喇叭,大声喊道:“大家静一静,静一静”。
“今天把大家伙召集起来,是有一件事关在场每一个人的大好事要宣布”。
“支书有什么大好事啊?”,有心急的村民已经忍不住开口问道。
“该不会是要给我们发媳妇吧!哈哈”,村里的光棍二愣子开着玩笑说道。
“二愣子,你这晚上是喝了多少啊,醉成这样?这天还没黑呢就开始做梦了?”。
“就是二楞,下次别光喝酒,多吃点菜,我家里还有点油炸的花生米,等下你端着去”。
村民纷纷打趣着说道。
“别捣乱二楞,做啥美梦呢,我都还没婆娘轮的上你?你小子倒是真敢想”,民兵连长郑大河说道。
“哈哈哈”,这番话惹得在场众人是哄堂大笑。
“行了,都别吵了,都听我说”。
“大家可能不知道,乡里新来了一个乡长,姓李”。
“支书,是不是你上次在村里领着的那个人啊?还真别说,那后生长得是真俊啊”,有个村民插话道。
郑耀先瞪了一眼那人之后,继续说道:“别看新来的李乡长年轻,但可是个真心为咱老百姓办实事的好领导”。
“大家都知道,咱们郑家村的豆腐做出来的味道要比其它地方的好吃一点,因此呢,李乡长就准备在咱们村里办一个豆制品厂,专门做豆腐卖”。
“支书,这办厂我知道,需要的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咱哪来这么多钱啊?”。
“再说了,就算厂子能办起来,可这豆腐能卖出去吗?要是一天就卖个几百斤的话,恐怕还不够本钱呢”,一个去外面打过工,有点见识的村民说道。
“大军说的没错啊,支书这办厂的事是不是再琢磨琢磨,咱们村子可经不起折腾啊”,一些村民赞同的说道。
“大家不用担心,李乡长已经帮我们找好销路了,他跟市里的几家大企业谈好了,每天订购一万斤豆腐”。
“我的老天爷啊!一万斤豆腐?把我累死都做不出来啊”。
“就是,我活了几十年都没吃过这么多豆腐,就算把咱们村里会做豆腐的都集中起来也做不了这么多吧?”,有村民担忧道。
“所以咱们要办厂子啊,要用机器来磨豆子,李乡长说了,他会安排人给咱们培训,保证把大家都教会”,郑耀先解释道。
“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筹集买机器设备的钱,大家可以集资入股,到时候厂子办了起来赚钱了,等年底就可以按照出资的比例拿到分红”。
“当然了,这入股的事全凭自愿,绝不强求”。
“支书这入股怎么个入法啊?”,有村民问道。
“十块钱起入,上不封顶,只要是咱郑家村的人都可以入,等下大家回去之后好好商量一下,要是想入股的这两天把钱准备好,等星期一的时候,李乡长还会亲自过来一趟,到时候还有事情要说”。
“好了,话就先说这么多,大家伙散了吧,回去好好考虑下,后天上午就不要去地里忙活了,还是来这里集合,想入股的到时候把钱带上”。
……
一眨眼就到了周一。
一大早李达康就带着乡政府一帮人赶到了郑家村。
一见到郑耀先,李达康就开口问道:“郑支书,怎么样,入股的事都跟乡亲们宣传到位了吧?”。
“乡长,那天你走后我就通知大伙了,只是很多人心里还是有顾虑啊,担心这钱打了水漂,还是得你亲自出面给大伙说说,安安心才行啊”,郑耀先回答道。
“行,有顾虑是正常的,你把大伙都召集起来,我来给他们说说”。
“人都在打谷场上候着呢,就等乡长你们过去了”。
“那我们就过去吧,别让乡亲们久等了”。
打谷场上这会比菜市场还热闹呢,这两天对于郑家村的村民们来说可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村里要办豆制品厂,这可是大好事啊,别的不说,这厂子真要办起来的话总要有人干活吧?
这要是能进去弄个活干,每个月都有工资拿,就算比不上以前的工人,但想来也不会差的太多吧。
这比在地里刨食来说,那强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忧的是要是集资不够的话这厂子还能办起来吗?
还有啊,这厂子办起来的话真能挣钱吗?可别最后赔了,这家里最后一点积蓄就要打水漂了。
所以有些村民觉得还是要慎重一点,先观望观望再说。
不过俗话说得好,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也有一些头脑比较灵活的人就觉得这豆腐厂只要能办起来肯定能挣钱,这种机会可能一辈子就只有这一次。
为此有些人这两天可是把亲戚朋友都跑了一遍,把能借的都借了,就打算搏一把。
李达康走到高台上,接过郑耀先递过来的喇叭,深吸一口气,然后大声喊道:“乡亲们好,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李达康,是官田新上任的乡长”。
“今天我来这里的目的,想必郑支书都跟大伙说过了,现在你们要是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一个个举手来问,我现场给大家解答”。
“李乡长,我就是想问一下,这要是我们集资不够的话,豆腐厂还能办的起来吗?”,有人问道。
“集资的目的是为了给大家一个增加收入的机会,如果集资不够的话,不管缺多少,都由乡里出钱补齐”,李达康耐心的解释道。
“李乡长,这厂子办起来的话真能赚钱吗?”。
“这个不用担心,我已经跟市里几家大工厂谈好了,人家每天从我们这订购一万斤豆腐,我给他们的批发价是三毛六一斤,每斤豆腐的成本我算了下大概在一毛五,也就是说一斤豆腐可以纯赚两毛左右”。
“大家可以算算看,一万斤豆腐我们能赚多少?”
“两千块!”,有算数快的村民高声喊道。
李达康点点头,“没错,是一天两千块,那么一个月呢?就是六万块!一年就是七十二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