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然二十岁的那天是周日。
前一天周六,正好是高三放学的日子。
出门采买物品的王彩霞,在小区里碰见从补习班回来,取了快递回家的余杲杲,“小姑娘,上次你生日的蛋糕,在哪里订的?”
二十岁是大日子,可不能随便过,虽然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但王彩霞还是希望尽力让孙子过得隆重一点。
余杲杲摇头表示不知,“是我爸订的,我晚上帮您问问我爸。”
晚上再问可能有些晚了,王彩霞为难地开口:“能现在问吗?”
“可以。”余杲杲把快递盒放在地上,掏出羽绒服口袋里的手机,翻到老余的电话,拨了过去。
问清店名后,余杲杲挂了电话,把店名告诉了王彩霞,还贴心地帮王彩霞查了导航。
离得有些远,又是个王彩霞没去过的地方,她有些犹豫。
余杲杲打开外卖软件,把蛋糕款式展示给王彩霞看,“奶奶,我帮您预订个外卖。您看看有没有喜欢的款式?”
王彩霞选了寿桃款式,大红的配色,很喜庆,余杲杲下意识以为是王彩霞要过寿。
“这个好看,很适合您!”余杲杲在手机上操作着,“奶奶,蛋糕几个人吃?”
见余杲杲误会了,王彩霞局促地问:“不是我过寿,是阿修生日。是不是款式太老了?”
点击屏幕的手突然顿住。
王彩霞把余杲杲的沉默当作了答案,“小姑娘,你帮忙挑一个,你们小孩子眼光比我老太婆好。就我们两个人吃的,不要订太大。”
余杲杲订了一个款式简单的蛋糕,拜托店主帮忙写张祝福卡片。
王彩霞说要给她钱,余杲杲没拒绝,只是少算了一百块。
听到价格后,王彩霞感到惊讶,“这么便宜?”
“因为我有优惠券,可以打折!”余杲杲说,“奶奶,我们捡到大便宜了!”
她的语气夸张,王彩霞真以为自己捡到大便宜了。
余杲杲在零点给他发去了生日祝福,李修然没回。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李修然才回复了一句“谢谢”。
余杲杲坐在高铁候车室里,等待去邻市的高铁,看着李修然的回复,猛地想起,去年今日,他们祖孙去陵园的画面。她以为是他父母的忌日,不曾想竟是李修然的生日。
去年那块蛋糕,算是她误打误撞送上的。
补习结束,余杲杲没有立刻坐高铁回家,她去了老师家附近的商场,在不同的门店里进进出出,就是没找到满意的合适的生日礼物。
以为要败兴而归,在路过手表柜台时,年轻的店员突然喊住了她。
店员是新入职的,一直开不了单,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对着高中生模样的女孩发出了购买邀请。
余杲杲想起一模时李修然给自己的手表,是个杂牌,因长时间的佩戴,表带微微泛黄,但还是可以看出主人将保管爱护得很好。
她看了一眼店名,她对手表的研究不多,但也认得这个牌子,是个家喻户晓的品牌,价格在一到两千左右。
店员给她介绍女表,余杲杲却摆摆手,说要看男表。
“是多大年纪的人佩戴?”店员问。
“二十岁。”余杲杲回答,目光掠过展示柜里的手表。
店员推荐了几款经典系列的运动手表,确实好看,也符合这个年纪的男生,余杲杲刚想要结账,想到今年李修然就要上大学了,算半条腿迈入社会,还是选商务一点的风格吧。
挑挑选选,对比了一番,余杲杲终于定下了款式,爽快地买单走人。
送走余杲杲,两个店员感叹:“高中生这么有钱啊?两千多的手表说买就买?”
余杲杲拎着手表,匆匆忙忙去赶高铁。最近一班车次的二等座全部售空,为了快点回家,给李修然送上礼物,余杲杲毫不犹豫买了一等座。
吃着乘务员发的小零食,余杲杲一路心情都很好。
余杲杲在小区门口碰上了从陵园回来的祖孙,预订好的蛋糕也在此时送到。
“小姑娘,你等会跟你爸妈一起来吃蛋糕吧。”
人老了爱热闹,生性喜静的王彩霞也难逃其中。尤其是孙子的二十岁生日,她希望热热闹闹的,让孙子高高兴兴走向二十岁,但认识的人少,之前有联系的也都因为她家的事,怕她来借钱,慢慢失了联系。除了陈阿姨夫妻俩,就只剩下余家人可以邀请。
胡文英听说今天是李修然的生日,忙去附近餐厅打包了几个大菜带去,拎着打包盒出去时,撞上了同来打包的陈阿姨。
李修然在奶奶、余杲杲和邻居的祝福里迎来了二十岁。
余杲杲唱着跑调的生日歌,为他庆生。
吃饱后,余杲杲拉着李修然到自己家里,送出了她精挑细选的手表。李修然打开盒子发现是手表,又塞了回去,态度坚决,“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余杲杲什么也没说,只是问了一句:“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给我辅导学习的?”
