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老爷子的声音比较大,这一片其他的人都听到了,于是纷纷朝这边看过来。
王氏见众人都看过来了,于是道:“爹没事,县里太热了,八郎有些受不了,村里凉快一点,我们回来住两天。”
其他人听到这话,继续干自己活了,都没在看这边。
然后王氏走近了,才小声道:“爹,相公叫我回来的,我们回家说话。”
雷老爷子一听是老三叫媳妇回来的,一准是出了大事,叫上两个儿子就回家。
雷老爷子一进家门,田氏给每人端一碗水,大家喝完水后,雷老爷子开口了。
“老三媳妇,你快说,老三出啥事了?”
“爹,相公没出事,相公让我回来跟你说,知县大人决定夏收后就收赋税,其他的就没了。”王氏赶紧道。
所有人听到这话都惊到了,一般收赋税都是秋收后再收的,今年怎么就突然提前了。
雷老爷子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想了一会就知道原因,今年是知县大人任期的最后一年,而今年的天气又比较热,税收也是考核的一块,知县大人是怕秋收收不来,才改收赋税的时间。
不得不说雷老爷子一下子就猜到了,知县大人已经在播州县连任一届,且前年和去年的考评都不错,如果今年的考评也不错,明年大概率要被调走。
雷老爷子想清楚后就道:“我们家因为老三是举人,我们的地又少,赋税跟我们家没关,老三应该是提醒我们今年不要卖粮,还有应该让我跟村里人私下说一下,让村里人尽量不要卖粮。”
雷老大:“我也觉得老三是这个意思,爹,马上就要夏收了,今晚咱们去五叔家跟五叔商量一下。”
雷老二也道:“我也觉得老三是这个意思,今年天气真的不寻常,如果再不下雨,夏收后可能都不能播种都播不了,咱家人多,还多是半大小子,本就吃的多,今年我们就不卖粮食了。”
午饭后,雷老大套上牛车将王氏娘俩送回去了。
当晚,雷老爷子三人用完晚饭,估摸村长家吃过晚饭了,才往村长家走去。
雷老爷子这一辈,村长雷德权在整个雷家排行第五,雷老爷子排行第二,村长也是雷家的族长。
雷老爷子来的时候刚刚好,村长家刚用过晚饭,全家人正坐在堂屋里闲聊。
村长见到雷老爷子进屋后道:“二哥,进来走,这天气是真的热,我原本还想说明天找大家过来商量夏收来着,你现在来了,我提前跟你说,明天直接过来。”
雷老爷子:“巧了,我今天来也是想要跟你说一下夏收的事。”
村长听到是夏收的事,表示让雷老爷子直说。
村长的大儿媳和二儿媳给三人端了一杯水就带着孩子们回房了,此时堂屋里就只有村长、村长媳妇、村长的两个儿子(大儿子雷厚举、二儿子雷厚鸿)和雷老爷子三人。
雷老爷子喝了一口水道:“我家老三跟我说,知县大人决定等夏收完就来收今年的赋税。今年天气不寻常,我担心秋收可能收成不好,这缴完税,大家的粮食都不多,我想建议村里人今年不要往外卖粮食,老话说的好,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我家决定今年的粮食不卖了。”
村长本就觉得这天气不寻常,怕出旱灾,这会听到雷老爷子这么说,就更担心了。
村长想了一会才开口:“二哥,你的担心是对的,我原也是这样想的,这样,等明天晚上我把大家召集起来,跟大家说一下这个事。”
雷老爷子道:“你就说天气太热了,担心秋收可能收成不好,劝大家不要卖粮就好,收赋税的事情先不要跟村里人说,等县衙贴了告示再说。”
村长知道雷老爷子的意思,于是痛快的答应了。
