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的现在,大部分同学看待林珎,是年轻不自爱,小小年纪发骚跟人开房,结果害死自己哥哥的祸害。
只有林珎自己最清楚,十年前,自己差点被隔壁班的男同学孙飞宇迷奸,是哥哥及时赶到救了她。
然而等她在医院里完全清醒过来,面对的却是哥哥逐渐冰冷且没有气息的身体。
她追着爸妈问发生了什么,妈妈只用仇恨愤怒的眼神望着她,爸爸红着眼睛哽咽着回答了她的问题。
她才知道,她在酒店昏迷不醒的时候,哥哥为了把她从酒店房间带出去,在和孙飞宇的缠斗中被烟灰缸击伤了后脑勺,送医途中不治身亡。
她脑海中隐约有哥哥倒在血泊里和自己说话的画面,却怎么都想不起具体的情形。
她无论如何都不肯相信居然失去了哥哥,追着爸爸问各种细节,试图证明躺在病床上已经被医生宣布死亡的人不是她哥哥。
在她发疯喊叫的时候,她一直沉默的妈妈像是骤然醒悟一般,朝她脸上狠狠扇了一巴掌,问她为什么要犯贱?小小年纪为什么要跟男人去开房?
无法接受哥哥离世的她木然地开口解释说自己没有。
于是她的妈妈又甩了她一巴掌,清脆响亮,恨不得把她整张脸打下来。
随后举过一封情书朝她脸上猛扇,说「你自己不要脸就算了,为什么要连累我儿子。知道这是什么?这是从你哥哥尸体上取下来的催命符。你这个小畜生害死我儿子啊!」
她在妈妈痛苦嚎叫中颤抖着手把信拿过来看,越看越震惊,越看越恶心。
这封情书上,通篇写的是孙飞宇对她接受他做男朋友的喜悦,最后写了一句,约她何时何地见面细说。
她拼命向爸妈解释,说这封信不是真的,她根本就没答应过跟这个人交往,她今天约的是茜茜,碰巧在奶茶店遇到了这个人,她喝了一口奶茶后人犯晕,不知道为什么就在医院里醒过来。
像是只要她解释得够真诚,哥哥就能活过来一样。
然而无论她怎么解释,她的妈妈都不肯相信,认定她就是害死自己儿子的凶手。
在警方介入调查后,事件舆论更是去到了更不利于林珎的方向。
她坚称没有收到过这封信,也否认信上所写的事实。
调查和她相熟的同学,纷纷作证,尤其是杜熙茜,当着警察的面发誓说林珎绝对没有跟孙飞宇交往;
但同孙飞宇相熟的好友作证,说孙飞宇有一次透露过在和林珎互通情信,不过她要他把两人的关系保密,暂时不公开。此人说得信誓旦旦,并且通过了测谎。
而且经过笔迹鉴定,情书确定是孙飞宇亲手写的,虽然警察翻遍了孙飞宇的住所,连他在学校储物柜都找了,没找出一封林珎写给他的情书。
不过情书一般只给当事人,如果孙飞宇情书上所写的不是真的,这封信怎么会泄露出去?
如果当事人没有收到情书,又为什么会真的出现在信上所说的地点?
事件中的三个当事人,一个送医途中已经身故,另一个在事发后仓皇逃离出了车祸也过世了,还有一个在事发时昏迷不醒。
随着调查的深入,虽然查到孙飞宇之前有多次跟踪林珎的事实,还有孙飞宇在医院精神科的就诊记录,警方对情书上所写的内容也产生了一定的怀疑,猜测这封情书有可能是孙飞宇的臆想。
然而法证也只能还原孙飞宇杀害林行一的犯罪事实清楚,并不能替林珎证明她没收到过这封信的清白。
所以案子最终也以孙飞宇故意伤人罪结了案。
孙飞宇那天对林珎的所作所为,到底是一场根据臆想策划的蓄谋已久,还是真的因为和林珎互有好感而上的酒店,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至少官方层面没有给出确切的定论。
舆论上有人更偏向于相信情书就是林珎对孙飞宇养鱼的一个证据,她对外没公开和孙飞宇交往,不代表她私下没勾引、没暗示孙飞宇,所以才会收了孙飞宇的情书,结果玩脱了,妄想严重的孙飞宇居然对她下药把她带去了酒店,偏巧,这封情书被她哥哥看到,再加上她哥因为这件事而死,所以她一口咬定自己无辜,死不承认和这封情书的一切。
普通人相信后一种,不过是出于一种八卦心态。
对林珎而言,最可悲的是,她的妈妈也对后一种说法深信不疑,认定是她不自爱,才连累害死了哥哥,从此和她母女情断。
那封莫名其妙的情书,让林珎成了妈妈口中的畜生、贱人,最重要的是连累她哥哥没了一条命。
没有人愿意相信她,只有她自己坚持的真相,也就只能由她一步步走下去,找出这个背后送情书的人,为哥哥,为自己,要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