李修然脱口而出:“去年寒假。”
“一年了!”余杲杲说,“天啊,我欠了你一年的工资,李修然我没有那么多钱,所以这只手表就当工资抵了吧!”
李修然失笑,歪理邪说她最有一套。
余杲杲眨着眼睛,有些撒娇地说:“好不好嘛?求你了!”
她的撒娇总是带着蛊惑。
李修然看着盒子,半天没有吭声,余杲杲径直走到他面前,打开盒子,取出手表,往他左手上戴。
李修然要躲,余杲杲一把捉住,“不要动。”
他不敢动弹,由着余杲杲给他佩戴手表。
戴好手表只需要几秒钟,但李修然却觉得无比漫长。她的头发披散着,低头给他戴手表时,从背部滑落,轻轻扫过他的手腕。
终于戴好,余杲杲满意地欣赏了一番,骄傲地夸赞自己的品味,“真不错!我就觉得这只手表很适合你,你呢,你喜欢吗?我眼光好吗?”
“喜欢,你眼光很好。”说的是实话,就算事实并非如此,李修然也会捡着余杲杲爱听的说。这么想着,李修然觉得自己在余杲杲面前毫无原则。
说着喜欢,但李修然还是解开了表带,坚持要还给余杲杲。
“这是男表,我拿着有什么用啊?”余杲杲是在较劲,夺过手表,往自己手腕上佩戴,将表带扣到最里处的小孔里,给他看佩戴效果,“你看,表带太长了,我戴起来像手镯。”
余杲杲摘下手表,连表带盒推到李修然怀里,“我留着没用。而且发票被我不小心在路上弄丢了,不能退货了。”
李修然面露难色,像是握着一块烫手山芋。
“李修然,你骗人!”余杲杲理直气壮,梗着脖子,“你说喜欢的,但是你又不肯收!”
说着,低下头,装模作样地揉着眼睛,假装在哭泣。
李修然一下慌了神,六神无主,真以为自己把余杲杲惹哭了,“你……你别哭……”
声音里染上一点哭腔,余杲杲继续做作地揉着眼睛,余光却在调皮地瞄着李修然,想偷看他的反应,“你收了我就不哭。”
“那……”李修然垂下视线,“谢谢。”
后来,那只手表陪伴李修然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场考试,陪着他从高中走向大学,再走向职场。
-
高三的寒假开始得晚,结束得早。
放假的那天,李修然拎着一袋子书走到校门口,看见抱着玩偶站在路边的余杲杲,脚边还立着一只粉色的行李箱。
定睛一看,怀里抱着的是李修然送给她的那只玩偶。
余杲杲顺着他的视线看向手里的小熊猫玩偶,“放家里只能半个月见一次,带到学校里,可以天天见。”
李修然有些受宠若惊,他看见过她有不少毛绒玩偶,每个都比她手上这只精致可爱,却独独这只被她带到了学校里。
他想,可能只是因为这是小熊猫吧。
李修然陪着余杲杲在路边等了一会,余父余母赶到后,余杲杲立刻委屈地耷拉下嘴角,“你们怎么才来接我?”
一看女儿委屈地样子,余建雄心里更来气了,“都怪你哥,开错路了。”
余杲杲情绪去得快,弯下腰跟驾驶座的人打招呼,“余阳阳!这才多久没见,你变丑了!”
眼看两个孩子就要掐架,胡文英立刻打住,“先回家,奶奶做了好吃的在等我们呢!”
