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清福界,在天庭大朝会期间的事情。
云雾缭绕、灵气氤氲的丹炉山,清灵到处找隐蔽之处练剑;现在已然熟练无比;只见她身姿如燕,在凌厉的剑气纵横中认真练习飞剑之术,那一道道剑光仿若灵动的游龙,随着她的心意穿梭飞舞,引得周围的灵气都为之激荡。
待成药真人悠悠回山,清灵一眼便瞧见他神清气爽,周身隐隐有功德之光流转,显然是在凡俗布道期间赚取了不少功德,修为也因此大有精进。
成药真人归来后,领命驻守山门。而玄贺真君则化作一道流光,回返太华宗去接镜月湖的一众弟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灵御剑飞行的技艺愈发娴熟。然而,她的心中始终惦记着炼制太乙五烟罗这件防御法宝。这件法宝的承道之物,需得是能在毒瘴阴煞之中依旧保持灵性的非凡之物。清灵暗自思忖,这要求听上去,几乎就像是炼制魔道法宝的节奏啊。
于是,她在丹炉山的各个角落翻找,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藏有宝贝的地方。可无奈,将丹炉山翻了个底朝天,也未能找到合适之物。至于向他人讨要,清灵秀眉微蹙,实在想不出该找谁。毕竟这法宝前期的要求,确实容易让人联想到魔道手段,她实在不愿因此给他人留下话柄。
此时,清灵炼剑水平的提升已进入平缓期,日后若想再有精进,或是需要感悟天地之道,或是得靠日复一日水磨功夫般的熟练练习。而那太乙五烟罗就像一块磁石,始终勾着她的心。
思索良久,清灵缓缓拿出一件东西,那是一块红绸布。这块红绸布,在她婴儿时便为她裹身,承载着无数回忆,对她来说意义非凡。她心中满是纠结,不知道能否用它炼宝成功,若一旦失败,这件珍贵的纪念物便会毁于一旦。
这块红绸布,虽看似普通,却有着神奇的功效,能遮掩活人气息,以防阴邪鬼物加害,显然并非凡品。清灵博览群书,在太华宗也算见多识广,可面对这块红绸布,她却犯了难,竟不清楚它是由何种丝线编织而成。
她尝试用自己的神念、神力、法力去激活它,然而红绸布毫无反应,就像一块普通的凡俗布料。她甚至让灵宠施展妖力进行试验,结果依旧如此,仿佛这块红绸布真的毫无修真价值。不过,清灵通过试验确定了它不惧毒瘴阴煞。
只是她担心,绘制神纹符篆后,红绸布承受不住后期的祭炼,就像之前的神木剑胚一般,化作飞灰,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没办法,清灵实在是太需要太乙五烟罗这件防御法宝了,而且她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她咬了咬牙,强忍着心中的不舍,再次闭关,准备在红绸布上绘制太乙五烟罗的神纹符篆。
不幸的是,这件法宝炼制同样需要血炼。清灵无奈地又剪掉了头发,不过有印玺油膏的滋补,想必头发会长得飞快。
清灵熟练地开始准备血炼材料,布设血炼法阵。她将鲜血分成五份,分别加入不同的五行灵物,第一步血炼灵墨正式开始。
金行,她手持倚天剑,将剑上的金气灵光引入血液,那金气如丝丝金线,缓缓融入血中,与血液完美融合,散发出阵阵金光。
木行,她拿出炼制飞剑剑胚剩下的神木木屑,轻轻放入血液之中,木屑在血液里旋转沉浮,逐渐将自身的木灵之气融入其中。
水行,清灵取出一元重水,那一元重水如凝实的水银铅汞,将其缓缓倒入血液之中。毕竟是防御法宝,选择浑厚的一元重水最为合适。
火行,这一步颇为麻烦。清灵在丹炉山的地火炎炉内,小心翼翼地收摄许多地煞火晶。可火晶释放的火气太过猛烈,血液刚一接触,便有被烤干失去灵性的危险。清灵眉头紧皱,一次次调整,浪费了好多血液,才终于找到平衡点,将其放进法阵祭炼。幸好她的灶神印玺上还有点油膏,能补益身体血液的缺失,不然又得耗费很长时间用来疗养身体。
