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大军压境,荆州和江东的气氛愈发紧张。刘备与孙权紧急商定,在长江赤壁一带布下防线,共同抵御曹军。一时间,江面上战船林立,陆地上营帐连绵,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刘备军中,林悦和诸葛亮正在营帐内对着地图商讨对策。“此次曹操来势汹汹,兵力远超我们,不可硬拼。”诸葛亮摇着羽扇,神色凝重。
林悦点头,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没错,我们要利用长江的地形优势,以智取胜。我观察到曹军多为北方士兵,不习水战,这便是我们的突破口。”
正说着,张飞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大哥,军师,俺们啥时候跟曹操那老贼干一场?俺都等不及了!”
林悦笑着安抚:“张将军莫急,打仗可不是光靠勇猛就行。这次我们要巧用计谋,让曹操有来无回。”
诸葛亮接着说:“我们可以联合江东,先派小股部队进行骚扰,消耗曹军的士气和体力,再寻机发动致命一击。”
刘备赞同道:“就依二位所言,传令下去,各部队做好准备,听候调遣。”
与此同时,曹操的营帐内,他正与谋士们商议作战计划。“刘备和孙权竟敢联手抵抗,此次我定要踏平他们!”曹操一脸狠厉,眼中闪烁着寒光。
郭嘉献计道:“丞相,敌军占据长江天险,我们士兵不习水战,可先派荆州降将蔡瑁、张允训练水军,再伺机而动。”
曹操点头:“此计可行,传令蔡瑁、张允,务必尽快训练出一支精锐水军。”
然而,曹操没想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孙刘联军的监视之下。林悦通过情报得知曹操让蔡瑁、张允训练水军,心生一计。
“孔明先生,我们可以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施反间计除掉蔡瑁、张允,让曹军水军群龙无首。”林悦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诸葛亮微微一笑:“林姑娘与我想到一处去了,此事就交给我来办。”
诸葛亮修书一封,故意让这封信落入曹操手中。信中暗示蔡瑁、张允与孙刘联军勾结,意图谋反。曹操看后,果然大怒,未经查实,便下令斩杀了蔡瑁、张允。
“丞相,蔡瑁、张允精通水战,斩杀他们恐对我军不利。”谋士程昱提醒道。
曹操这才意识到自己中计,但为时已晚。“刘备、诸葛亮,竟敢算计我!”曹操气得咬牙切齿。
这边曹操损失了水军将领,士气受挫;而孙刘联军则士气大振。江东的周瑜也在积极谋划,他与诸葛亮约定,各自想出破曹之计,写在手心,再同时亮出。
到了约定之日,两人伸出手,只见手心里都写着一个“火”字。周瑜大笑:“诸葛先生与我英雄所见略同,此次破曹,必用火攻!”
然而,要实施火攻,还需解决一个关键问题——风向。当时正值冬季,多刮西北风,若用火攻,不但烧不到曹军,反而会烧到自己。
“这可如何是好?若风向不对,火攻之计便无法实施。”周瑜眉头紧皱,急得寝食难安。
林悦得知此事后,对诸葛亮说:“孔明先生,我虽不懂天文,但记得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冬季也会出现东南风。我们可以推算时日,等待合适的时机。”
诸葛亮点头:“林姑娘所言有理,我夜观天象,近日便会有东南风。只是还需一人去曹营诈降,以便靠近曹军战船,实施火攻。”
这时,老将黄盖主动请缨:“我愿前往曹营诈降,为破曹出一份力!”
于是,黄盖与周瑜上演了一出“苦肉计”。周瑜故意当众打了黄盖一顿,黄盖便以此为借口,向曹操投降。曹操生性多疑,起初并不相信,但黄盖带来了一些粮草作为见面礼,又言辞恳切,曹操这才勉强相信。
“黄盖,你若真心投降,立下大功,本丞相定不会亏待你。”曹操看着黄盖,眼中满是审视。
黄盖低头道:“丞相放心,黄盖愿为丞相效犬马之劳。”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东南风起。林悦和诸葛亮每日都密切关注着天气变化,终于,在一个深夜,风向突变,东南风徐徐吹来。
“太好了,东南风来了!”林悦兴奋地喊道。
诸葛亮立刻下令:“通知周瑜,准备发动火攻!”
黄盖率领数十艘装满易燃物的战船,向着曹军战船驶去。曹军士兵以为是黄盖来投降,并未防备。当战船靠近曹军时,黄盖下令点火,刹那间,火光冲天,火势迅速蔓延,曹军战船纷纷起火,士兵们惊慌失措,乱作一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