把女儿的物品都放上车后,胡文英跟一旁的李修然说:“修然,我们赶时间,这次也不顺路,就不送你了,你路上小心,下次顺路再载你。”
李修然并不在意余家是否送他一程,“没关系的,阿姨再见。”
车子启动,后座的窗户突然降下一半,余杲杲手扒着车窗,一半脸贴在车窗上,“李修然,忘了提前跟你说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四个字还未说出口,余家的车已经扬长而去。李修然看着渐渐远去的汽车,无声地说:“新年快乐。”
提前互道过新年快乐,可在除夕当天,李修然还是收到了她的短信。
「新春嘉平,长乐未央。新年快乐,李修然。」
编辑短信的时候,余杲杲已经想好了明年的祝福内容。她提前一年将短信编辑好,只等待第二年新春,点下发送。
第二年的除夕夜,她删掉了那条未发送的短信,连同所有的垃圾短信。
李修然看着短信,思考着如何回复。
最后,他回:
「新年快乐,祝你一切都好。」
大年初一,余杲杲跟着父母去了福利院。
被捐助的小女孩,已经可以说一些简单的词语,会躲在老师身后,害羞地说“你好”。
那个因火灾失去亲人的小男孩,性格也变得开朗了一些。
看着他们的进步,余杲杲对未来从事特教事业的决心更加坚定,家人朋友都支持她的决定。
从福利院回来,余阳阳向父母和妹妹宣布,他要放弃考研,选择出国留学。
理由一是数学三太难,他学得痛苦;理由二是喜欢的人已经有了爱人,他也没有了坚持的必要。
余杲杲在朋友圈里刷到了许明知和一个男生的合影,俊男靓女,天作之合。余阳阳放弃,意料之内。
寒假的时候,舅舅帮忙联系了一位老师,帮忙分析余杲杲的成绩。
对方看了成绩,表示省重点没有问题,只是个别热门专业有些勉强。胡文英说孩子想考师大,问希望大不大。对方沉默了一会,表示希望不大。
胡文英和余建雄没把老师的话告诉余杲杲。余杲杲问起时,胡文英跟丈夫对视一眼,笑着说考上师大的希望很大,希望她继续努力。
短暂的寒假在大年初七结束。
返校的第一天,地中海担忧的问题发生了。文科班有同学因上学期成绩太过惨淡,痛定思痛后,将手机扔入了人工湖,发誓这学期定要好好学习。
晚上的年级大会,地中海气得又重复强调了好几遍,让大家不要把手机丢进人工湖。
又说了些老生常谈的话。
最后一个环节是老师给每个学生各发了一张纸条,让大家写下奋斗寄语。
余杲杲想了想,很快提笔写好了。
凌寒咬着笔头,没有任何想法,余杲杲指着她手里空白的纸条,“我给你写,怎么样?”
得到同意,余杲杲拿过纸条,很快写好。
「山高岂碍白云飞,竹密岂妨流水过。加油!一定能考上c大!」
凌寒看着纸条,心里一热,小声地跟她说谢谢。
出报告厅时,余杲杲喊住李修然,问他写了什么,李修然摇摇头说没有写。
晚自习结束后,余杲杲找李修然要了纸条,替他写了寄语。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A市见!」
余杲杲觉得这是最适合李修然的一句,她每每读到,都会想到李修然。
-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明月皎皎。
阖家团圆的日子,高三学生们却在学校里,为几个月后的大考,埋头奋斗。
叶云慧从家里带了电磁炉、锅具以及一次性餐具,汤圆她是不会包的,家里人也都不会,只好去超市买了几大包速冻汤圆,有甜口的豆沙,也有咸口的肉汤圆,尽量照顾每个学生的口味。
晚自习,台下的学生在写着作业,叶云慧蹲在教室门旁,给学生们煮汤圆。也有学生自告奋勇要帮她煮汤圆,被叶云慧以耽误学习为由,赶了回去。
煮好后正好是晚自习课间,叶云慧才让刚才那几个热心学生上来,帮忙分发汤圆。
每个学生一碗,一碗五颗,但是贪吃的余杲杲两个口味都想吃,纠结万分,闭着眼睛随机选了一碗
咬了一口,是豆沙馅的。
余杲杲眼巴巴去看凌寒碗里的,想着如果她的是肉汤圆,两个人就交换着吃,这样两种味道都吃到了。
很遗憾,凌寒选的是豆沙汤圆。
余杲杲只好眼馋地看着那些吃肉汤圆的同学。渴望羡慕的眼光四处飘荡,被后排的李修然敏锐地捕捉到了。才吃了一颗汤圆的李修然,停止了要去舀第二颗的动作。
去扔一次性餐具的时候,余杲杲被李修然喊住,他的碗里还有四颗汤圆,他学着余杲杲以前哄骗他吃东西时的台词:“我吃不下,你帮我解决?”
余杲杲两眼放光,将他碗里的四颗汤圆全部捞到自己碗里,即将送进嘴里时,动作却突然一顿,“我真的能吃吗?”
李修然觉得好笑,觉得她这话问得也太晚了,不露痕迹地收回笑,李修然朝她点头,“能吃。”
等余杲杲心满意足吃完汤圆,地中海突然出现在教室前门,板着脸训了叶云慧两句,说她在教室里使用电磁炉,有安全隐患。
叶云慧怂着背,低眉顺眼,连连道歉。她的态度诚恳,地中海也不为难,最后叮嘱了一句以后不许再发生,就离开了教室。
送走地中海,叶云慧转头朝学生们做了个无奈又觉得好笑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