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一把拔出了自己的随身佩剑,转了两个剑花:“哎呀呀,这个事情后人怎么还记得啊!乃公确实杀一条大一点的白蛇,但是天幕上说的什么老妪,你们见过吗?”
当初刘邦往芒砀山撤退的时候,手里根本连人都没有,哪还用得着分什么前锋断后的。
随着他一起退往芒砀山的那些人听见刘邦的问话,都纷纷摇头,他们当时一心忙着逃命呢,哪还能注意到周围有没有人啊!
刘邦急了,这可是绝版称号“赤帝子”!就算是假的,哄哄他都不行吗?
“你们看清楚了,真的没有?”
一个比较憨的武将非常疑惑,蒲扇一般的大手摸着自己的脑壳:“陛下,确实没有啊,当时咱们可是在逃亡,走的都是荒无人烟的小路,上哪碰见老妪啊!”
你你你你!这个憨憨!
就是因为荒无人烟的地方碰见了老妪,才越发能证明这老妪根本不是人啊!
吕雉轻轻的放下手中的杯子,青铜的材质在桌面上发出一声轻响。
“陛下,天幕都说了这不过是传言罢了,之前黔首们还会相信,现在欣欣小淑女已经说过了,这都是伪造的,做不得真,怎么,你这个皇帝还要硬逼着百姓们承认你是所谓的赤帝子?”
刘邦讪讪的坐了回去:“不是不是,当然没有了。”
啊啊啊啊,好不容易能有半真半假的个奇闻异事在自己身上,为什么不能让他过把瘾啊!
他虽然不相信长生不老,但是男人嘛,谁不会幻想自己是神仙啊!
【刘邦大概出生于秦昭襄王时期,据说他就比秦始皇嬴政小了三岁而已。】
【刘邦家虽然已经变成了普通的农民,但是祖上毕竟还是阔过的,所以刘邦家中还算是小有家财,能够支撑他的求学之路。】
【刘邦能够建立汉朝,除了秦末这个乱局给了刘邦机会之外,刘邦身边的朋友们也都很是不凡。】
【刘邦身边最先出现的,便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卢绾。】
【卢绾是普通平民出身,据传他跟刘邦是同年同月同日而生,在加上俩家离的比较近,所以刘邦和卢绾从小便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好朋友。】
【二人一起读书习武,关系非常亲近,刘邦起兵之时,卢绾便作为门客追随刘邦,后来跟随刘邦一同东征西讨,屡立战功。】
【大汉建立之后,卢绾受封长安侯。】
【刘邦这个人性格仁厚,洒脱不羁,还乐善好施,与人交往的时候不拘小节,所以结交到了很多朋友,这些朋友也都是后来大汉的开国功臣。】
【远在咸阳的秦始皇嬴政登基为王的时候,刘邦也不过十岁,这个时候,刘家人已经没什么官职了,全家人都靠着种地为生,刘邦作为十岁的大小伙子,也应该种地干活养活自己了。】
【但是刘邦就不,他完全不喜欢下地干活,他的哥哥和父亲都苦口婆心的劝说刘邦,但相比起在田地间风吹日晒,刘邦更喜欢到处溜达着玩儿,闯个小祸,结交个朋友,这些都比劳作更让刘邦高兴。】
【刘邦就这样玩闹着长大。】
【长大后的刘邦向往游侠生活,生平最佩服的偶像就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
【因为刘邦不喜欢干活,所以他跟家人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兄长们成婚之后,嫂嫂们也看不起这个游手好闲的小叔子。】
【刘邦觉得自己的年龄已经足够,便带上行囊,准备丈量天下。】
【都要出门了,怎么能不去看看自己的偶像信陵君魏无忌呢?】
【只是刘邦到底是生的太晚了,等到他一路游学到魏无忌生活的地方时,这位名满天下的贵公子已经离世多年。】
【此时正值秦朝灭魏,信陵君虽然故去,但是他的门客仍旧继承了信陵君的遗愿,保卫着魏国。】
【信陵君的门客中有个名叫张耳的人,他正在广招贤才,招贤纳士,训练军队,希望能够在秦军的铁蹄之下保全魏国。】
【刘邦知道了这个消息,赶紧去外黄结交张耳,作为宾客与张耳相处了好几个月。】
【只是秦国势大,魏国又太过弱小,张耳等人的行动并没有给秦国灭魏带来多少阻碍。】
【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张耳这群反抗秦军的魏国人,自然就成为了通缉要犯,就连之前招收的军队和门客,也都一哄而散。】
【刘邦也在这个时候,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沛县。】
【秦始皇二十四年,秦灭楚,本就处于秦楚两国边境的沛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秦国的地盘。】
【秦国遵循旧例,在楚国故地设置了泗水郡,郡县一设,那么就需要官吏来管理泗水。】
【当时的刘邦读过书,识字,并且与泗水的很多人关系都很不错,原本刘邦是刘家最没出息的孩子,现在摇身一变通过试补,成为了秦朝的官吏,担任泗水亭长一职。】
【刘邦当了官,还是很喜欢结交朋友,刘邦跟自己周围的官员们关系处的都非常好,经常约着一起喝酒。】
{同年同月同日生?刘邦和卢绾?}
{这也太有缘分了吧!}
{话说泗水这个地方是真的出人才啊,西汉的开国功臣大部分都是泗水人!}
{我觉得更应该说刘邦厉害,泗水的人多了去了,怎么有本事都是刘邦的朋友啊!}
{刘邦识人用人确实很有一套,他自己也挺厉害的,但是他很明白术业有专攻,他只要会用人就好了!}
{刘邦在他爹和他哥那边,大概就是个只知道啃老的废物。}
{刘邦喜欢喝酒,也喜好美色,最吸引寡妇!}
{啊?楼上你说啥呢!}
{是真的,刘邦身边的寡妇真的挺多的,尤其是青年时期,武寡妇和曹寡妇都是刘邦的红颜知己。}
{刘邦应该长的挺好看的,不然的话不可能这么受女子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