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龙泉
第二日,在五百名官军的保护下。陈炎带着钦差队伍,连同一千四百万贯金银离开了泉州城。
福建多山,若是走陆路不但要绕远,也很危险。因此队伍选择乘船离去,一直可以到达江西境内。
陈炎离开后,沈潮也带队离开了泉州。与福建路各司官员一个方向,走水路前往福州。
三日后,钦差队伍到了福建路边境。此时天色已近黄昏,本应早就到达,哪知陈炎总是耽搁时间,见到美景就要作诗一首。
带队官军是一名指挥使,姓赵。
陈炎将其叫到近前,温和道:“赵指挥,咱们就在这安营吧。士兵们这两日也辛苦了,明日你们就算完成任务。今天就早些休息,本官犒劳下将士们。正好还有些京城带来的酒水,就赏赐下去吧。”
大宋文贵武贱,何况对方是钦差,而他只是个指挥使。
见其如此礼遇,赵指挥单膝拜道:“属下尊领,只是还要留些人守夜才是。”
陈炎不在意的挥挥手道:“唉,无妨。都快出福建路了,能有什么事儿。我这还有一百多精锐,让他们守夜就好了。”
“那好吧,多谢大人。”
“嗯,下去安排吧。”
夜幕降临,营地内亮起一处处火堆。福建的官兵全都畅饮欢闹,钦差带来的一百多人,则守在各处。
赵指挥也由几名京城武官陪同着,只喝了几碗就有些上头了。
此刻含糊说道:“你们...京城的酒..劲儿还真大啊,呵呵。”
“哈哈,我看是你们南方人酒量不行,平日喝的都跟水一样。”
“胡说,来,再喝一碗。”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人喝醉倒地。
也没人催促他们结束,加上天气炎热,最后竟全都睡在了外面。
陈炎一直在军帐内休息,后半夜时被人叫醒。
“该行动了。”
“嗯,那就开始吧。”
没一会儿,数十个黑衣蒙面人出现军营各处。用绳子将早已烂醉的官军绑缚起来,个别被惊醒的,也都给打晕了。还有十几个蕃商派来的监督人员,也全都被绑了。
待所有人都绑好后,将他们集中到一起。陈炎也走出了帐篷,下令道:“迅速打扫,尽快撤离。”
手下们将官军的盔甲武器,全都装上车。趁着夜色,悄然离去。
沈潮在福州待了几日,一如既往的开办镖局商铺。留下一名管事和几个伙计,便带人离去。
就在其离开福州城不久,两名骑士慌张的驶入城内。
没多久,整个福州就乱了,数百衙役士兵急匆匆离开城池。
沈潮一行乘船向东北而行,衙役们则直奔西南,两方正好错开。
由于是雨季,道路难行,众人基本都是乘船而行。好在江南水网密布,四通八达。
“这几个月就没见到几日太阳,浑身都是湿漉漉的。这南方,可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扈三娘坐在船舱中,透过窗子一边看着两岸绿葱葱的高山,一边抱怨着。
沈潮也觉得浑身懒洋洋,许是湿气有些大了。
“是啊,以后还是冬天来吧。重要的事基本都办完了,再有一两个月咱们就回家啦。”
数日后众人来到两浙路,处州龙泉县。
“咱们不是要去杭州吗,来这里做什么?”扈三娘好奇问道。
“龙泉宝剑没听过吗?这里自春秋时期,就盛产兵器。”
“真的吗?”扈三娘立马来了精神。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果然一进县城,就听到许多杂乱的打铁声。
见沈潮一行十余人全都气势不凡,立马围上三人。
他们都是帮闲,极力的推销着自己。
沈潮选了个说话勉强能听懂的青年,扔给对方二两银子,豪气道:“用心为我做事,满意的话,日后在龙泉给你分差事。”
“好嘞,大官人。在这龙泉县,就没小人不知道的。”
“嗯,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陈礼怀。”
“先带我们去最好的兵器铺子,官人我要买几件最好的兵器。”
“好嘞,您跟我来。”
龙泉县和阳谷县差不多大,属于中等县城。但是南方人口稠密,因此城里热闹许多。
沈潮身后除了武松房学度,周平安等几个高手,还有岳飞四人。
日本人三浦九郎也背着他的少主,跟在后面。此时的他已经留起了长发,外表和宋人无异。沈潮也给他起了汉名,叫石头。他的少主西岛平秀,叫西门秀。
七拐八绕的通过几条街巷,众人被带到一座院落。
此刻敞开着大门,门匾上书孤鸿剑阁四个烫金大字。
笔锋凌厉,透着一股锐气。
“大官人,这里就是咱们龙泉最好的兵器铺子。就是价格有些贵,也从不讲价。”陈礼怀小声说道。
“嗯,无妨。”说罢沈潮率先进入。
正堂和左右厢房都陈列着各样兵器,后面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
“这位客官,想看什么样兵器?”一名干瘦老者,掌柜打扮,笑着问向沈潮。
“什么兵器都行,不过只看极品。普通货色,就不必了。”
老者见沈潮一身名贵打扮,说话如此傲气,他倒是很开心。
“这您就放心吧,我们孤鸿阁就是不缺好兵器,尤其是宝剑。”
“都拿出来,让本大官人见识见识。”
“好,您里面请,稍等片刻。”
将沈潮等人引进后院一间偏厅,老者独自离去。
片刻后,几名伙计拿来十几件兵器。
老者骄傲道:“这些都是我们最好的兵器,官人请看,可有喜欢的。”
就见里面有八柄宝剑,有的镶嵌宝石富丽堂皇,有的古朴低调。
还有两杆长枪,一杆长矛,三柄单刀。
“你们看看,这些兵器怎么样?”
在场之人基本都是武功高手,对于兵器自然喜欢。
就连秦孝杰,也拿起一柄宝剑,欣赏起来。
“都什么价钱?”房学度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