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在战后的阳光下显得有些疲惫,那阳光似乎也带着几分沉重,洒在满是疮痍的大街小巷。士兵们在城中各处维持秩序,他们的身影在废墟间穿梭,如同在守护着一座受伤的巨兽。战争留下的创伤如同一道道狰狞的伤疤,清晰可见。
残垣断壁之间,百姓们正逐渐恢复生机,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战争的恐惧残留,又有对新生活的渴望。有的百姓在清理废墟,扬起的尘土在阳光中飞舞,那是他们重建家园的决心;
有的在领取救济粮食,队伍虽长却井然有序,每一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对生存的珍惜。萧逸站在城中高处,微风拂动他的衣角,他望着这一切,心中既有胜利的欣慰,那是对将士们浴血奋战的肯定,又有对未来的思索,眼前的景象让他深知重建之路的漫长与艰难。
刘伯温缓缓走来,他的步伐沉稳而有节奏,目光同样注视着城中景象,那目光深邃如渊,仿佛能看穿这表象下隐藏的问题。他对萧逸说道:“主公,冀州如今形势不稳,袁绍大军压境,犹如乌云蔽日,对我们威胁极大。如今并州已定,当率领大军返回冀州,对抗袁绍才是。只是并州新定,人心尚需安抚,不可掉以轻心,必须留下心腹之人妥善管理,以防叛乱发生。并州就像刚刚经历风雨的树苗,需要精心呵护,否则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 他的声音在风中飘荡,带着一种凝重的气氛。
萧逸微微皱眉,那眉头间的褶皱如同沟壑,刻画出他内心的忧虑,他点头道:“军师所言极是,只是这并州诸事繁杂,千头万绪,何人可担此重任?这人选必须要能洞悉民情,又有治理之才,方能胜任。” 他的目光在城中扫视,似乎在寻找着那个合适的身影。
刘伯温手捻胡须,那胡须在他指尖缠绕,他沉思片刻道:“主公,可传信让在冀州的陈宇前来并州。陈宇心思缜密,他处理内政犹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善于协调各方利益,定能打理好并州事务。而且他为人正直,百姓定能信服。”
萧逸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如同黑暗中划过的流星,那是希望的光芒:“好,就依军师之计,立刻传信。希望他能尽快赶来,稳定并州局势。”
几日后,陈宇快马加鞭赶到了并州。他一路风尘仆仆,骏马的鬃毛上沾满了灰尘,他的衣衫也被汗水浸湿,但眼神依然明亮有神,那眼中闪烁着对使命的热忱。见到萧逸后,他毫不犹豫地跪地行礼:“主公,陈宇奉命前来。” 他的声音洪亮,在空气中回荡。
萧逸急忙扶起他,说道:“陈宇,如今并州初定,百事待兴。我命你管理并州内政,董昭辅助你。并州的稳定与繁荣,就交予你们了。这里的百姓刚刚经历战火,如同惊弓之鸟,需要你们用心去安抚,让并州重新焕发生机。”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与期待。
陈宇抱拳:“主公放心,我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主公所托。我定将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周全,让并州走上正轨。”
董昭也上前道:“陈大人,我们当齐心协力,让并州早日恢复元气。我们要像修复一件精美的瓷器般,精心对待并州的每一个问题。”
萧逸又看向陈到:“陈到,你作战沉稳果断,有勇有谋,我留你在并州管理军事,薛洪辅助你。并州的军事防御至关重要,它是并州的护盾,不可有失。你们要确保并州固若金汤,让百姓能安心生活。”
陈到单膝跪地:“末将遵命,必保并州安全。我会日夜巡查,加强防备,不辜负主公的信任。”
薛洪也应道:“愿为主公效力。我定当与陈将军齐心协力,守护并州。”
这时,张杨在一旁开口:“萧逸,我愿随你返回冀州,为抗击袁绍出一份力,也算是弥补我之前与你为敌之过。我与袁绍交过手,对他的情况有些了解,或许能助你一臂之力。”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真诚与坚定。
萧逸看着张杨,微笑道:“好,有你相助,自是再好不过。我们当团结一心,共同对抗袁绍。”
