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部分的最下方,是一场祭奠仪式。
巨大的青铜棺椁,摆放在中间。紧挨它的是,各种陶器、金器、玉器、瓷器。
这些祭祀物品,种类繁多,大致有:钟、鬲、壶、瓶、尊、鉴、盘等,可见逝者生前,应该是极尊贵的人物。
死者亲属跪坐在祭祀物两侧,他们神情哀伤,拱手在为逝者默哀祈祷。
但最让吴歧注意的是,悬挂在棺椁上方的,类似帷帐的东西。
这东西吴歧认识,叫做“翣”。
“翣”在当今汉语词典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古代仪仗中,长柄的羽扇;另一种就是,古代殡车、棺椁旁的装饰。
《礼记》中记载有关孔子的葬礼,就出现过这个字:“孔子之丧,公西赤为志焉,饰棺墙,置翣设披,周也,设崇,殷也,绸练设旐,夏也。”
大致意思是说,孔子的丧仪大致融合了周、殷、夏、三代的礼仪。
在棺柩外设装饰物“翣”,用布帛做成治丧用的“披具”,拴着棺木并结于柩车两旁,供送葬的人牵或挽,以防倾侧,是周人的礼仪;
设旌旗装饰物“崇”,是殷人的礼仪;
用白帛缠绕旗杆,设魂幡“旐”,用于出丧时为棺柩引路,是夏人的礼仪。
且《说文》中还记载说,“翣,棺羽饰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
可见“翣”也如同鼎、簋等器物,能代表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
由此也可再次证明,画中所绘逝者,并非普通人,必定是王公贵族,或一方诸侯。
“翣”之下,是一块稍有曲折的“人”字形玉石,叫“特磬”。是中国古代宫廷雅乐——中和韶乐中的重要乐器,其物单个使用叫“特磬”,多个成组叫“编磬”,可奏祭祀之乐。
再往上看,祭奠仪式之上,是整幅帛画的c位:
一个身着华服、头戴珠钗的女人,身后跟着三个侍女。且华服女子身前,还跪着两个男子。
这两个男子,神情恭敬谦卑。为首的男人,手里还端着一个托盘,好像在和华服女子,索求什么东西。
而华服女子和其侍女的面容,像极了端坐在殿中的女神像,及分列在女神像左右身后的侍女,就连侍女的人数都一样。
这足以说明,帛画和殿中供奉之人,即女神像,关系紧密。建造这座寺庙的人,必定不是随意在这挂了一幅帛画。他是想通过这幅帛画,说明这殿中女神的身份,记录和女神有关的“传说”。
嗯,也可能不是“传说”——毕竟少爷都在西周墓里,见过很多不能用“科学”解释的东西了。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画中跪地的男子,究竟和这华服女子,索求了什么?
思及西周壁画上看到的场景,结合殿中侍女像,手里托的灵芝和栝楼,加之古代贵族对长生修仙、不老之道的不懈追求,这男子所求之物为何,还用说吗?
照这么说,这华服女子,其实是西王母?毕竟西王母手里有“不死仙药”,在古代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至于西王母身后的侍女,应该是三青鸟所化。后世关于西王母和三青鸟的传说不断演变,也有三青鸟化为董双成、王子登等一群漂亮活泼侍女的记载。
这个暂且不提,帛画此时只剩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最上方,代表“天界”的部分。
这部分内容,和吴歧之前看过的西周壁画,大同小异,都是古人想象中的天界之物,例如:龙、仙鹤、蟾蜍、九尾狐等,能代表长寿或长生的动物和仙兽。
要说有什么新鲜花样,值得单拿出来说,就是这帛画上,画了两个看守“天门”的男人帝阍,和一棵枝丫挂了九个小太阳,树冠顶了一个大太阳的扶桑神树。
说起扶桑神树,有一种说法,说扶桑树是连接冥界、人间和天界的大门,只是后来羿站在上面射日,把它踩断了,才使其失去联通三界的作用。
这种说法,神话色彩太过浓烈,吴歧无法想象其中是何原理,就像他亦搞不清这帛画上的男子,到底从西王母处得到何物,使男子“飞升天门”,永世长生。
难道也是栝蒌之类的东西?
哎,无聊的画作。
吴歧叹着气,在心里暗自翻了个白眼:什么嘛,古人就是喜欢故弄玄虚,非得用画记录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或事件,可最重要的部分,又不肯描绘清楚。
难道是要我猜?
你猜我猜不猜?
少爷哼了哼,转身就要去找连环叔叔,可他刚往后退了一步,还没转身,后脚跟就好像磕到什么东西。
吴歧转头,就见一个黑影,悄无声息站在他身后……
“嘶——”
吴歧倒吸一口凉气,马上把打火机怼过去。借着火苗光亮,定睛一看,是那个捧着宝函的侍女。
他退后时,应该碰到侍女像的泥塑底座了。
不过,这侍女刚才离他有这么近吗?吴歧狐疑地看着,眼前的侍女像。
疑则生怖。
纵然有火光映染,吴歧再看这侍女,也只觉得这侍女脸白如纸,如同在脸上刮了几层大白的日子国歌舞伎;
偏她那张薄唇小口,艳若红樱。朱砂色的口脂,映在惨白的脸上,仿佛刚吸饱人血的精怪,说不得下一秒就要冲他龇出獠牙……
吴歧被自己的想象吓出一身冷汗。
可他想象中青面獠牙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因为他看到,泥塑的嘴角在缓缓上扬,最终在他惊骇的目光中,勾出一抹人类无法做到的诡异弧度。
笑笑笑笑笑了!
泥俑居然笑了?!
吴歧被眼前难以置信的一幕,惊得头皮发麻,天灵盖都快掀起来了!
他一句话都说不出,只能在心里拼命喊“爸爸”。
听到吴歧心声的吴二白和解连环俱是一惊,不知孩子这是怎么了。
吴二白二话不说,从地上站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奔向吴歧;而离吴歧比较近的解连环,站在神台下,视线斜穿过女神像,只能隐约看到侄子的身影,和一小撮微弱的火光。
他来不及多想,立马单手一撑,登上神台。
可就在这,在吴二白和解连环看来,不足一息的功夫,女神像后,吴歧所站的位置,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
火势蔓延得很快,眨眼的工夫,整个女神像后面,包括那个侍女像,和周边所有可燃物就都着了。
吴二白和解连环简直肝胆欲碎:
“小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