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这位刘太医梅开二度,再次施展了屠龙大法。】
【弘治十八年四月,朱佑樘因祷雨斋戒偶感风寒,身体不适而暂免朝会。】
【本来刚开始的时候,朱佑樘的病情并不严重,还乐呵呵的和大臣们说 “朕体调理渐愈可”。】
【结果几天之后,突然病情就加重了。】
正德年间,在豹房里的朱厚照嗤笑一声,觉得讽刺极了。
接连治死了两任皇帝,还能从宫里全身而退。
你说他在羽翼未丰的时候,敢做点什么吗?
只怕今天动了文官集团,明天他这个皇帝就得暴毙!
【掌御药事的太监张瑜却没有按照正常流程,去请太医院的诸御医共同诊断,再开药方。】
【而是直接找上太医院院判刘文泰以及太医院御医高廷和两人。】
叶楚表情玩味:【你品,你细品。】
【更令人遐想的是,他也未让两人前往宫内探视朱佑樘,当面看病。】
【就直接告诉他们,皇帝的病情是 “风寒” 之症,让他们开药。】
弘治年间,朱佑樘怒火中烧,一脚踹在了张瑜身上,冷笑着说。
“朕倒是不知,你何时学会看病了?”
张瑜跪在地上连连求饶,朱佑樘厉声问道:“谁派你来的?”
底下哭喊着的张瑜瞬间就像是被割了脖子的鸡,失去了声音,只是流泪却不再说话了。
朱佑樘只觉得无力又愤怒,自己身边竟然都安插着他们的人,还傻傻的不知道。
这大明,究竟是我朱家的天下,还是他们文官的天下?!
【于是刘文泰、高廷和在“大意之下”,忘记了去当面看病,便相信了太监的话。】
【直接开具了药方,交给了张瑜,煎成药汁让朱佑樘服下。】
唐朝,孙思邈怒不可遏:“荒谬!”
“医者仁心怎能如此草菅人命?连病人都不看,就直接开药,世上哪有这样的大夫?!”
【蒙在鼓里的朱佑樘痛快的就喝下了,然后迅速步上了他爹的后尘。】
【本以为是治病的良方,没想到送来的却是精心准备的催命符!】
【不过八天,朱见深病情急速恶化且不可抑制,直接驾崩了。】
洪武年间,朱元璋横眉冷竖,声音不由自主的拔高。
“这些个狗东西,竟把我大明皇帝当做掌中之物吗?”
弑君杀帝,还有他们不敢做的事情吗!
【朱厚照查明真相后大发雷霆,下令将张瑜、刘文泰、高廷和逮捕下狱,然后诏令三法司论罪。】
【但是内阁大学士李东阳和谢迁又又又力排众议,劝说朱厚照放过几人。】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要是因为误诊杀了御医,以后其他的御医就不敢再用心治皇帝了。】
【刚登基的朱厚照不过十四岁,哪里是这些人的对手?】
【最终也只是把几人革了职,贬谪流放,草草了事。】
明朝,嘉靖面上不动声色,说出来的话却意味不明。
“墨香盈室笔如林,奏章满笥意何深。字斟句酌皆精妙,社稷苍生几挂心?”
“爱卿说是不是?”
跪着的杨廷和冷汗直流,不敢应声,心中却是暗暗叫苦。
这位大爷可不是好糊弄的!
也怪他们当初瞎了眼,原本以为是个好拿捏的,结果是给自己请了个祖宗回来!
唐朝,李世民了然,这巧合多了就不叫巧合了。
如此浅显的敷衍,只怕是笃定这朱厚照翻不出什么大浪来。
几乎算是摆在明面上的警告了吧?
别说宦官掌权为祸,这文官权势过盛对于皇帝来说不也是一种威胁吗?
势力触角都已经伸到皇帝的身边了,换做他只怕是夜里都睡不安稳!
【说到底,一个太医哪有这么大的胆量?不过是有人撑腰罢了!】
【明朝的文官集团相比于前几个朝代来说,是空前的强大!】
【朱元璋和朱棣这种真正称得上是说一不二的掌权程度,在明朝中后期几乎已经绝迹了。】
【除了嘉靖帝在执政期间比较有自由度之外,其他的皇帝大部分都受制于文官。】
汉朝,刘彻表示不理解。
按他的性子,真有这种逼逼赖赖敢管到他头上的,统一算作嫌命太长,来找死的!
众臣:敢怒不敢言。
万历年间,朱翊钧疯狂认同。
他丫的,谁敢想朕想换个太子,跟那群傻逼文官斗了十几年了,还没成功!
你看那时候武则天换太子,有人敢发声吗?!
这群文官每天就是一堆古人云,圣人言的,实际不就是想用舆论逼我就范吗?
嘿,朕就不!
【举个例子,朱见深曾在元宵佳节之时,想叫翰林院的学士们做几首应景的诗词,为新年助助兴。】
【好家伙,一下子就点燃了文官的自尊心。】
【要知道经过数朝的发展,翰林学士是什么?】
【那是未来的宰相根苗啊!】
【怎么能干写诗助兴这种供人消遣,还有失身份的事情呢?】
【觉得自己被侮辱了的翰林们直接联名上疏,站在大是大非的家国立场上指责了朱见深。】
【天下不宁,战乱灾害频发,陛下你居然还要这样侮辱我们,叫我们写诗作乐?!】
朱元璋呵呵一笑,他要是叫人写诗,看谁敢说这种混账话!
下面的臣子立马就把头低下了。
陛下一笑,准没好事!
可别迁怒他们这些无辜的臣子啊!
别说写诗助兴,就是要他们表演才艺,那也得硬着头皮给我上!
【但实际上这个事情呢,在洪武和永乐年间十分的常见。】
【高兴嘛,作几首诗来助兴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结果到成化年间,这些人还把架子端起来了,要求朱见深全面废除这种事。】
【朱见深好好的兴没助上,还被呛了一鼻子灰,把他气死了!】
【直接把人给贬谪了,通通弄到小地方去。】
【但你猜怎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