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天启城可不太安宁啊,你出门的时候可得多加小心一些。”萧若风看着刚刚归来的玥卿,一脸关切地叮嘱道。
玥卿微微点头,回应道:“我心里有数,今日只是应好友之托,前去探望一下百里东君罢了。”
“朋友?”萧若风挑了挑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对啊,就是朋友。”玥卿脸上绽放出如阳光般明媚的笑容,那一瞬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她的笑容点亮了,令人不禁为之倾倒,也不知这一笑究竟迷倒了多少人的心神。接着,她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开口问道:“我刚才回来的时候瞧见门外停着一辆马车,莫不是你要出门么?”
萧若风颔首承认:“没错,我确有要事需要前往海边寻一个人。”
听到“海边”二字,玥卿顿时来了兴致,连忙说道:“我能与你一同前往吗?说起来,我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大海呢!”话虽如此,但她还是补充了一句:“当然,如果不太方便的话就算了。”
萧若风凝视着玥卿,缓缓问道:“若是我告诉你不方便,你当真会乖乖留在这里吗?”
玥卿轻轻摇了摇头,目光坚定地回答道:“我本就不属于此地,迟早都是要离开的。”
萧若风皱起眉头,沉声道:“可如今这外头局势动荡,危险重重,并非安全之地。”
“没有人知道我究竟是谁,所以只要你们安安分分,不惹出什么事端来,那我自然便会安然无恙。”玥卿微微抬起头,眼神坚定地说道。
然而,萧若风却摇了摇头,轻声叹息道:“可惜,现在说这些已经太晚了。自从你踏入我的王府那一刻起,你的身份就已经被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给彻彻底底地查清了。”他的话语虽然平静,但其中所蕴含的深意却让人不禁心生寒意。
听到这话,玥卿先是一愣,随后嘴角泛起一丝苦笑,喃喃自语道:“原来如此,看来我还是太天真了,竟以为能够一直隐藏下去。”她转头看向萧若风,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这么说来,你是想要将我与你紧紧捆绑在一起吗?”
萧若风迎着玥卿的目光,郑重地点了点头,诚恳地回答道:“实在抱歉,玥卿姑娘,目前而言,这的确是我所能想到的唯一一个可以护你周全的办法了。”
玥卿沉默片刻,忽然轻轻一笑,释然地说道:“其实我心里早就有所察觉了。当初公主之名可谓是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可到头来,除了这个虚名之外,我一无所有。由此可见,上头那位根本就没打算放过我。不过,细细想来,倒也要多谢你能收留我在此处。”
萧若风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担忧之色,连忙叮嘱道:“既然姑娘已然知晓其中利害关系,那么还望在这段时日里切勿轻举妄动。起码要等到所有事情都尘埃落定之后再说。”
玥卿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放心吧,我心中有数。最近一段时间,我定然不会擅自离开琅琊王府半步的。”说完,她转身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身影渐渐消失在了庭院深处。
太和 18 年,整个北离国都被一片寒冷所笼罩。这一年,对于北离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太安帝病重的消息传遍朝野,一时间人心惶惶,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夺嫡之战愈发激烈。
在这动荡不安的局势下,琅琊王萧若风挺身而出,他深知必须要采取行动来稳定局面。于是,他精心策划并建立了赫赫有名的天启四守护,凭借着他们的强大实力和忠诚,使得原本混乱不堪的天启城逐渐恢复了平静。
然而,就在人们以为局势即将得到控制的时候,太安帝的病情突然急剧恶化,陷入了病危状态。此时,以青王为首的六位皇子看到了机会,他们暗中勾结,密谋发动一场兵变,逼迫太安帝让位。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萧若风毫不畏惧。他迅速召集起天启四守护以及勇猛善战的虎贲军,亲自率领他们奔赴战场,与叛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最终萧若风成功地平定了这场叛乱,并生擒了罪魁祸首青王。
太和 18 年的深冬格外寒冷,太安帝终究还是没能战胜病魔,与世长辞。临终前,他立下遗诏,传位于三皇子萧若瑾。次年春天,新帝登基,改年号为明德。同时新帝册封原侧妃易文君为宣妃。
这个消息很快便传到了玥卿耳中,她听闻之后心中满是疑惑和担忧。自从得知此事以来,玥卿一直焦急地等待着萧若风归来,想要当面询问他关于这件事的看法。
终于,萧若风回到了府中。玥卿迫不及待地上前问道:“你哥到底是怎么想的?易文君她……”话未说完,她便注意到萧若风脸上露出一丝不悦之色,但更多的却是迷茫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