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一部分没中的考生或来看榜的人,如潮水般纷纷开始向雷兴林道喜。
“恭喜这位老爷,祝您前程似锦,如锦绣繁花般绚烂夺目……”
“贺喜这位老爷,祝你日后官运亨通,步步高升……”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如热锅上的蚂蚁,立即往榜上看去,希望能早点看到自己的名字,也有一部分人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或没有看到自家主家的名字,见到有人高中后,又将整个榜单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那眼神,仿佛要在榜单上看出花来。
还有一部分人,见到雷兴林如此年轻就高中,便如饿虎扑食般想要榜下捉婿,立即谄媚地问道:“恭喜这位老爷,老爷你如此年轻,想必是日夜苦读,如那苦行僧般没有妻妾,我家有一女……”
......
雷兴林冷静下来之后,看到周围这般热闹场景,立即微笑淡然地朝四周拱手道:“诸位的贺喜我收到了,我也祝诸位日后前程似锦、步步高升。再有,我已娶妻生子,诸位老爷还是另择佳婿吧。”
说罢,就让身边如大力士般的小厮开道,朝着外面走去。小厮虽力气大,但也知道分寸,因此只如那四两拨千斤般拨开人群,并未伤到任何人。雷兴林跟着走出包围圈后,带着小厮如那离弦之箭般紧赶慢赶地朝着李侍郎家而去。
李府
李侍郎还在上职,雷兴林说明来意后,被门房如那恭敬的侍者般引入正厅,管家见到后立即给雷兴林道喜,再让那脚底极快的人立即去后院通知夫人。
李夫人一听雷兴林高中,也替雷兴林感到高兴,之前见到雷兴林,李夫人对其观感良好,现下知晓其高中后亲自上门,对雷兴林简直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当即就带着人朝着正厅而来。
雷兴林见李夫人进来,立即行了一个晚辈礼问好:“五婶安好,侄女婿有幸高中,接下来侄女婿需得静心准备殿试,恐不得前来拜访,因此今日前来叨扰。”
李夫人人还未落座,就笑着道:“好!好!好!五婶先给你道贺,祝你今日鹏程万里,扶摇直上。再有,我已派人告知你五叔,若是衙门不忙,你五叔很快就能回来,你稍作片刻,我让你堂哥堂弟们来陪你。”
“今日你就在家中用餐,等你五叔归来,让他跟你说一下殿试需要注意的事项。”
雷兴林见此笑着道:“好!”
然后李夫人又与雷兴林聊了一会家长里短,李家的堂哥堂弟们就进来了,李夫人对着大儿子好生交代一番就回后院。
雷兴林这一日和李家表兄弟们相处甚欢,大家都是书生,相处起来轻松自在。
李侍郎下衙归府后,先是对雷兴林大加赞赏,再让除大儿子的其他儿子们多跟雷兴林学学云云,最后带着大儿子和雷兴林单独去了书院,跟雷兴林讲解殿试可能会出的题以及在叮嘱一番殿试需要注意的事项。
雷兴林在李府用过晚饭就告辞离开,回到家中,雷兴林当夜便一头扎进书房,桌上堆满了书籍资料,烛光摇曳,映照着他略显疲惫却坚定的面容,之后每日天不亮就起床诵读经典,夜深了还在研习策论。
殿试时科举俄考试的最后一关,但殿试一般情况下不会黜落贡士,只会定各位进士的排名,进士排名分为三种,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
进士及第也叫一甲,是指前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进士出身也叫二甲,每届的人数不定,二甲第一名被称为传颅。
一甲进士朝廷直接授予翰林官,状元多是正六品官职,榜眼和探花多是从六品或正七品官职。
同进士则是三甲,同进士按照‘进士出身来对待’但又不是进士出身,因此与进士出身还是有些区别,当然这也是天下众多落榜举子可望不可及的存在。
二甲进士和三甲进士都需要通过朝考。二甲进士若是能被评为庶吉士则是最好的,庶吉士每次选取的人数不定,二甲进士未被选中的其余人则会被送至六部观政,等考核期满后,有的被授予京都的官职,有的也有可能会被外放做官。而三甲进士则大多被派去地方做官。
因此,会试上榜者都不会放松温书,大家都想争取考上二甲,当然会试前十自是想要争取一下一甲的,若是落到同进士出身,那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因此同进士的前途有限,而且会被人诟病,因此大部分人最想要的自是凭借殿试,进入二甲之列。因此殿试准备就不得不十分用心。
当然那些会试排名靠后,自己年纪也比较大,心性豁达的人自也是不会在意同进士身份的,这部分人知道自己考上二甲的机会微乎其微,都是稍作努力,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结交有可能帮的上自己的人,争取能尽早谋个一官半职的,这也是一条出路。
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到了殿试之日。
雷兴林站在殿外等候传唤,心跳如鼓,双手不自觉地握紧衣角,周围一同参加殿试的考生,少部分镇定自若,大部分即是面色紧张。
当听到宣众人入殿的声音,雷兴林深吸一口气,迈着略微沉重的步伐,跟随人群走进大殿。当进入大殿后,众人即是点头不敢看向上首,皇帝威严地坐在龙椅之上,大臣们分立两旁。
雷兴林随着大家一起行礼,听到皇帝威严的声音才缓缓站起身,然后只听皇帝身边的公公高声:“陛下赐座,殿试即将开始。”
雷兴林听到此言,随着众人小心落座,座位都是按照会试的顺序来的,此次会试一共录取二百八十名考生,雷兴林的排名属于中间,不前不后刚刚好。
不一会雷兴林就拿到试卷,雷兴林抬头望去,只见试卷上写殿试题目:《问内治外攘之策》。
众人没想到皇帝会出此题,这题大家都不会存在冒犯朝廷或皇帝的威严,最多的应是写的中规中矩,但也因此才有难度,如何才能答的脱颖而出也是十分艰难的。
大家各自猜测着这位威严至极的帝王出此题的用意,然后再反复斟酌推敲,最后才敢下笔,众人都是先写在草稿上,等反复修改斟酌后,才誊抄至试卷上。
雷兴林作答时,起初手还有些微微颤抖,渐渐沉浸其中后才流畅起来,在反复斟酌后,再将答应慢慢誊抄至试卷,字体工整,字与字只见大小一致,间距相同,无一丝一毫涂抹修改,笔劲一致,这个卷面看着赏心悦目。
雷兴林结束之后,不到一刻,就听到:“时辰到,考生停笔。”
立即就有官员上前来将试卷收走,等清点试卷没有少,此官员开口道:“回去后,等陛下的传召即可。”
之后众人随着宫内引路太监的指示朝着宫外走去,众人一直出了宫门才放松下来,雷兴林自然也是如此。
李侍郎家的大儿子带着马车和下人在宫外候着,雷兴林刚出宫门,李家人就找到雷兴林将人带走,这让一部分想要结交的贡士,得转头去结交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