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兰等人脸色煞白,原本就心里没底,这会儿听到胡福来的叫嚣,心情更是惴惴。
她们不由的看向不远处的护卫,后者倒是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只是听到胡福来的声音时皱了一下眉,有人进了船舱,似乎阻止他们吵嚷。
“怎么办?会不会真的……”余婶子紧紧的抓着林兰的手,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
就在这时,天幕里传来简云桑的低笑声,“朝朝,你其实不用这么担心,在咱们这,这戒指确实不贵,它是塑料做的,而塑料在咱们是非常普遍的东西。可塑料是一百多年前才有的,你所在的上六村,连红薯都还没引进,最起码是好几百年前了。所以不会有塑料做的任何东西,物以稀为贵,古时候的塑料戒指,你给出去的就是世上唯一的几枚,所以,肯定是值钱的。”
朝朝长大了嘴巴,“是哦,之前胡福来他们就卖出去了不少钱。”
“所以啊,东西的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看在哪里,在何人的手里,在当地是不是属于稀罕的东西。”简云桑抚了抚她的头发,“比如说玻璃,咱们现在是不是也有很多,玻璃碗玻璃杯,镜子之类的都很常见,也很便宜。可在古代,还没有玻璃透亮的琉璃,都很值钱很纳罕的,是不是?”
朝朝点了点头,总算安心了。
林兰等人面面相觑,是哦,在后世几文钱的东西,不代表在大启也只有几文钱啊。
就像简姑娘说的,那是这个世上独一无二的,当然值钱。
莫名的,几人心里安定不少。
不心安也没办法,都到这个节骨眼了,她们难道还能做什么吗?
“既来之则安之。”郭秀才安抚道,“东西是县令大人买的,价格也是县令大人定的,当今皇上至圣至明,不会怪罪我们的。”
在林兰等人眼里,郭秀才读过书,见多识广,他都这么说了,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更何况,高大人给的那些银子,他们都还没用过,大不了就还回去嘛。
景宣帝扬了扬眉,他已经让曹庆将戒指拿了过来,正拿在手中把玩。
这戒指他已经看过很多次了,以前不知道是什么做的,只知道外表有点像琉璃,但却很轻巧,掉在地上也不容易坏,样式也很漂亮。
一直都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做的,原来是塑料啊。
太后依旧坐在床沿,见他手里的东西,稍稍打起精神,笑道,“这戒指确实精巧,那位简姑娘说得对,在后世或许不是金贵的东西,但在大启朝,的的确确是独一无二的。听说皇帝手里有好几枚,不如……”
景宣帝站起身来,“母后先好好休息,朕还有事,晚上再来陪您用膳。”
太后:??
看着他急匆匆离开的背影,她忍不住轻骂了一句,“逃得倒是快,这般小气,连送母后都不乐意。”
她身边的嬷嬷忙说道,“娘娘,陛下是再孝顺不过的了,什么时候有了好东西,都往您这边送。那戒指,陛下肯定拿他有大用。”
太后闻言,缓缓的靠回了床头,微微的叹了一口气,“自打天幕出现后,皇帝是一日比一日忙了。”
不是在琢磨事情,就是在跟百官商议政事,连带着后宫都去的少了。
嬷嬷没说话,只是轻轻的给太后掖了掖被角。
太后说完那句话后,便又抬眸看向窗外的天幕。
朝朝正将戒指往自己的手指上套了套,感觉有点小,但闪闪发亮确实很好看。
她就看向简云桑,后者无奈,“想戴就戴吧。”
她记得两年前,这小丫头的生日宴上,她也戴上了这种戒指,足足带了十来个,把所有的手指头都给套满了才罢休。
没想到两年过去,这喜好,还是差不多啊。
宋珍也好笑的开口,“反正源源都送给你了,你喜欢就都收好。”
朝朝摇摇头,“我就再挑两个,两个就够了。”
宋珍笑了笑,由着她在那一堆闪瞎眼的小东西里面挑,自己则转头对简云桑说道,“朝朝睡午觉的时候,你爸爸他们过来了。只是听说你们在休息,就没上楼打扰。我看他们一路过来也累了,就让南洲送他们去了酒店,明天早上再过来。”
“嗯,一会儿我给他打个电话。”简云桑点点头。
正好朝朝选好戒指了,两个她都戴在了手上。
宋珍又问她喜欢哪身衣服,朝朝就指了指身上穿的。方才楚楚姐姐也说好看,她也觉得漂亮。
宋珍点点头,“行,那就穿这身,剩下的几套当备用换洗。”
朝朝将衣服换下来,又低头看着手指头上的戒指,这个她没摘下,感觉很好玩。
观赏了半天后,她才抬起头,问道,“妈妈,你说这个戒指是塑料做的,我们现在的塑料很多,都在哪里啊?”她怎么没看见。
“塑料啊,在这个房间就有不少。”简云桑就指给朝朝看,“早前妈妈拿进来的矿泉水瓶,就是塑料做的。还有那边的袋子,就叫塑料袋。还有你的小脸盆,小水桶,装牙膏的外皮,装药品的瓶子,你早前喝的酸奶瓶。还有你床头的小灯罩,晾衣服的小衣架,灯的开关,插座,厨房里那些电器的外壳,你的那些小玩具。对了,前些天你和源源哥哥拆掉装好的小汽车,大部分车身也是塑料做的。甚至就是我们大人开的车子,有很多地方也是塑料制品。”
朝朝长大了嘴巴,满脸震惊。
“塑料好厉害。”
宋珍哈哈笑了起来,“塑料有很多种,有的还能做成衣服呢。”
朝朝就低头看向自己的衣服,她完全想象不出来。
天幕里的大启人更是觉得不可思议,“这塑料到底是什么东西,啥都能做?”
“是啊,还有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也能做出来。”
于康升更是激动不已,对着身边的工部官员们说道,“听到没有,都听到了吧,小汽车的外壳,是塑料做的,终于知道了,终于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