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京城的天,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前几日还晴空万里,今儿个就阴沉沉的,仿佛预示着一场大风暴即将来袭。
送走李公公后,摄政王府的书房里,摄政王和太子还在那儿商议对策呢。
摄政王皱着个眉,脸上满是担忧:
“太子,这李公公能靠得住吗?”
太子倒是一脸自信,摆了摆手说:
“摄政王放心,他现在为了保命,肯定会尽力的。
再说我们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不是吗?”
太子眼神中透着一股果敢。
时间倒回到两天前,丞相府里也是热闹非凡。
丞相和钱大人、林统领聚在一块儿,商量着怎么应对这棘手的事儿。
丞相眉头拧成了个疙瘩,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嘴里念叨着:
“虽然说账做得没问题,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钱大人,你再去叮嘱一下账房先生,千万别出岔子。”
丞相身着一身紫色的官服,上面绣着金色的丝线,
头戴乌纱帽,一脸严肃,那气场就像能吃人似的。
钱大人连忙点头,哈着腰说:
“是,丞相。我这就去。”
钱大人穿着一身蓝色的官服,身形有些发福,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
林统领还是有些害怕,声音都带着点颤音:
“丞相,万一被发现了怎么办?”
林统领一身黑色的劲装,腰间佩着一把长刀,
平日里看着挺威风,这会儿却低着头,像个犯错的孩子。
丞相瞪了他一眼,吼道:
“你现在知道怕了?早干嘛去了?
你给我老实点,别再出什么幺蛾子。”
林统领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深夜的丞相府,灯火通明,
几个人影在房间里来回晃动,谋划着如何躲过这场危机。
月光洒在丞相府的屋顶上,像是给这阴谋披上了一层银纱。
第二天,一堆账簿就被搬到了摄政王府。
摄政王看着那堆积如山的账簿,眉头皱得更紧了,对身边的侍卫说:
“去请几位信得过的账房先生来,本王要仔细查账。”
不一会儿,几位账房先生就来了。
他们看着那一堆账簿,也是一脸无奈,但谁也不敢说什么。
账房先生们都穿着朴素的长袍,戴着黑色的小帽,眼神中透着疲惫和无奈。
摄政王坐在一旁,眼睛紧紧盯着账房先生们翻看账簿,心里想着:
“我就不信,查不出你们的猫腻。”
王府里,账房先生们看得仔细,一笔一笔地核对。
可是硬是没有查出任何问题来。
账目做的天衣无缝,就像一堵密不透风的墙,让人无从下手。
没办法,最后才决定用李公公,没准会有奇效。
同时,太子让静香从城管大队抽调人手,
选取了几个机灵表现优秀的学徒,辅助李公公,
改用现代的复式记账法,重新整理账目。
复式记账法遵循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的规则,
能够清晰的反映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
李公公大开眼界,惊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结结巴巴地说:
“太子,这是你想出来的吗,也太…… 太厉害了。”
李公公想着,如果以后都这样记账,
检查账目变得简单无比,户部再想做假账那就无所遁形了。
李公公本来只想求个舒服的死法,
现在对找出 200 万的漏洞金额,充满了信心。
他撸起袖子,马上开始对堆积如山的账目检查起来。
突然,李公公皱了皱眉头,指着一处账目说:
“王爷,这里似乎有些问题。”
摄政王连忙凑过去,只见那账目上写着一笔奇怪的支出,却没有详细的用途。
仔细一看,这笔支出的日期十分蹊跷,
刚好是在一笔重要税收上缴之后的第二天,
金额不大不小,却和其他日常开销的记录格式不同,
像是故意隐藏在众多账目之中。
再翻几页,又发现一笔物资采购的账目,
上面只写了采购物品的统称,却没有具体明细,
可价格却比市场价高出许多,而且供货方的名字十分陌生,
在以往的交易记录里从未出现过。
李公公翻开几页,用手指再指向一处说道。
“摄政王,你看着这笔账目,表面上是修缮宫殿的费用,
可那段时间宫殿根本没有任何修缮工程,明显是虚报。”
李公公不愧是大内总管,对宫里的事情了如指掌。
李公公兴致勃勃,唾沫横飞的继续说道。
“另外,有一笔给某个偏远驿站的拨款,数额远超正常开支,
驿站位置偏僻,平时往来人员稀少,根本用不了这么多钱。
还有一笔官员俸禄发放记录,
其中一位九品小官的俸禄竟然和五品官员相当,
一查之下,这个九品小官根本不存在,凭空冒出来领俸禄。”
李公公再次拿出一本,翻开自己折了页脚的记号。
“摄政王,你看这里,更离谱的是,有一笔所谓的赈灾物资采购费用,
可核对当时的受灾地区记录,受灾程度远不需要这么多物资,
而且物资发放名单也混乱不堪,很多名字都是重复的。”
摄政王眼神一凛,冷冷地说:
“你干的不错,继续查,看看能不能查出什么。”
随着查账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可疑账目被发现。
摄政王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她咬牙切齿地说:
“好啊,看来这里面的水还真深。”
夜幕渐深,月光如水,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
雨滴打在窗户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仿佛在为这场查账之战伴奏。
太子和摄政王他们都累了退下休息了,
只有李公公仿佛不知疲倦,如同吃了兴奋剂的一样,
毫无疲倦困意,在争分夺秒的查账。
他刚刚发现了一位礼部侍郎,而且和丞相府似乎也有往来,
经常收受贿赂,账簿亏空金额巨大,
足足有 50 万两,自己四分之一的任务完成。
李公公更加斗志昂扬,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晨鸡报晓,天边泛起了鱼肚白。
李公公不敢耽搁,赶紧跑回王府向摄政王汇报。
摄政王听了,眼睛一亮,兴奋地说:
“看来,这礼部侍郎可能是个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