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君迟之所以如此重视此次战事,虽有痛恨倭寇的成分在,但这次围剿倭寇的人里,也有他的人,这次若是表现好,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果然,没多久,出兵围剿沿海倭寇的消息很快便在朝堂上提出。
朝臣们难得没有吵起来,少数提出异议的也只是因为担心军费问题。
显然,面对倭寇,朝中大臣基本都是深深厌恶着的,这次有机会将倭寇一举剿灭,自然举双手赞成。
只是出征的人选却引起了争议。
皇帝派出的是严朝北,固然严家战功赫赫,但严朝北小将军到底年轻,且不说作战经验欠缺,那些倭寇一个比一个狡猾,严朝北一个年轻将领,如何能担此重任。
于是,反对的声音一声比一声高。
最终,皇帝又加派了几个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领,辅助严朝北剿灭倭寇,这才止住朝臣的话头。
此番倒是可以看出,皇帝这是在扶持严家,但朝中并没有人出声反对,毕竟严家满门忠烈,严朝北的父亲严老将军在皇帝登位前便追随先帝出征,立下不少战功,之后几个儿子都战死沙场,如今严家也只剩严朝北这根独苗了。
皇帝感念老臣,扶持严家也十分正常,反而令其他老臣也十分欣慰,毕竟他们也曾为皇帝登位出了不少力,皇帝能记得严家,又怎会忘了他们,所以他们对此不仅没有异议,还为严家说了不少好话。
然而再支持这次出兵,也绕不开筹集军费一事。
想到此前朝廷出兵剿寇的惨烈,朝堂上顿时又安静了下来。
“朕知道爱卿们对五年前出兵剿寇一事心存退意,但天下百姓都是朕的子民,朕所图不过是在有生之年,看到百姓再不受倭寇侵扰,一雪五年前的耻辱,还沿海百姓一片安宁,”皇帝此番并没有强硬要求他们同意,而是采取了怀柔政策。
此话一出,不少人开始动容,只是到底混迹官场多年,并没有人愿意当这个出头鸟,否则筹集军费的任务落到他们头上,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儿臣这些年里并没能像四皇兄一样为父皇分忧,为百姓出力,此次出兵剿寇,儿臣愿意出十万两白银充作军资,以助父皇达成宏愿!”此时在一片安静中响起萧君霁清朗的声音。
“好!朕果然没看错,这些年你懂事了不少,能为朕分忧了,你四哥倒是将你教得好,没给他丢脸,”皇帝见儿子站出来支持他,头一次觉得他这个儿子没白疼。
“父皇,儿臣愿捐出二万两白银充作军资!”
“父皇,儿臣出二万两……”
看到皇帝对萧君霁的态度,众位皇子纷纷出声支援,生怕被落下,虽然钱没有他捐的多,但萧君霁名下的产业赚了不少钱,他们自然不能比。
不仅是皇子,原本不愿出声装死的朝臣们也不淡定了。
这是这段时间以来皇帝第一次提及恭亲王,朝堂中的大臣没办法再无动于衷,他们虽不满萧君霁此时带头捐款,但万一皇帝因此将恭亲王解禁,这恭亲王的胜算可比废太子以及其他皇子大得多了。
恭亲王一派的官员纷纷出列捐款,他们甚至将大半身家都捐了出来,若是恭亲王能因此解禁,这些银子算不得什么。
其他朝臣再也站不住,纷纷出列,喊的数额越来越大,尤其是废太子一派仅存的几位大臣,喊的数额高出其他朝臣一大截,引得其他人纷纷侧目。
然而他们并不心疼,废太子再不被皇帝提及,怕是早就被皇帝抛在脑后了,为了这一线生机,花银子算什么,只要让皇帝想起废太子的好,他们就没白花。
这场捐款连下朝后都没有结束,那些朝臣仿佛攀比一般,回府后,各府夫人也开始捐款,仿佛在打擂台,一家出得比一家高。
荣国府此时也加入其中,能被皇帝记起来的机会可不多,花银子再多都值。
为此,贾母将府中的人都召集起来,开了场动员大会。
其中王夫人的表现犹为突出,她咬牙出了一万五千两。
顿时让贾政心中感动,毕竟这次捐款若是引起皇上关注,得到的好处自然落在他头上,他自然对此事十分重视,看到妻子如此支持,饶是平日里再不满王氏,此时心里也存了不少好感。
薛家母女出了八千两,仅比贾母少了两千,既没有抢了王氏和贾母的风头,也能卖个好,至少短期之内,贾母对她们的态度好得出奇。
覃明月明面上只是个妾室,自然不能打眼,只捐了一百两,倒是符合她的身份。
王熙凤和贾琏出了五千两,邢夫人和贾赦出了一万两。
再由公中出资三万两,贾家这次倒是搏得了不少人侧目。
甚至连丫鬟小厮们想在贾母等人面前卖个好,也凑了些银子,在主子面前混了个眼熟。
一场捐款下来,凑出的银子供这次出兵绰绰有余,皇帝大感欣慰,一连赏了好几位出资丰厚的大臣。
荣国府也因此受到了嘉赏,贾母带头领赏之后,府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贾家自几位掌权人走了之后,便极少被皇帝提起,如今再次入了皇帝的眼,如何能不让她们激动。
军费筹集之后,便开始安排出兵事宜,这次出兵皇帝十分重视,自然用的一切都是最好的,朝中大臣各司其职,这次又不缺钱,自然能将事情安排得十分妥当。
严朝北此次肩负着所有人的期待出发剿寇,心里自然有很大的压力,临行前严老将军讲他拎到书房训了一夜,就怕他年轻意气用事,到时候不仅丢了严家的脸,对不起沿海百姓,还辜负了皇帝的信任。
严朝北一连对着列祖列宗发了好几个狠誓,严老将军才将人放出来。
此次剿寇,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否则他怕是没有连忙苟活于世了。
所以他对随行的几位老将军恭恭敬敬,丝毫不敢怠慢,路上时常询问他们的意见,给足了两位老将军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