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有摄政王多尔衮在,福临登基后每天的任务基本上还是学习,学习各种经史子集以及骑射,布木布泰告诫儿子,入关后所面对的不再是抢夺牛羊的奴隶时代,而是集齐了各种思想,各种生活的民族大融合的帝国,没有丰富储备的知识是不行的,她希望福临不仅能够熟读经典,而且能够深谙治国的道理,成为一代圣主。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布木布泰理想中进行,随着福临的长大,他和多尔衮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已经到了不可调和,而布木布泰这时候又再次为了儿子做出了一个令举世惊叹的决定...
“回太皇太后,皇上驾到。”
李德全的一声呼喊把布木布泰从遥远的回忆中拉回到现实,只见玄烨走进慈宁宫,跪下行礼:“皇祖母吉祥,孙儿来了。”
“快起来。”布木布泰咳嗽着,用手示意。
玄烨马上过去扶着祖母,自从他的祖母病重之后,他只要一下朝就会赶来,亲手侍奉汤药,陪在祖母身边。
布木布泰看着玄烨,笑的那样开心:“宁古老巫说我没有儿子的福气,他说得对,但是我有孙子的福气啊,这点他可没算到吧,呵呵。”
玄烨会心一笑,“孙儿自幼会学步能言时,即奉圣祖母慈训,我八岁丧父,十一岁丧母,皇祖母便直接负起养育的责任,倾注心血,把孙儿教育成人,教我如何做人,怎样为政,祖母的大恩,孙儿都铭记于心。”
“你记得我给你皇阿玛说的作君之则吗?”布木布泰缓缓地说。
“孙儿记得,皇祖母为皇阿玛顺治皇帝制定了“作君之则”。您诰谕他说:“为天子者,处于至尊,诚为不易”,百姓是国家之本,所以作为皇帝,应该“治民必简任贤才,治国必亲忠远佞,用人必出于灼见真知,莅政必加以详审刚断”,还要做到赏罚公正、衣着器用合乎准则,“毋作奢靡,务图远大,勤学好问,惩忿戒嬉”,如果只知享乐,那么帝业将由此更易。凡是机务在前,一定要“综理勿倦”。”
玄烨目光灼灼,严肃地说道。
“嗯,好,好,你记得不错,福临没有做到,但是你做到了,也不枉费我的苦心。”布木布泰说着又咳嗽起来。
玄烨马上给祖母端来了水,“皇祖母,您慢慢说,孙儿听着。”
布木布泰缓了一缓,继续说道:“你从小就嗜书如命,早夜诵读,无间寒暑,至忘寝食,无论任何时候,只要一捧起书本,几乎忘掉一切。伺候你的嬷嬷曾经担心你年龄太小,读书过多而有伤身体,不止一次将书藏起,希望能使你休息一下。但你一经发现,便立刻索回,继续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对于你的勤奋苦学,我既感欣慰,又十分心疼,我曾忧喜掺半,还责备过你呢...”
“是啊,皇祖母说,哪有像你这样的人,贵为天子,却像书生赶考一样苦读呢?”
玄烨说着笑起来,布木布泰也笑了,她笑的欣慰,笑的放心,因为她的孙子玄烨,没有辜负她的任何希望和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