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前登莱总兵兼登州水师提督的沈有容,可是大明一朝战功卓着的水师将领之一。
除了在登莱任上配合袁可立收复辽南广大领土,还曾在福建先后多次击退过入侵的欧洲殖民者以及肆虐台海的一众海盗。
沈寿岳兄弟接到东厂番子送来的召令时,他们才刚为老父亲沈有容办完葬礼。
经过几兄弟的一番商议后,选了沈寿岳与沈寿崇进京面圣。
得知沈有容刚刚去世的朱由校,内心除了无奈,还有深深的遗憾。
在交代了整顿登州水师与严查辽海走私的事情后,朱由校便安排了两兄弟去接手他们父亲曾经带过的登州水师。
一个是他们熟悉,另一个是光靠卢象升一人很难在登莱打开局面。
登莱最重要的军队除了东江镇的辽军,还有控制黄海和渤海海域的登州水师,虽然他们的远洋航行能力不太行,但运送粮草兵力与打击走私,还是绰绰有余的。
今年四月份,监军胡良辅就曾带着八千登莱军前去进攻盘踞在朝鲜义州的建奴守军,虽然最终以惨败收场,但也证明了登州水师的运兵能力。
与沈寿岳兄弟一同进京的,还有一同被起复的半个同乡徽州府歙县人毕懋康。
毕懋康前脚刚到京城,朱由校马上就让人将他和孙元化以及三天前已经进京赴任的徐光启,还有宋应星一同进宫觐见。
而随徐光启一同进京的,还有他带来的三船红薯和一船土豆。
待几人行完礼后,朱由校笑着朝徐光启道:“徐先生从松江府带过来的种子,可真是及时雨啊,朕记得先生曾给皇祖父上过一篇《甘薯疏》,特意让司礼监找出来拜读了一下!”
“自从臣得知陛下要求臣负责新作物推广之事后,便在家乡买了四船种子,以助大明粮食丰产!”
“好,工部按照之前朕说的二钱银子一石购买先生带过来的种子,并由先生在顺天府先行试种与培育种子!”
“陛下,这四船种子值不了多少钱,臣甘愿捐出来,不要朝廷的钱!”
免费的东西往往最贵,朱由校也不想开这个占大臣便宜的头,“这些新作物种子也是先生花了真金白银买的,而且未来还要倚仗先生去推广这些新作物,朕和朝廷不能再占你的便宜!”
皇帝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徐光启便只好领命道:“是,臣遵旨!”
“既然先生曾上过《甘薯疏》,想必知道陈振龙陈老先生了!”
“陈老先生将番薯带回大明,并在福建积极推广,活民无数,臣深表敬服!”
“嗯,朕也敬服,他的儿子陈经纶被朕赏了工部屯田司的主事,现在正在去陕西的路上,配合先生在陕西推广新作物之事!”
“陈经纶在福建有多年新作物推广的经验,陛下能破格重用他,实在是英明之策!”
“除了陈经纶,朕还赐了南昌府奉新县的举子宋应星为屯田司主事,配合先生推广新作物之事!”
说完,朱由校将目光看向了站在角落的宋应星。
面对徐光启投来的目光,宋应星赶忙躬身行礼道:“下官宋应星见过徐侍郎!”
徐光启微笑着点点头道:“以后要辛苦宋主事了!”
待交代完新作物推广之事后,朱由校目光转向毕懋康道:“毕爱卿,朕听说你在编纂一本关于火器的书籍?”
毕懋康愣了一下后,从袖子里面拿出他临时赶出来的《军器图说》,双手奉上道:“夷虏所最畏于中国者,火器也,所以臣收集了各类典籍与火器,编纂了这本《军器图说》,特献给陛下!”
想到后世被满清禁毁了一百多年的《军器图说》,朱由校就气不打一处来,为了防汉,满清几乎禁绝了一切有关火器的书籍。
成书于万历二十六年由赵士祯编纂的火器全书《神器谱》,还要到一九八四年才能重现天日,关键还是从小日子那找来的,更是让朱由校气绝。
刘若愚小心地从毕懋康手上接过《军器图说》,在检查没有问题后,这才双手呈上放在了朱由校的桌案上。
能看到此等神书,朱由校心情自然是非常激动的。
在快速浏览了一遍后,最终停在了自生火铳页,“毕爱卿,朕看你在《军器图说》中介绍了一种不用引火绳的自生火铳,不知你可有做出来过?”
“回陛下,因时间局促,臣还未来得及做出实物,不过臣已经将从泰西人那得来的样品带来了京城!”
居然有样品,朱由校激动地连忙问道:“在哪?”
“因是伤人利器,被拦在了西苑门外!”
“刘若愚,赶紧让人拿过来!”
看着激动的皇帝,徐光启很后悔自己北上的时候为何没有找两支燧发枪样品过来。
没过多久,毕懋康从老家带来的燧发枪就被放在了朱由校的桌面上。
身为一个正常的男人,怎么可能不对武器感兴趣,抚摸的时候,感觉比张嫣还有感觉。
摸了好一会儿后,朱由校依依不舍地放下燧发枪道:“毕爱卿,你可真是为大明立了大功啊!”
见皇帝十分喜欢,毕懋康心里也是格外的高兴,“臣自幼喜欢研究各式武器,在见到泰西人不用引火绳就能发射弹药的自生火铳后,便多方请托,终于得到了这个样品!”
“这样吧,既然你给大明带来了如此神器,朕除了起复你为工部右侍郎负责火器制造之外,决定再给你一些额外的赏赐!”
想了片刻后,朱由校看向刘若愚道:“将明时坊的那套园林赏赐给毕爱卿!”
刘若愚心中震惊不已,这皇爷对这自生火铳也太看重了吧!
虽然心里震惊,但刘若愚面上还是镇定自若地回道:“是,皇爷!”
不仅刘若愚震惊,就连在场的所有人都很震惊,尤其是被赏赐的对象毕懋康,是尤其的震撼。
“这...陛下,臣替朝廷寻找新式武器乃是臣子的本分,当不得如此贵重的赏赐!”
朱由校再次拿起燧发枪道:“毕爱卿可能还不知道自生火铳的价值,等你知道了,就知道到底值不值得了,而且,通过这件事,朕也想要告诉世人,那就是只要给大明带来十分有用的东西,朕都不吝赏赐!”
与泰西人多有接触的徐光启忍不住出声问道:“敢问陛下,不知哪些东西对大明十分有用?”
“除了自生火铳,不过,朕更愿意称呼其为燧发枪,还有泰西人中能驰骋万里疆海的风帆战舰、两匹马可自由拉着跑的野战炮、能在燧发枪枪管刻画膛线的机床等等划时代的东西!”
徐光启快速记下皇帝所说的几样东西后,躬身答道:“臣明白了!”
不是朱由校不想说出更多划时代的东西,而是这时候压根没有,而且短时间内也弄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