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鼎内的青烟猛地一滞,
仿佛被陆昭这话噎住了。那低沉悠远的声音顿了片刻,才带着几分不甘道:
“你这小辈,倒是伶牙俐齿!好,算你过关,天衍门三问已毕,按规评级!”
话音落下,问道台上空灵光一闪,
一道金色符文缓缓浮现,化作一个“甲”字,悬浮在半空,熠熠生辉。
台下众人见状,顿时哗然。
“甲等?这就甲等了?”
“但是按风盟主的话来说,也算不得陆昭钻空子吧?”
铁匠幽幽出声,
“我记得这铜鼎以前都是说一不二的,他每一问要是不乐意,都会逼问你到底。但以前的修士敬畏天道,哪里敢像天衍门的这陆昭和楚天玄一样,居然和他叫板?”
屠夫也笑道,“不过这铜鼎居然真认了,啧啧,这问道台的规矩看来也没那么死板嘛。”
风万海站在主殿高台上,看向陆昭又收回视线。
他轻咳一声,高声道:
“天衍门三问已过,评级甲等,入下一关!”
陆昭朝楚天玄等人走去,
身后,那铜鼎内的青烟翻滚了几下,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归于平静。
楚天玄迎上来叹了口气道:
“还是师弟好手段,早说你上就好了,为难师兄我做什么?”
陆昭摇头,“师兄你苦熬了这么些年,也总得为自己考虑不是?”
“....”
“你为我考虑就送我上问道台?”
“我为师兄考虑,所以助师兄询道寻道不是?”
楚天玄也摇头,“我说不过你小子。”
“不过你说的对,此番论道,我确实感觉元婴的瓶颈松动了。”
“那便好。”
赵雅站在一旁叹了口气道:
“你们俩倒是挺会给自己脸上贴金。陆昭,你这回答要是放在别家宗门,怕是早就被扣个‘魔修’的帽子了。”
“雅师姐,我们天衍门被扣魔道勾结的帽子少了吗?”
“那我倒要问问你了,会被扣这种帽子,怪谁?”
“....”
陆昭顿了顿,顺着赵雅的目光看向身旁,
自家师姐还眨了眨眼睛。
好吧,好像还真是他的问题。
却见封白辰和林轻舟在一旁挤眉弄眼。
两个同类的憨货凑一块就是不得了。
“昭子,你这道心可真够硬的,连天道都不在乎,我看你以后渡劫怕是要把天都捅个窟窿。”
林轻舟也道,“你刚才那句‘我存则道存,我亡则道灭’,我决定了,下次破雷劫的时候就喊这个!”
夏云裳冷笑一声,“劈死你得了。”
“....”
陆昭无奈地摇了摇头,转眸看向演武台另一侧。其他宗门的修士已经开始陆续登上问道台,准备接受铜鼎的试炼。
天清道宗的杨清元第一个上台,他面色沉稳,拱手道:“天清道宗杨清元,请教问道鼎。”
“第一问——何为道?”
杨清元沉吟片刻,朗声道:
“道乃天地之理,万物之序。道存于自然,存于人心,修道即顺天应人,循序而进。”
“中规中矩,可过。第二问——道与我,何也?”
杨清元微微一笑,答道:
“道为我之指引,我为道之践行。道如灯火,照我前行,我如行者,依道而行。”
铜鼎沉默片刻:
“尚可,过关。第三问——道若变,你何为?”
杨清元抬眸看向铜鼎,声音坚定:“道若变,我心不变。以我之道,应天之变,守正而行。”
青烟翻滚,随即一道金光闪现,天清道宗同样获得“甲等”评级。
台下修士议论纷纷,显然对杨清元的回答颇为认可。
毕竟他的回答四平八稳,既符合道宗一贯的正统理念,又不失个人风采。
“这就是道宗正统吧?”楚天玄感叹。
陆昭看着这一幕,摸了摸下巴,
“杨师兄这回答,倒是滴水不漏,比我省事多了。”
戚九夭淡淡道,
“师弟,你那是懒得费心思圆话。杨清元这性子,最擅长四平八稳,要不然也当不上天清道宗的首席。”
御书瑶声色平静,“阿昭刚才的回答,师尊觉得挺好的,不用圆滑。”
而另一边。
陆昭还看见温蕴要登台了,正朝他晃手了,
“昭师弟,我都看到了,很帅哦!”
“.....”