土行,清灵让顺溜黄鼠狼施展本命神通,只见黄鼠狼双爪舞动,遁地而走,多半日后从地脉之中凝练出一大团灵土浊气,缓缓融入血液之中。
然后,清灵翻找丹炉山库房,很快找齐了上好的五支五行符笔。
待十余日时光过去,血炼灵墨终于完成祭炼。
清灵神色凝重,阴神出窍,操控着符笔,在红绸布上开始绘制神纹符篆。
这次可不似神木剑胚那次可以使用镂空蚀刻之法。如今要用符笔在平面上画出循环往复的立体符文架构,极为麻烦。
清灵全神贯注,先仔细地画出底层符文,每一笔都蕴含着她的精气神。而后,她拿起刷子,在底层符文上涂刷一层隔绝灵力运转的涂料。这涂料并非刷满,而是巧妙地在符文关键节点上留出空缺,以便符笔画第二层符文的时候与第一层符文节点精准对接。接着,她又以同样的方法,画出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符文。
画完正面,清灵将红绸布轻轻翻转过来,在反面继续重复刚才的步骤,画出五层符文。最后,在红绸布的边缘,她用灵墨浸润,让灵墨透过红绸布,使正反面的图画正好对接上。法宝器胚完成后,又在血炼法阵内自动祭炼二十四天。
此时,红绸布上的符文已经变得灵光隐隐,法宝器胚大功告成。
而就在这等待的二十四天里,镜月湖宗真师父和师姐们已经来到了丹炉山。
镜月湖人各有志,宗真居士让众人自行选择是否跟着她脱离太华宗。原本三百余人的记名弟子,只带来了五十余人;亲传弟子十人,也只来了五人。
加上清灵一个人,镜月湖亲传弟子跟在宗真居士身边的现在共有六人。分别是大师姐、二、三、五、七师姐。
留下的镜月湖弟子,接收了宗真居士的产业,在太华宗继续按期举办月华宴会,帮太华宗接引月华洗练弟子法力。不过,没了宗真居士的天一神水神通,这月华接引下来的数量却是少了大部分。
清灵身为女子,见到多年未见的师父和师姐们,不免与众人相拥而泣,大家一起哭一起笑,那热闹欢快的氛围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美妙的乐曲开始在丹炉山奏响。
清灵兴奋不已,自己现在也算是小有身家,在夜里与宗真居士密谈时,大方地要传宗真居士两仪云烟飞雷剑和琼霄御剑术。毕竟现在三霄娘娘已经口头上答应收下宗真居士做弟子了。
她眼神明亮,满是真诚地说道:“师父,这两门剑术威力非凡,您学会之后,定能在这乱世中多一份保障。”
但宗真居士微笑着摇了摇头,婉拒道:“清灵,我等皆是来你这里躲避灾劫之人,日后这山门必然以你为主,当有的规矩必须要立下。上界师长传下的秘法,必须只能是掌门才可全部学全,其他弟子只能学其中部分秘传法门。”
清灵俏脸微红,不好意思地说道:“师父,清灵并没有此念头,当年多亏您爱护于我,才有清灵的今日成就。况且大劫来临,我等都是挣命之人,本事当然是越大越好。还请师父收下清灵的心意,我还想给师姐们也配上飞剑呢。”
宗真居士轻轻抚摸着清灵的头,心中想着为何这头发又被剪了,清灵这丫头可真是不爱惜头发。
她眼中满是慈爱,说道:“清灵,规矩不可破。我也很喜欢这飞剑之术,师父厚颜向你学习天一神水剑即可,这是上神传法,我学一点,日后你也好跟上界师长交代,不可乱了尊卑。况且,天一神水此等珍贵之物,修为不够必然保不住,咱家弟子们会成为被人觊觎的对象,清灵你也切不可大意。我观你已经快要度金丹天劫,渡劫之前最好不要让其他人知道你有两柄绝品飞剑才好。”
