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求道之心甚坚,若是林远志拿出什么对他修炼有助的东西,他还可能被林远志拉拢,给林远志一些好东西。
这四个女子,却是无法让他心中起哪怕一点波澜。
“我一个人惯了,不喜身边有人。”
听到蒋文这话,林远志便知以美色拉拢不了蒋文,蒋文的话,也没再让他尝试以感情拉拢蒋文。
“仙长,我会让下面的人收集到一点书,便送到鹊山来。仙长若是无事,可以两三个月后再来一趟。”
“到时看,如果无事,过两三个月,我便再来叨扰一下。”
又说了没两句闲话,蒋文将近八百本书籍都收进了储物袋,然后便离开了。
林远志见蒋文竟然有储物法宝,眼睛一亮,在送蒋文出了大门之后,又在大门口盯着蒋文消失的方向沉思了好一会,这才回去。
蒋文离开天麻山,便就近找一个山洞,在山洞之中翻看起了林远志帮他搜集的众多书籍。
他并没有先看那些介绍鹊山草药的书籍,而是先翻看那五百多本有内容介绍鹊山情况的书籍。
蒋文想编写出一本《鹊山本草》的目的,是为了加深他在鹊山留下的痕迹。
他让林远志多搜集一些介绍鹊山情况的书籍,刚开始也是为了将《鹊山本草》编写的更好。
不过,这段时间在鹊山参悟地脉,他心中却生出了一个想法。
一条灵脉即使被完全毁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灵脉也会慢慢的自然恢复。
但是,因为灵脉自然恢复的速度极慢,即使对寿元悠长的散仙而言,一条灵脉稍微恢复一点的时间也是一段极为漫长的时间。
就像鹊山,它的灵脉是在远古之时被毁掉的,直到今日,都还没有什么恢复一点过来的迹象。
然而,如今距离鹊山灵脉被毁毕竟已经过去了近十万年了,鹊山的灵脉多少恢复了一点点,只是还没恢复到开始聚集天地灵气而已。
蒋文想通过书籍了解一些远古鹊山的情况,然后比较今之鹊山与远古鹊山的差异,分析这种差异是好是坏,通过鹊山好的变化,来探究鹊山灵脉恢复蕴含的玄奥,进而参悟到一点鹊山灵脉的玄妙。
按照蒋文的想法,他只要能参悟到一点点鹊山灵脉的玄妙,就应该能将山河社稷图的雏形凝聚出来。
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蒋文这才拿出三颗玉露丹作为报酬,让林远志帮他搜集各种介绍鹊山情况的书籍。
林远志是一个心慕仙道的聪明人,蒋文先给他三颗玉露丹作为报酬,更能激发他帮忙收集书籍的热情。
只花了不到两天,蒋文便五百多本书都翻看了一遍。
五百多本书,没有一本有介绍远古之时的鹊山的,哪怕是什么传说、传说或者诗歌之中都没有。
“远古之时,即使有人来过鹊山,也必定是修为不弱的修士。远古之时,鹊山及其附近,可能根本无人类生存,我想通过世俗的书籍找到一些关于远古鹊山的描述,恐怕是有些太异想天开了。”
蒋文心里十分失望,一时间连翻看那些介绍鹊山草药的书籍都没了兴趣。
好一会,蒋文才收拾精神,撤了阵法,出了山洞,以施展移形换影的方法参悟起了鹊山地脉玄妙。
通过施展移形换影来参悟鹊山地脉玄妙,效率不高,不过,连续两个月平均每日至少三四个时辰施展移形换影,他的移形换影被他修炼的是越发玄妙了,已然有了一点缩地成寸的意境。
眨眼间,三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
这一天,蒋文再一次来到了林家庄园。
他跟林远志闲聊了没几句,便带着林远志帮他搜集的书籍以及一些笔墨纸砚离开了。
在跟林远志聊天的时候,他言语间表示了对林远志搜集的介绍鹊山情况的那些书籍的失望。
等过了小半年,他再来找林远志,林远志搜集的书籍数量超过了一千本。
“这些书,有六十三本,是老朽托人从西京带回来的前朝的书籍。”
“让林老费心了!”
蒋文对着林远志微微欠身行了一礼,而后道:“我听说在很久以前,鹊山之中灵草遍地,便想通过一些书籍找找线索,看能不能找到几处特殊之地,以期找到一些灵药,可惜……”
“据老朽所知,偶尔会有一些仙长来鹊山寻找灵药,但是基本都无功而归。”
“嗯!”
蒋文点点头,叹道:“就是这鹊山之中存在灵药,也轮不到我来采,是我想多了。接下来,还是老实为家师守孝,等到孝期满了,就离开鹊山。”
“仙长守孝结束,就会立刻离开鹊山吗?”
“嗯!”
蒋文点点头,便起身站了起来,向林远志告辞。
“我还托了人在上京、东京搜集书籍,请仙长过一段时间再来一趟天麻山。”
“好!”
蒋文点点头,刚要往外走,突然想起一事,看着林远志问道:“你这么搜集有关鹊山的书籍,不会引人注意吧?我不想被人打搅了清修!”
“仙长放心,老朽是以为林家编写一部传家的《鹊山地理志》为名,托人搜集各种关于鹊山的书籍的。”
“这就好!”
蒋文对于通过世俗书籍了解远古鹊山的情况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不过,他出了天麻山,还是先将林远志搜集的这一千余本书籍都翻看了一遍。
这一千余本书籍,还真有几本书里面有跟远古鹊山有关的内容。
不过,这几本书描述的内容,很明显都是胡编乱造的。
几本书对于远古鹊山的描述,与一些世俗书籍对于一些仙道宗门的描述没什么两样,语言华丽而夸张,描述的内容明显是想象出来的。
又过了半年多时间,蒋文又一次来到的天麻山。
他跟林远志闲聊了几句,将林远志收集的书籍收进储物袋,而后将他编写的《鹊山本草》拿了出来。
“这本《鹊山本草》刊印两千册的话,需要多少银子?”
林远志将《鹊山本草》大概翻看了一遍,说道:“大概需要三千两银子!”
“我再给你三颗玉露丹,你帮我先刊印两千册,以每册一两银子的价格卖出去,卖出得到的银子,再刊印一些卖出去,如何?”
“好!”
林远志点点头,看着蒋文道:“仙长还要老朽继续搜集更多关于鹊山的书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