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吐蕃派遣使者前来觐见。不知道殿下是否现在就宣召?”
鸿胪寺官员的话音刚刚落下,程咬金就瓮声瓮气地喊道:“那帮龟孙这个时候派遣使者来,铁定没有啥好事!”
“这些狗东西早不来、晚不来,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来。肯定没有憋着什么好屁!”
然而程咬金的吐槽还没有说完就被李靖无情打断:“老程!现在吐蕃使者还没有真正晋见,我们可不能妄自下定论!”
“二位殿下,不如先见见那吐蕃使者再说。”
李承乾和苏长安二人对视一眼后才各自点点自己的小脑袋,一直伺候在身边的管事太监张得胜立刻唱道:“宣吐蕃使者晋见!”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后,两个身材魁梧的吐蕃汉子正式走进太极殿内。
俩汉子踏入太极殿,即刻躬身向李承乾和苏长安二人施礼,待行礼完毕,为首的汉子方才沉声道:“扎依拜见大唐太子我与莫特受赞布所托,特不远千里赴大唐面见大唐皇帝陛下。”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我们这次来的好像很不是时候,竟然没有见到大唐皇帝的天颜!”
“这是我们赞普的亲笔书信,还请太子殿下过目。”扎依说完话后就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恭敬地递给了张得胜。
一直端坐于那里的李承乾在阅读完吐蕃人呈上的信件后,面上神色几无变化仅仅是顺手便将那封信递与了苏长安。
苏长安只是随便看了一眼,那小脸上的表情就变得十分精彩起来。
要不是发生了今天这个事情苏长乐安就是可能都已经忘记了,貌似那吐蕃人好像就是在贞观七年还是八年来大唐求娶过公主的。
苏长安在看完了那封信后立刻起身,对着依旧站在那里保持行礼的扎依说道:“扎依使者,不远千里来到我大唐。”
“想必不是简简单单只为了送上这封信吧?”
“你们赞普的书信我看了,貌似你们赞普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他既然想要求娶娶我大唐的公主,那么他的诚意在哪里?”
“我听说你们吐蕃人都住毡房,而且还是居无定所的那种?”
“如此恶劣的生存条件,你觉得我会将自己的阿姐嫁过去吗?”
“既然你们前来的目的是为了求娶公主,那么你们的诚意又在哪里?”
“难道你们还想着,仅仅凭借这一纸书信就能换娶我大唐的公主吗?”
“扎依、莫特,想必你们来到中原也有些事时日了。难道你们一路走来就没有遇见过我大唐百姓成婚的场景?”
“既然你们想要求娶,那么聘礼在哪里?你们总不至于让我大唐的公主嫁过去后,还跟着你们一起住毡房吧?”
苏长安问话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可是却字字诛心。
吐蕃使者扎依和莫特,直接被苏长乐问的有些目瞪口呆起来。可是使者毕竟是使者,两人在愣神片刻后便恢复了正常。
扎依又对着苏长安躬身行礼才继续缓缓说出了自己的疑惑:“不知你又是那位殿下,殿下刚刚所言是否代表着大唐已经答应了我们赞普求娶公主的请求?”
“中原的礼节我们都懂。可能我们这次的准备并不是很充足,但是我们赞普确实是诚心想要求娶公主的!”
苏长安看着扎依那得寸进尺的样子,立刻起身扳着小脸言辞异常严肃地回应道:“吐蕃使者!我何时说过答应你们吐蕃求娶公主的要求了?”
“再说我大唐的公主个个金枝玉叶,岂能是我一个小孩子能够做的了主的?”
“我刚刚说的那些话,又怎么可能是答应你吐蕃的要求?”
“我知道你们的打算,现在我所能告诉你的只有一点。”
“我大唐的公主,绝不外嫁!”
“我也知道你们吐蕃人个个勇猛,这动不动袭扰大唐边境的事情你们这些年可是做的不少!”
“我估计这次你们的任务要是完成不了的话,一定会再次出现吐蕃部族袭扰大唐边境的事情!”
“扎依,不知道我刚刚说的那些话可对?”
苏长安依旧一脸笑容地看着扎依,而扎依此刻早已经被苏长安刚刚说的一切震惊到了。
起初他前来大唐之际,其他家赞普便已告知于他。若大唐皇帝不应允他们此请求,那么吐蕃数万雄师必将挥师南下侵扰大唐边境。
现在好了站在那皇位下边的那个熊孩子,竟然直接说出了他们后边的安排。
这让他如何还能继续游说大唐皇帝?
最最最关键的是,说了半天他扎依还不知道这熊孩子到底是谁?
扎依沉默片刻之后才躬身行礼问道:“殿下,您刚刚说的那些全部都是无稽之谈!”
“我吐蕃赞普一心只为求娶大唐公主!又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去做那频繁袭扰大唐边境的事情呢?”
苏长安又上前几步低头看着依旧行礼的扎依,满脸笑意地说道:“不袭扰大唐边境最好!”
“你们家赞普到底是不是真心求娶我大唐的公主,你自己心中清楚的很!”
“你们吐蕃向来和我中原联系不是很紧密,此番求娶我大唐公主想必也是为了缓和吐蕃各部落之间的关系吧?”
“你们所谓的求娶大唐公主,说白了也就是想要做给你们吐蕃各部落首领看的。你们根本不在乎这个公主到底是谁,为的只是她的那层身份而已!”
“不知道,我刚刚的分析对对不对?”
“呵呵呵……刚刚的答案我已经给你了,只是你回去如何交差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说到底你们家赞普到是聪明的很,如果他有了大唐皇帝女婿的身份后当真不会和我大唐再次为敌吗?”
“在这里寡人要告诫你们一句,莫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你们吐蕃国内到底安定与否,跟我大唐没有多大的关系!莫要将一切都指望在一个女子身上!”
“但凡你们吐蕃敢动一动试试!昔日的高句丽、新罗、百济就是你们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