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柳暗花明
随着第一批产品被小心翼翼地摆上大型连锁超市的货架,小萱的心就像被一根无形的线紧紧拽着,高悬在半空。八十年代,信息传播远不如后世发达,产品的市场反馈就像在迷雾中摸索,迟迟没有清晰的轮廓。每天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工厂办公室,小萱就已经坐在那略显陈旧的办公桌前,眼睛紧紧盯着电话,那是她与超市沟通销售数据的唯一桥梁。
起初的几天,电话那头传来的消息如一盆盆冷水,浇灭了她心中的热切期待。销量少得可怜,几乎可以用“惨淡”来形容。小萱望着窗外那片承载着无数希望的果林,眉头紧锁,焦虑在心底疯狂蔓延。但她明白,市场的开拓就像培育果树,需要精心呵护和漫长等待,心急只会适得其反。
小萱决定主动出击,凭借在大学课堂上学到的市场营销知识,她在超市里开启了一场“营销战役”。周末,超市里人来人往,小萱带着几个工人,在最显眼的位置摆起了试吃摊位。简陋的桌子上,摆放着几罐打开的水果罐头和几盘切好的果脯,色泽鲜艳,果香四溢。面对来往略显犹豫的顾客,小萱总是第一个迎上去,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递上试吃小勺,“尝尝吧,这都是我们自家果园新鲜水果做的,不添加任何乱七八糟的东西。”在她的热情邀请下,不少顾客半信半疑地接过小勺,放入口中的那一刻,脸上的疑惑瞬间被惊喜取代。“这罐头里的水果好新鲜,味道真不错!”一位中年阿姨竖起大拇指称赞道。除了试吃,小萱还推出了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在那个物质还不算充裕的年代,这样的优惠对顾客来说极具吸引力,一时间,摊位前围满了人,大家纷纷挑选心仪的产品。
为了让“青山甜果”的名字传遍大街小巷,小萱把目光投向了当时的主流媒体——报纸和广播电台。她骑着那辆略显破旧的自行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四处打听报社和电台的广告投放事宜。终于,在一家不大的报社,她见到了负责广告业务的编辑。小萱激动地向编辑讲述着“青山甜果”的故事,从果园的四季风光到水果的种植加工,再到产品的独特风味,她讲得绘声绘色。编辑被她的热情和诚意打动,答应为她在报纸的副刊角落刊登一则小小的广告。虽然版面不大,但小萱已经心满意足。在广播电台,她同样费尽口舌,最终争取到了一段每天早晚播出的广告时段。每天,当广播里传出那充满磁性的声音,介绍着“青山甜果”时,小萱都会停下手中的工作,静静聆听,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
尽管小萱已经竭尽全力,但在这个信息传播相对缓慢的时代,品牌的推广依然困难重重。不过,小萱没有放弃,她开始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让他们帮忙宣传。工厂的工人们也纷纷行动起来,回到家中,向邻里乡亲讲述工厂的产品,不少人还自掏腰包购买,送给亲朋好友品尝。
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小萱期待已久的电话铃声响起。超市那边传来好消息,产品的销量开始稳步上升,回头客越来越多。走进超市,小萱看到顾客们在“青山甜果”的货架前认真挑选,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她的眼眶不禁湿润了。这一刻,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化作了幸福的泪水。
与此同时,工厂里也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新设备在工人们熟练的操作下高效运转,生产线上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出。小萱制定的奖励制度让工人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丰厚的奖金。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奋斗的乐章。小萱每天都会到车间巡视,和工人们亲切交流。有工人反映新设备的某个操作环节不太顺手,小萱立刻找来技术人员,现场研究解决方案;还有工人提出车间的通风不太好,小萱当天就安排人安装了新的排风扇。在她的关心和努力下,工厂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大家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随着销量的持续增长,小萱敏锐地意识到,现有的生产规模即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于是,扩大生产规模的计划在她心中迅速成型。她开始四处寻找合适的场地,准备扩建工厂。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她在工厂附近找到了一块闲置的土地,经过一番谈判,成功租了下来。接下来,就是招聘新工人。小萱在工厂门口张贴了醒目的招聘启事,还让工人们在村里帮忙宣传。然而,由于工厂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前来应聘的人寥寥无几。小萱没有气馁,她提高了薪资待遇,还承诺为工人提供免费的食宿。这一举措吸引了不少附近村庄的年轻人前来应聘。
对于新入职的员工,小萱深知培训的重要性。她亲自制定培训计划,从安全生产知识到设备操作规范,再到产品质量标准,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为了让新员工尽快上手,她还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与新员工结成对子,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在新老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新厂房很快投入使用,工厂的产能大幅提升。
为了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小萱亲自走访周边的果农。她向果农们详细介绍工厂的发展规划和采购需求,承诺以合理的价格收购水果,并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果农提高水果的产量和质量。果农们被小萱的诚意和专业所打动,纷纷与工厂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有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工厂的生产得以持续稳定进行。
经过这一系列的努力,“青山甜果”的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产品不仅在本地市场站稳了脚跟,还逐渐向周边城市拓展。小萱站在新厂房的楼顶,俯瞰着整个工厂,心中感慨万千。曾经那个陷入困境的小工厂,如今已焕然一新,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而她也深知,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她,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带着满满的信心和勇气,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