第二天,村长敲响村里的锣,大家聚在晒谷场上,村长上台道:“大家静一静,再有人说话就罚铜钱。”
村里人一听不再说话。
村长见大家安静了,于是大声道:“马上就要夏收了,今年从种子种下去就没有下过雨,虽然大家用河水浇地,但是今年的夏收是肯定没有往年好,所以我建议大家今年不要卖粮食,万一秋收的收成不好,到时候连税收都不够。”
村长的话声刚落,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了,村长又大声道:“还有,夏季本就时常下大雨,现在一直没有下雨,我担心会突然来一场大雨,大家趁着天气好,赶紧将粮食收回来,万一突然来一场雨就完了。”
村长通知之后,大部分人第二天就开始收粮食了,雷老爷子一家也是第二天开始收粮食的,因此是提前收的,大朗六人还未放假,一般夏收的农忙假都是七月二十二开始放,一直到九月才收假。
当然也有小部分人不听劝,还是等二十三、二十四才开始收粮食。
雷家的田地比较多,家里又只有雷老爷子三个壮劳力,且又是提前收的,家里的活都丢给田氏做,陈氏和覃氏两人跟着雷老爷子三人下地了。
于是雷晓晓也喜提一个任务,帮忙二婶看妹妹,只有两岁多的身体使得她除了能帮忙带妹妹外,再多的就有心无力了。
七月二十二一早,雷老大就赶着牛车去县里接大朗几人,这次王氏带着小儿子也一起回来了,雷老三还要上职就没有回来。
王氏回来后就跟田氏两人负责家里的活,陈氏和覃氏还是跟着雷老爷子下地,四郎、五郎和六郎几个还只有六岁和五岁,三人负责割猪草、牛草和挖野菜,大的三个小孩则跟着下地,雷晓晓从带妹妹变成了带弟弟妹妹。
夏收每家人都是公鸡第一声打鸣就起来,一直忙到天完全看不到才回家,有的人少的,更是半夜就起来下地了。
幸运的是村里早一批收割的人,全部把粮食收回来了,也全部晒干了。
但后一批收割的人,因七月三十这天突然下了一整天的大雨,后面每天都断断续续的下小雨,所以粮食虽然都收回来了,但并没有全部晒干。
八月十五这日,村里人一大早就起来忙碌,将要上交的水稻、玉米和红薯分别用麻袋装好,收赋税的官差基本上是午时一刻左右到桂花村,所有人会提前将粮食搬到晒谷场。
粮税的规则是:水田每亩按30斤收,旱地若是种玉米则每亩按80斤收,若是种红薯则每亩按200斤收。
人丁税的规则是:按年龄来收,5岁到16岁一人按30文收,16岁为成年人,16岁到50岁一人按80人收,其余岁数则不收取人丁税。
雷老三有举人功名,举人可以免10人的徭役、20人的人丁税和200亩地的粮税,家里无需缴税。
雷老爷子家一共有60亩的地,剩余的140亩免税额度,村长家挂50亩,雷老爷子的2位亲弟弟一家挂45亩。雷老爷子的二弟雷德兵家和三弟雷德礼的45亩地,都是分家得来的,村长家总共有120亩的地,村长的秀才身份可以免50亩的粮税,50亩挂在雷老三的名下,村长家只需要缴纳20亩的粮食就可以了。
雷家5岁到16岁的也就是大朗一直到六郎6人,其余8位大人的年龄均处于16岁到50岁(雷老爷子46岁、陈氏45岁、雷老大30岁、覃氏27岁、雷老二26岁、田氏26岁、雷老三23岁、王氏22岁)因此雷老爷子一家无需缴人丁税。
桂花村全村有56户,虽大家提前将粮食搬到晒谷场了,但收赋税的官差们还是花了一个半时辰才收完,因知县大人叮嘱要赶紧收完,于是官差们在桂花村收完就去隔壁李家村收去了,桂花村里县城需要走一个时辰的路程,赶牛车只需要半个时辰就够了,时间是虽然紧了一点,但也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