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分阴阳,阴阳交感化万物。长庚先生,你知道这万事万物是分阴阳的,可知道下雨天的电闪乃是阴阳交感产生的一种现象?”朱辰钰领着宋应星参观的第一站就是电学研究所。
年逾花甲的宋应星就像个好奇宝宝,非常认真的听朱辰钰给他解释什么是电,以及电的用途。
“电的源头,我用两种物什为其命名,一曰阳电子,二曰阴电子……”朱辰钰将电的本质透过阴阳学说为宋应星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宋应星一听就懂,时不时揪揪胡须,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接着朱辰钰又给宋应星讲解了电场,磁场,电磁场的概念,并通过小实验给他演示了电场和磁场的一些性质。
最后总结,指出电可以有哪些用途,阴阳电子通过电磁场交互感应,可以生热,可以生光,可以使能。这些性质决定了电可以烧饭做菜,也可以点燃火药。可以做成电灯,可以驱动机械,可以振动发声。
宋应星感觉一个崭新的世界在他面前打开了。联想到自己写的天工开物,马上就能想像电可以做成哪些事情了。
代替牛马拉车,代替人工取水,代替人工纺纱织布……用途极广大。
想想就令人激动的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宋应星有些失态的央求朱辰钰,公主殿下,您一定要留下我,我一分钱不要,我一粒米也不用您的,我自带干粮,您一定要收了我啊!让我干什么都行,只要让我研究电学。
朱辰钰暗自高兴,宋应星的反应她非常满意,科学家就必须这样,狂热,废寝忘食,为了科学,置生死于度外。为科学而死,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朱辰钰虽然是高中生,没有上过大学的电力学专科,但这点高中的电学知识勉强够用了,再深奥的东西如果讲给这些古人,他们也无法明白。
朱辰钰是高中学霸级的人物,基础非常扎实,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还非常的聪明,学东西特别快。
自穿越以来,已经逐步适应了这个时代的一些事情,比如她的书法就非常好,一手小楷虽然比不过王羲之,却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特别是她认识浩如烟海的繁体字,可以通读四书五经,各类典籍,明代的图书,她能看懂,能深入理解。
这种逆天能力,全凭一个词,勤奋好学!自打穿越以来,学习就没停止过,除去日常,一个小时都没有浪费过!
这种学习强度换个人早就猝死了,但是她不会,她练习的内功异于常人,令身体机能随时保持在最佳状态。朱辰钰可以确定,这就是她的金手指!
有啥不如有个好身体,只要健康在,一切皆有可能。
接下来朱辰钰又给宋应星演示了电学研究所的一些小玩意儿。有线电报,电灯,电底火装置,电磁铁,电铃,电动机,发电机,铅酸蓄电池等等。
如果让宋应星自个儿琢磨,够他消化几年的。但有了朱辰钰做导师,他短时间就明白了。
说到蓄电池的时候,朱辰钰给宋应星提到了化学研究所,化学,也是阳电子与阴电子交感反应的产物。
于是,二人又去了化学研究所。这就涉及到学科交叉了。第二个崭新的世界面向宋应星开放!这里他将学到怎样提纯食盐,如何制糖,如何炼油,如何制酸,如何精炼硝石矿等等!
化学是一门需要大量试验的应用科学。必须通过大批专业人才,夜以继日的探索,研究才能出成果。仅凭朱辰钰一人,根本就没办法推动其发展。化学极为重要。许多新材料都需要化学支撑。比如塑料,比如化肥,比如硫化橡胶,再比如合成药物。
宋应星用两天的时间才参观完朱辰钰的十大研究所。孜孜不倦,不耻下问。认真的让人心疼。朱辰钰也不吝赐教,但有疑问,皆一一解答。她不懂的也会留下问题,以待后期解决。
之所以下这么大力气栽培宋应星,是因为朱辰钰打算让他出任另一个重要机构的一把手。
那就是皇家科学院!这个机构将是全新的学术机构,与翰林院平起平坐。未来,朱辰钰打算将翰林院打造成政策研究所,主攻政治治理,皇家科学院则是技术输出,同时也是提高生产力的主攻手。
有了这左膀右臂,大明的国力就能起飞了。国力飞升,军力就能飞升,然后,抢宝贝去!中东和俄罗斯的石油已经令她垂涎三尺了。还有非洲的钻石矿,美洲的金矿,澳洲的铁矿,世界粮仓乌克兰……
宋应星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公主府,公主殿下毫不犹豫的把他留下了。
讲好安排到皇家高等学院进行讲学。这皇家高等学院是朱辰钰请旨建立的一家官学学府,与国子监并驾齐驱。
以后,国子监负责培养文科人才,皇家高等学院负责培养理科人才。当然二者可以交流学习,国子监的博士可以进皇家高等学院学习。成绩优异者授理学博士称号,这种文理兼攻的人才称为两强博士。可以在皇家高等学院和国子监同时任教!
在不久后,国子监改名皇家文科学院,这些博士又改称两院博士,这是后话。
朱辰钰为建立皇家高等学院付出了很多心血,她说服皇帝朱常淓和一干大臣,在皇家高等学院名下建立了大明国立图书馆,将原本经史子集四类皇家藏书的子和集两类搬迁进国立图书馆,并对皇家高等学院的学生开放!
这一举措是史无前例的,自然遭到很多阻力,不过秀才是干不过兵的,长公主府的劝说非常给力,搬过去!这是通知,不是协商。
拥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徐霞客本家!朱辰钰答应要劝说徐家把李寄收了,改回徐姓并予以公正待遇。徐家家主在接到公主府的请帖之后,不敢不去。亲自到公主府接受公主殿下的调解。
朱辰钰十分霸气的说,你们要是不认这个子孙,那就把你们那几支都杀了,让李寄姓徐,单开一宗,是为徐氏中兴祖!另外,无论如何,一定会给李寄立牌坊,记载到史书里,你徐家不要,可就给李家了!
典型的给一棒子再送个甜枣。徐家家主哪里顶得住,生杀大权在人家手里攥着,敢不服?再者说,如果给徐家立个牌坊,那可就是光宗耀祖的荣誉啊,说不准名垂青史也是可能的!
自此,李寄改名徐寄,徐李两家皆有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