陆昭也挥手打招呼,
“蕴儿师姐加油。”
就感觉身后两道视线刺了过来,
隐约还有一道视线藏在不知道哪里的角落。
陆昭心底已经有些了然了。
“哦~蕴儿?”御书瑶歪了歪螓首。
戚九夭掩唇讶然,“...师姐?”
“师弟和她关系这么好呀?”
“阿昭,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陆昭无奈,“温蕴师姐之前帮了我们许多次,两位都忘记了?”
师尊小脸面无表情,小手缓缓扣紧陆昭的手指,
“不知道。”
师姐小脸神色变了变,也挨近陆昭,媚然小声耳语,
“是帮我们,还是帮你呀,师弟~”
“....”
陆昭深知不可力敌,选择微笑不语。
而温蕴这边,已经登上了问道台。
下边站着的江文波等人也和陆昭致意,
之前和陆昭林轻舟不对付的文紫依然看到他们就不对付,但是也不敢造次。
反而是林轻舟封白辰两人格外的跳,各种刺激他。
他因为江文波在旁边,只能隐忍!
温蕴上了问道台,左看看右看看,小手负在身后,
“快问吧。”
语气轻松却不失从容,像是完全没把这铜鼎的威压放在眼里。
她一袭素白襦裙,长发随意挽起,眉眼间带着几分书卷气的温润,偏偏那句“快问吧”又透着一股不羁,让台下不少修士都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
铜鼎内的青烟微微一震,显然被她这态度弄得有些意外。
那低沉悠远的声音随即响起:“天玑书院温蕴,第一问,何为道?”
温蕴也不急着回答,慢悠悠地踱了两步,似乎在斟酌词句。
片刻后,她停下脚步,抬头看向铜鼎,声音清朗却带着几分戏谑:
“道啊?道是书里写的,是人说的,是天定的,也是心想的。说它玄乎吧,它就在那儿摆着;说它简单吧,又没人真能讲明白。
依我看呢,道就是个让人读不完的书卷,想参透它,得先学会翻页。”
“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鼎前辈,你懂了吗?”
还反问我是吧?
这哪里来的妮子?目无法度。
然而温蕴的回答也确实没有问题。
“二问,道与我,何也?”
“道与我啊?道是书,我是读书人。书给我看世界的路,我给书添几笔新意。道若不理我,我就自己写一本;道若找我麻烦,我就把书扔了,换本新的读。
书中有道,但...我道可不止一本书。”
“....”
“三问,道若变,你何为?”
温蕴眨了眨眼睛,语气轻松,
“前辈参考二问便是。”
“....”
如此下来一连三问,铜鼎同样让温蕴过了。
只是这过了之后,
铜鼎老前辈竟然都有一种脱力感,
这温蕴和陆昭就是同一种人,
叛逆,不循规蹈矩。
铜鼎内的青烟翻滚了好一阵,似乎在消化温蕴那“敷衍”却又滴水不漏的回答。最终,
一道金光闪现,天玑书院同样被评定为“甲等”,悬浮的“甲”字在空中熠熠生辉,与天衍门、天清道宗并列。
台下修士议论声此起彼伏,有人啧啧称奇,有人暗自摇头。
“这天玑书院的温蕴,还真是个妙人,三言两语就把铜鼎给糊弄过去了。”
“糊弄?人家那叫另辟蹊径!你看她那回答,既不落俗套,又合情合理,铜鼎想挑刺都挑不出来。”
“不过这天衍门和天玑书院的人,怎么一个比一个嘴硬?这问道鼎可是道盟先贤炼制的至宝,换成别的修士,谁敢这么跟它顶嘴?”
陆昭站在台下,闻言只是笑了笑,目光转向温蕴。
温蕴从问道台上缓步走下,朝他这边眨了眨眼,唇角微微上扬,显然对自己刚才的表现颇为满意。
“蕴儿师姐果然不凡,这铜鼎怕是都被你气得没脾气了。”
陆昭传音过去。
温蕴回了个眼神,传音道,
“昭师弟过奖了,这铜鼎再厉害,也不过是死的,我一个活人还能怕它不成?”
“说得好。”陆昭轻笑出声。
这边说着,
陆昭似乎没有发现有一道目光正幽幽看着他的背影。
天魔教场地这边,不知道何时出现了许多位列整齐的修士。
最角落。
全身换成墨色龙纹襦裙,头上带着斗笠轻纱挡着小脸的宋清若望着陆昭,小嘴咬着,眸光幽怨,
“师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