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济民堂出来后,马车一路往南,去往南禅寺的方向。
下车时,岑浮舟站在山路上,望着不远处整齐的农田,以及宽阔大道。
这条大道是入青州的必经之路。
当初,他就是在这儿,被李芷兰救了的。
今日天朗气清,南禅寺的香客并不少。
岑浮舟顺着山阶一路往上,最后停在了佛寺大殿门口处。
曾几何时,他虽然在这借住过几日,但因有伤在身,并未好好逛过这里。
如今再看才知道,南禅寺并不小,大殿的神佛全都镀了金层。
这个时间,住持正带着僧侣们在大殿讲经说佛,殿外也有听讲的信徒,十分安静,并不出声。
而西佛堂就要热闹许多了,那里虽也供奉着神佛,但只不过基本上都是给香客们许愿抽签用的。
门外还有僧人,正在给香客们解签。
有抽到上上签的,自然喜不自胜地跪谢佛祖,再添上香油钱。
抽到下签的则是唉声叹气,又想得偿所愿,添了更多香油钱,求佛祖保佑。
岑浮舟静静看着他们不加掩饰地表露喜怒哀乐。
他在京中时,曾在护国寺当俗家弟子,为的是修身养性。
神佛之事,他从来不信,只觉得事在人为,何苦寄托于虚无缥缈的神灵。
可他如今遇到一连串无法解释的事,不由得怀疑起了从前的自己。
这世上,难道真有神明?
这般想着,岑浮舟买了香烛,也跟着那些人一般进了大殿,将它们点燃奉上,而后跪在了蒲团上。
望着那庄严的佛像,他闭上眼睫:“弟子愚钝,勘不破红尘俗世,请佛祖指点迷津。”
然而佛祖不可能真的回答他,再睁眼时,他依旧想不起来曾经为何来青州,更找不到当年之事同李青溪的任何关联。
见殿门口有人欣喜若狂地念叨自己果然得了个儿子,特来还愿捐赠香油钱,岑浮舟叹了口气,从蒲团上爬起出去。
他真是疯了,竟然都开始将希望寄托在神明身上了。
想知道事情的真相,自己去查才是硬道理啊。
从佛堂出来后,他将南禅寺逛了一遍。
当初他在这借住时,只同普通香客一般住在寺庙的待客禅房,又不与僧人们一道吃住,因而认识他的人不多。
僧人们专注佛法,又隔了许多年,如今再来,也没人认出他来。
一无所获,还不如在济民堂获取的消息多。
岑浮舟摇了摇头,转身正欲离去,却见一对男女相携而来,手里拿着一个颇为别致的铃铛,有说有笑。
而不远处的佛殿屋檐下,挂了许多这样的铃铛。
有许多男女聚在那处,正在购买纸笔。
一个小和尚在收钱,另一个小和尚抱着木板,上面写了几个字。
“求缘则成,得偿所愿,”
岑浮舟询问了那对香客,才知道这是南禅寺的独特风俗。
“你只要买了檐铃,再挂上去,佛祖就会保佑你跟心爱之人成就美事,成亲后,还可以拿回去当定情信物。”
那香客害羞地笑了笑:“我与娘子刚刚新婚,所以过来还愿取铃。”
岑浮舟谢过他们,想起京中的某人,不由得抬步走了过去。
他忽然觉得,虽然靠佛祖找出当年真相靠不住,但这种事信一信也无妨。
兴许挂了檐铃,上天开眼,能让赵瑾瑜跟姜文轩都离他的未婚妻远些。
最好是我佛慈悲,给那二人天降良缘,马上娶妻,也省得他出趟门都不放心,还要留下凌风看着,避免别人挖墙脚。
思及此,岑浮舟买了两只檐铃。
买完檐铃后,他要在纸笺上写下名字,由小和尚们登记名姓,做上标记,念叨几句经文,再塞入铃中,代为挂起来。
第一张纸笺,上面工工整整的并行写了两个名字:岑浮舟,李青溪。
这第二张纸笺上,上下也写了两个名字,名字旁边各自留了空位。
赵瑾瑜,姜文轩。
他远道而来,今日特意替他们求一求姻缘,不用谢。
快要放下笔时,他想了想,又在第一张纸笺上添了几笔,而后才递给一旁的小和尚。
小和尚将纸笺接过,翻开册子,正欲登记名姓,来日好找,却在看到纸上的字时,咦了一声。
他抬头看了眼岑浮舟,问道:“施主之前可曾来过我寺?”
岑浮舟颔首:“来过。”
“那另一只檐铃,也是您挂的?”
小和尚似乎有些激动,岑浮舟却疑惑不已:“什么另一只?”
大抵是见他们有些磨蹭,另一位年纪稍大的和尚走了过来:“施主可是有事?”
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呢,那小和尚露出笑来:“师兄,你记不记得那只失而复得的檐铃?咱们还好奇,那檐铃是谁挂的呢,你看这儿。”
他将纸笺递过去,那师兄看了一眼后,颇有些惊奇地望向眼前人:“果真是施主挂的么?”
岑浮舟眉头微皱,刚准备问他们究竟在说什么,话到嘴边却又变了:“两位小师傅,可否让在下看看那只檐铃?”
“施主稍等。”
那大和尚匆匆去了檐下长廊上,取了最前端的铃铛后折返,将其递给了他。
他微笑着道:“当初这只檐铃曾丢过一段时间,我们还担心不知如何跟施主交代,却不想后来又被找回来了,师父说万物得失皆为缘法,想来您与心上人缘分深厚,定能得上天庇佑。”
若非这位施主率先想到这法子祈愿,南禅寺也不会有这么一道独特风景了。
这只老旧的檐铃并不能塞入纸笺,铃核是将铜板用红线串在一起做成的,看起来并不算独特。
然而不过看了一眼,便让岑浮舟怔在了原地。
檐铃内壁上刻了图案:一只小舟停泊溪上,偏角的小字已经看不清了。
他现在知道,为何这小和尚问这东西是不是他的了。
因为这图案,同他写在纸笺上的那个,几乎一模一样,不过后者更加精细清楚。
他今日会在纸上画这些,是因为京中的那个人。
岑浮舟脑子里轰然一声。
他竭力保持着冷静:“敢问小师傅,这檐铃何时挂在这里的?”
那小和尚有些奇怪,但还是答道“约莫四五年前吧。”
他认识李芷兰,是在三年前。
岑浮舟紧紧握着那檐铃,心中有些晕眩,甚至于泛起剧烈的痛意,让他整个人都有些站不住。
回望着不远处的大殿,他失了神,恍然间似乎看到一个少年郎,如同他刚才那般跪在殿下,虔诚落愿。
那小和尚还在感慨缘分如此奇妙之时,却看到眼前的年轻人猛地摇晃了一下,竟晕了过去。
他大惊失色:“施主!”
周遭的香客们也吓了一跳,纷纷让开了路。
侯府的护卫原本还在纳闷,世子爷怎么忽然不见了,待看见小和尚们扶了个昏迷的人急匆匆去后殿,吓得冷汗直冒:“主子!”
他赶紧跟上去,生怕世子爷出什么问题。
岑浮舟被他们扶着踏过大殿,朦胧间看到了佛像。
它们仍旧庄严神圣,但眉眼间多了些许慈悲。
彻底晕过去之前,他的眼前出现一张明媚而又张扬的笑脸。
原来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