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蘑菇的一段时间过去了,康穗终于把饲养家畜这件事提上了日程。
到了赶大集这一日,康穗和皓越一起去了镇上,而康裕留在家里,帮着康大山和康奶奶干农活。
到了镇上,两人也没去卖家畜的集市上逛逛,而是去了镇上租的房子里。
空间里就有很多家畜了,那些小苗子已经长大了,而且已经开始繁衍下一代了。
兔子最为恐怖,一只母兔子每胎能生十几只小兔子,还能每个月都生,康穗一进空间里 就看见别墅后面的山林里满山的雪白团子,都无处下脚了。
康穗在空间里选了十只小鸡仔,就是八只母鸡和两只公鸡,都差不多一个月大了,还有6只鸭子,加上2只鹅。
大鹅凶猛好斗,但鹅蛋也有滋补效用,可以养在老屋里,房间也足够。
选定了小家畜,康穗便和皓越一起拎着这些小动物们回家了。
老屋经过修缮,是不会轻易倒塌的,用来养鸡鸭鹅刚刚好。
家里有了家畜,康裕和皓越就不会每日里闲着,天天念叨着想钓鱼了。
康穗还在家里储物间放了两千斤玉米和玉米面,小鸡小鸭小鹅们小时候就吃玉米面,长大了就吃玉米,安排得十分简洁明了。
每天再给它们加点绿色小蔬菜,齐活了。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溜溜达达的走远了,转眼就到了八月份,正是太阳暴晒的时候。
康裕早上去了老屋那里喂鸡,回来的时候手里还拿了一个小小的鸡蛋,高兴道:“我今天去喂鸡,才发现他们已经开始下蛋了!好快啊。”
皓越端着一盆水从屋里出来,听闻这件事也笑道:“是啊,咱们这鸡养的好啊。这么快就开始下蛋了。”
这些家畜养的确实好,从小就是在空间里养着的,吃着优质的饲料和青草,拿出来饲养后,康穗还会给它们加一些稀释灵泉水,可不长得好嘛。
这几日里,村子里的人又在地里猛猛干活了,康穗家里没有种地,但闲着是不能闲着的,也要动起来,去帮康大山康奶奶干活除草。
八月的天气又闷又热,在地里干一会儿就浑身难受,哪哪儿都疼,康穗以前还没有吃过这样的苦,但他硬是咬牙,死死坚持着,干了几天的活,康穗整个人都晒黑了一大圈,即便是在物理防晒都做好的情况下。
皓越没来,他这几日里身体不太舒服,就在家里休息着了,康穗和康裕两个人都是壮劳力,干活都是杠杠的。
干完活回到家里的时候,皓越总是会为他们准备好降热的绿豆汤,还有美味可口的饭菜。
日子就还是这样慢悠悠的过着。
太闲适了,有时候康穗都觉得,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都只是他做的梦而已,日子会这样一直悠哉悠哉的过下去。
直到边关传来城破的消息,皇帝派太子亲自出征,领兵打仗的消息传来,康穗才有了一点真实的感觉。
原来书里写的都是真实会发生的,如此,康穗便没有什么顾忌了。
明年就会发生千年难遇的大旱,整个大铭都会被波及到,一滴雨水都没有,庄稼颗粒无收,在这样的情况下,喝水吃饭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内忧外患让大铭这位英明神武的太子也毫无头绪,只能一遍遍的朝着上天乞求,乞求宽恕大铭的百姓。
太子最后是怎样死的,康穗已经不记得了,但他现在可以确定的是,他不会让太子死。
太子是国家的希望,也是大铭重新振作起来的唯一契机。
等到安排好村子里的事情,他就去边关,协助太子。
康穗想。
秋天最燥热的时候慢慢走过去,地里的庄稼也要开始收成了。
梨花村水田很少,所以农作物大部分是玉米红薯小麦之类的。
康大山今年种了两亩地的红薯,可能是今年的雨水好,红薯挖出来之后个个饱满非常,最大的都有手臂长了。
两亩地的红薯,挖了足足四千斤。
红薯不算是税收作物,所以今年的红薯被康大山放进了自家挖的地窖里,保存好不发芽的话能吃很久。
玉米和小麦都是税收粮食,今年的税收是两成,玉米和小麦收回家晒干后,村长就带着税收的官兵来了。
家里交了几百斤的粮税,还剩下了不少粮食,康大山本想留足明年一年的粮食以后,把多余的粮食卖掉,来换取一点收入,但是被康穗制止住了。
老人家很不理解,问康穗为啥。
康穗道:“爷爷,今年是个好收成,明年可不一定了,我听其它有经验的老人都说,明年估计下不来雨呢?”
这可给康大山吓唬住了,农民们看天吃饭,要是天不下雨,庄稼怎么活,人怎么活?
别管康穗从哪里听来的,只要是关乎天的事情,老人家都很相信,实在是,很多年前的一场旱灾让人记忆太深刻了。
康穗借这个借口,不仅成功劝住了要卖粮食的康大山,还劝住了不少想卖粮的村民们。
康穗提前给大家打了一针预防针,等到明年的时候再拿这个借口出来,让大家屯粮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