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姨娘姿容平平,然贵在温柔婉约、惹人怜爱。其父亲曾与陈奎年之父携手营商,相互扶携,还时常结伴饮酒听戏,相处极为融洽。所操持的生意规模不大,却足以保障一家老小衣食无虞。莫姨娘十四岁时,其兄长不幸因一场风寒殒命,她父亲一夜愁白了头,母亲更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整日整夜地熬着,在儿子逝去一年之后也与世长辞。中年接连遭遇丧子与丧妻之痛,莫姨娘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眼见女儿年纪渐长,若守完三年孝期,恐难觅良配,而自己身体也越发孱弱,唯恐自己离世后,女儿在夫家无所依傍备受欺凌。反复思量后,硬是强撑着身子求到陈训跟前,恳请让女儿琴娘嫁予陈奎年为妾。陈训顾念旧情,自会吩咐儿子对琴娘多加照拂,不至于让她被人欺负了去。
陈训趁陈奎年回乡探亲之机,做主让陈奎年纳了莫姨娘,莫姨娘父亲倒是爱女心切,陪嫁颇为丰厚,田产铺子都有,嫁妆箱子多达十六抬。探亲假期结束,莫姨娘随陈奎年一同前往任上,陈奎年对这位沉默寡言的姨娘不算亲近,两三个月也就去她房里一两次,肖玉凤见她还算本分,也就未曾为难她,春姨娘有的,莫姨娘也有。她偶尔跟春姨娘一起给夫人小姐们绣些手帕,编些穗子,做做鞋子打发时间。
老爷与夫人感情极好,去她房中的次数甚少。虽至汝南已然一年有余,却仍不习水土,且她时常为父亲身体担忧,整个人日益憔悴。幸得陈奎年虽对她情意不深,却体谅其一片孝心,与肖玉凤商议过后,允了她两个月的假,让其回去探望患病的父亲。从汝南到临安路途遥远,肖玉凤派了两个丫鬟两个婆子两个仆从跟着她一起回到临安。她父亲此时已然卧床不起,身边只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姨娘照料,看起来甚是可怜。莫姨娘望着瘦骨嶙峋的父亲泣不成声,提笔写信予主母,祈求能让她多照料父亲几日,家中已无可靠之人,眼看父亲就要不行了,就让她尽尽孝道。信中言辞真挚恳切,肖玉凤本就并非狠心之人,此时也十分动容,又宽了她两个月,并派了一个婆子一个小厮一同跟去帮忙。
三个月后莫姨娘回到府里,一身月牙白的衣裙,削瘦的下巴显得楚楚可怜,待陈奎年肖玉凤用完晚膳,她进门跪在两人面前,玄然若泣道:“承蒙老爷夫人垂怜,亲允妾归家照顾家父,家父已月余前故去,夫人托人送去纹银一百两,还着人帮忙料理家父丧仪,承老爷夫人之蕙,得以解困,妾铭感五内,永生不忘”。
尔后,莫姨娘对夫人小姐尤为用心,将陪嫁中平素里舍不得用的上好皮料子皆取了出来,依着夫人小姐的尺寸,亲自动手缝制围脖、手套、护膝与帽子。肖玉凤见她知晓感恩,待她愈发亲厚,时常让春姨娘和莫姨娘帮忙打理府里花草庭院修缮等琐碎之事,妻妾相处甚是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