接下来的几日,陈宇与董昭开始详细了解并州的内政情况。他们深入城中的各个角落,查看粮仓储备,那粮仓中的粮食堆积如山,每一粒粮食都是百姓生存的希望;查看户籍名册,那一个个名字背后是一个个家庭,是并州的根基;
查看商业交易记录,了解经济的脉络。他们日夜商讨如何恢复经济,从鼓励商贾重新开业,到规划市场布局,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商讨如何安抚百姓,从解决百姓的居住问题,到提供就业机会,事无巨细。
在军事营帐中,陈到与薛洪则巡查城防,他们沿着城墙漫步,检查每一块砖石是否牢固,每一处了望塔是否能正常使用。清点军备物资,那堆积的武器如同沉默的卫士,等待着发挥作用的时刻,他们仔细核对数量和质量。了解士兵情况,询问士兵们的生活和训练需求。
陈到对薛洪说:“薛将军,如今我们责任重大,要确保并州军事无虞,还需加强士兵训练,提升他们的战斗力。只有士兵们强大了,并州才能真正安全。” 他的眼神严肃而认真。
薛洪点头:“陈将军所言极是,我这就去安排。我们要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让士兵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能力。”
萧逸则与其他将领准备返回冀州的事宜。大军开始整顿装备,士兵们仔细擦拭着武器,那金属的光泽在阳光下闪耀,如同他们坚定的信念。准备粮草辎重,一辆辆马车被装满,那是行军的保障。
出发之日,阳光洒在太原城的城墙上,反射出淡淡的光辉,那光辉如同给城墙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城中百姓纷纷前来送行,他们眼中既有对萧逸大军的不舍,那是对这些保护者的感激与依赖,又有对未来的期待,期待他们能击退敌人,带来长久的和平。
萧逸对陈宇、陈到等人叮嘱道:“并州就交给你们了,若有变故,及时传信。并州是我们的根基之一,不容有失。” 他的声音在人群中清晰可闻。
陈宇道:“主公放心,一路保重。我们定会守护好并州。”
陈到:“主公,我们定守好并州,让您无后顾之忧。”
大军缓缓启程,马蹄声和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如同奏响了一首出征的战歌,向着冀州的方向进发。张杨骑在马上,望着渐渐远去的并州,心中感慨万千。他对萧逸说:“希望我们此去冀州,能击退袁绍,保一方安宁。并州的百姓和这片土地都值得我们去守护,不能让袁绍的野心破坏了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萧逸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定当如此。我们此去,必将全力以赴,守护我们的家园。”
在返回冀州的途中,萧逸与将领们商讨冀州的局势。
关羽道:“主公,袁绍此次来势汹汹,我们需小心应对。不知冀州的防御情况如何?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不能让袁绍有机可乘。” 他轻抚长须,眼神中透露出担忧。
萧逸看向张杨:“张将军,你对袁绍的作战风格较为了解,你有何看法?” 他的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张杨沉思片刻道:“袁绍此人虽有众多谋士和猛将,但他优柔寡断之时居多。我们可利用这一点,寻找其破绽,就像在敌人的防线中找到那最薄弱的一环。不过,他的兵力雄厚,犹如洪水猛兽,不可轻视。我们要制定详细的战略,方能应对。”
刘伯温点头:“张将军所言有理。我们回到冀州后,先与沮授等会合,了解当前战况,再做详细部署。我们要像下棋一般,每一步都要深思熟虑。”
赵云道:“我们可先派人侦察袁绍大军的布防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只有清楚敌人的情况,我们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战术,让敌人在我们的算计之中。”
众人纷纷点头,大军加快速度,马蹄扬起阵阵尘土,朝着冀州疾驰而去,那气势如同汹涌的浪潮,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