清灵微微低头,默默思考了一会儿,而后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说道:“师父,我专研两仪云烟飞雷剑的神纹符篆,或许可以摘取一些出来,取其精华,只用一滴天一神水,发挥水润之能护住飞剑主人神魂,其他部分还是用您原来飞剑的炼制方法即可。这样大家的飞剑必然上个层次,使用起来无后患之忧,更加得心应手,可全力以赴战斗。这样的飞剑交给师姐们,就妥当了吧,大家战力必然大涨,而且有一柄可无害主人神魂的飞剑,大家逃命的时候岂不是飞的更快 ,您说是吧。”
宗真居士眼中满是惊喜与欣慰,再次抚摸着清灵的头说道:“我家清灵真是天资卓绝,谁又能想到几年不见你已经接近金丹期了,而且对道法感悟如此精益,有徒如此夫复何求,哈哈哈,为师一辈子的好运都花在了你这里。”
于是,清灵将天一神水剑的炼制之法和改良后的神水护魂符文交给了宗真居士,另外还拿出许多天一神水。日后宗真居士自然会为各位弟子炼制飞剑分发。
当然,各种珍贵飞剑材料有限,只能顾得上真传弟子,其他人若想要,还得拿功劳换取材料才是正理。
弟子们安顿好之后,清灵便与玄贺真君和牛栏山妖王商议拿下玄素观、扩展地盘的事宜。清灵神色坚定说道:“我们行事,当堂堂正正、先礼后兵。直接发信函,告知上界天意要玄素观归入策神门下,我取了个好听的名字,以后收人就对外说是加入天策府,好听吧;咱们给玄素观一个月时间,愿意投效的留下,不愿意的让他们在一个月内各找出路,离开玄素观。”
玄贺真君和牛栏山妖王并无异议,他们早就觉得丹炉山灵脉低下,住这里太过憋屈了,要不然栏山妖王干嘛经常要跑回十万大山。
这封发出的信函,如同一颗重磅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玄素观内激起轩然大波。
玄素观掌门飞花真人,正于观中处理事务,当弟子呈上那封信函时,她的目光刚触及信上内容,脸色陡然间变得煞白如纸,神情慌乱,脚步匆匆向后山百花谷奔去。
一进入百花谷,飞花真人便急切呼喊:“姥姥,大事不好了。。。。”
百花姥姥正在谷中静修,见自己平日里沉稳的得意弟子如此慌慌张张闯进来,不禁眉头紧皱,厉声呵斥道:“飞花,我告诫过你多少次,身为一派掌门,遇事切不可慌乱,看看你现在这副失了分寸的模样!”
飞花真人微微低下头,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欲言又止,随后乖乖整理衣衫,恭敬地施了一礼,这才将信件递上,声音带着几分焦急说道:“姥姥,丹炉山送来信件,竟妄图抢占我玄素观基业!”
“什么!” 百花姥姥听闻此言,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变色,眼中闪过一丝惊怒,她迅速伸手夺过信件,急切地查看起来。
待看完信件内容,她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显然是怒极,猛地一拍身旁的石桌,那石桌瞬间化为齑粉,口中骂道:“无耻老贼!我就知道那玄贺老杂毛没安好心。去年他无端抢占了丹炉山,我便觉着这恶邻在侧,必有麻烦,还特意去拜会送礼,当时他嘴上说得倒是好听,如今竟又打起我基业的主意,真是不当人子!”
飞花真人面露忧色,焦急说道:“姥姥,那丹炉山有一位元婴真君和一位法相妖王坐镇,我玄素观如今危在旦夕啊!您快想想办法啊。”
百花姥姥神色阴沉,恶狠狠说道:“还有什么办法?如今只能向外求援了。对面那两个,可都是成名已久的老怪物,老身连其中一个都难以抗衡,这回咱玄素观怕是要大出血了。”
飞花真人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姥姥,我听说丹炉山那帮炼丹的老弟子,被灶神收入门下后,在各国广布灶神信仰,好似得了不少好处,各个修为精进,也不见他们反抗或是抱怨被夺了山门,我们可否也试试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