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伦能看到帕特里克的重要性,维多利亚当然能看到,她甚至为了今天这个时刻,整整磨剑十二载。
“殿下,帕特里克的位置坐标已经刷新。”亲卫队队长跟在维多利亚的身侧, 实时刷新激光屏幕上的信息,整个人如同拉满的弓随时听从维多利眼的命令出击,“王后和公爵预计在五分钟内看到亚伦的尸体,我们接下来怎么做?”
不管怎么说,亚伦好歹也是王储竞争人选之一,就这样惨烈地死在自己的宫殿之中,实在是让人痛惜又唏嘘。
而杀人凶手大摇大摆地来也就算了,居然大摇大摆地走了……不管是王后还是公爵,恐怕都会立刻下令逮捕维多利亚,将这种弑兄的大逆不道之徒抓起来。
“你让福尔去我父亲的宫殿,拿上那柄圣剑,要开刃的那柄。”维多利亚扫了一眼旁边的激光屏,估摸着母亲和舅舅即将见到亚伦,顺手就关闭了自己的光脑,“一队跟随我去杀帕特里克,一定要速战速决,二队、三队立马去剿了亚伦和帕特里克的军火库,在封锁之前将所有武器地下移交给胜利女神殿……”
在有条不紊的工作安排时,旁边一名单兵突然冒泡,小心翼翼地开口道:“殿下,宋云起先生问您现在是否需要帮助。”
“宋云起?”仿佛是听到了什么天外来客的名字,维多利亚下意识皱眉,随后良心稍微萌动了一下,“让他去转运站躲着,如果我成功,自然会找人去接他,如果不成功,就让他趁阿诺德封锁之前,离开这里。”
亲卫队队长下意识看向维多利亚,眉心微蹙似乎有些怪对方为何要说这样不吉利的话。
维多利亚哑然失笑:“威廉斯,任何事情都要做好随时可能失败的准备,我可没有自信到觉得自己能万无一失的程度。”
“殿下,我们一定会赢,也一定要赢。”威廉斯注视着维多利亚的脸,目光坚定,“阿诺德帝国,不应该在一群懦夫和蠢货的手里,应该在维多利亚殿下的手里。”
维多利亚没有硬要把他的想法掰过来,飞行器腾空而起直冲云霄,她从舷窗往外看,正好看见全副武装的王后亲卫队整齐划一地冲进最里面的大殿,耳边仿佛能听到作战靴整齐地踩踏在地板上的声音,急促且有力。
只可惜,他们看不到活着的亚伦。
公爵的视线似乎正在往她所在的方向看来,也不管对方能不能看见,维多利亚抬起手轻轻挥了挥,比起告别,更像是在挑衅。
“十分钟后我们就会抵达帕特里克殿下所在的位置。”威廉斯将平板展示给维多利亚看,用电子笔圈出范围,“这里,是军火库。”
“能不炸就不炸,缴获了能用上。”维多利亚淡淡地扫了屏幕一眼,看着那些划定出来的泳池、花园,冷笑道,“他还挺会享受,呵,这个年纪就要死了,真是可惜……刚刚是不是有人来报,说宋云起脱困了?”
威廉斯快速对接到维多利亚的那个话题上:“嗯,宋先生已经成功脱离包围圈,两人牺牲,三人重伤,十人轻伤。”
是非常好的成绩了,毕竟亚伦为了刺杀维多利亚,派出去的可是五十多名SS级以上的单兵。
维多利亚嘴角一勾,虽然没有明说,但心里确实感觉到些许的欣慰,第五恒昌的弟弟果然还是有些本事在身上,不至于等着别人去救。
“……那姜林呢?”
“我?我挺好的啊。”坐在被炸断坍塌的房屋横梁上,姜林叼着吸管在偷喝宋云起带来的番茄汁,被光照得睁不开眼也懒得挪地,“我不得不说,就第五军团这边的事情……黎明还真的插不进去手。”
“你这才过去多久啊,这就已经有这么深的感触了?”视讯另一头,杨星正在整理证据链,她刚刚在各个论坛上注册了上百个新号,准备给明德和第五来点舆论战的震撼,“我跟你说,你不在的这几十个小时里面,天都要翻了,江鹰那边拿到了永昌资本原来的财报和内部资产结构分析……是明德经济学院的一个学生泄露出来的。”
“哦……这么厉害。”
姜林的语气听上去敷衍至极,她现在脑子里还在试图理解这些家族继承人的脑回路,且不说维多利亚那句炸裂的“如果他为我而死,我将永远缅怀”,她过来支援宋云起时,宋云起来了一句“我死了你要把维多利亚的承诺带给我哥”,她真的脑瓜子嗡嗡作响。
这种自我感动式的献祭,她哪怕看一百次都会觉得十分震撼,你们第五军团内部这些势力就应该锁死,别用这种思想毒害外面的小孩。
“那个明德的学生,才刚刚把那些信息发布出来,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居住的小区就被人投放了大量的燃烧弹。”杨星一边跟姜林分享这两天的事情,一边开始打开文档写檄文,键盘敲得啪啪作响,“还好那附近有万和的人,解救及时,不然这条线索就得到这里断了,不过这也有鹰子的功劳,说到这里……给你说个爽的事情。”
有这种“前方高能”的提醒,姜林罕见地提起了精神,她在地上给喝完的番茄汁可降解外包装挖了个坑,接话道:“说,让我爽一爽。”
“当时小区起火,所有人都在逃命,两拨人都在找那个知情人……”杨星停下了敲键盘的手,看向姜林道,“江鹰给对方打了个视讯,对方就跟着万和的人回G28星系了,你知道为啥不?”
明明不喜欢这种接梗游戏,但每次都会好好配合的姜林叹气:“不知道,总不可能是因为江鹰长得帅吧?”
“当然不是!”听见这话杨星比姜林还要震惊,“怎么可能?!是因为江鹰露出了他的上衣领子。”
“你知道的,黑金制服外套的领口,是黎明的荆棘鸟。”
“对方信任的不是江鹰,是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