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岷为本次行动做了总结以后,敬重地望向老颜头。
“当然,更为让人振奋的是,咱们找到了石色一脉的传人,颜老先生。”
?
颜颜疑惑地望向旁边老头。
只见她旁边的老头淡定地摸了摸不存在的胡子,那满脸的装逼范儿,可真是够够的。
颜颜忍不住扯了扯嘴角。
仿佛感受到自家孙女的不满,老颜头转头望她的时候高人范儿不见了,笑的那叫一个和蔼亲切。
“嗯,有件事一直没跟你说,其实你爷爷我吧,不是普通的颜料爱好者,我是葛洪门下丹青匠石色一脉传人。
这个丹青匠呢,也就是……”
“……不用说了,我知道。”颜颜无语:“你说点我不知道的。”
“呃,你太太爷的话你还记得不?”老颜头答非所问。
颜颜虽然无语但还是配合地回答了:“乱世以守为进,当百年不出。”
“没错。”老颜头欣慰地点头:“当年你太太爷决定隐姓埋名,本是为了守护丹青匠的秘宝。没曾想一百多年后,还是让有心人惦记上了。”
老颜头在说这个的时候,卫老爷子惭愧地低下头:“都怪我们。”
“时代的锅,你怎么能全往身上揽呢。”老颜头不赞同地皱眉:“而且他们究竟怎么知道的还未可知呢,这世上又不是只有咱们两家知道宝书的秘密对吧。”
看着俩老头又聊上了,颜颜忍不住插嘴。
“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
目前,颜颜知道的就是有人为了拿到葛天师手书《石色手札》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抓了颜料圈子里的人盘问信息,仅此而已。
当然,现在还要加一个新信息,那就是她以为老爷子只是倒霉地被卷入其中,搞半天,老爷子一直是局中人。
只不过听他们语气,石色水色丹青匠一直坚守宝书的秘密,那为什么还会传出去了?
难道,真是卫家人……
就在颜颜各种脑洞的时候,老颜头无情地拍了一下小丫头的后脑勺。
“别瞎想,好好听故事。”
“……”颜颜。
寻找爷爷的这些天,颜颜一直故作坚强,在胖子乃至顾隐年他们眼里,颜颜就是一个胆大清冷且智极近妖的形象。
谁曾想在爷爷身边,她瞬间变得跟普通软糯女孩子没什么区别了。
看着她冲老颜头撒娇似的发脾气,乃至发懵被揍的模样,和平时的模样大相径庭。
众人觉得新奇又有趣看得津津有味,就连顾隐年眼底也多了几分玩味笑意。
……
老颜头不知孙女这些天在众人面前树立的威信是何等高大,开始说起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事情要从清末开始说起。
当时欧美已经进入机器代替手工的工业时代,后来国门被强行打开,西洋产品大批涌入,对国内各行各业行形成了致命冲击。
其中就包含颜料行业。
想当年,无论是京城还是其他文人汇聚的地方,都有颜料作坊的,不过“西洋颜料”的冲击下,许多颜料坊被挤兑倒闭。
当时,葛天师门下石色一脉、水色一脉都在,而且是传统颜料作坊的龙头大哥二哥。
看到传统颜料被猛烈冲击濒临灭绝,他们都试图寻找脱困办法。
彼时,水色一脉提出寻找祖师爷的手书,把失传的秘色配方找回,或可与西洋颜料一搏。
毕竟西洋颜料的优势是颜色多,而且价格便宜。
如果他们能把一些失传的颜色找回,定能赛过西洋颜料。
石色一脉却不同意,且不说这牵涉到多少人力物力,仅仅说传承二字,《石色手札》便不适宜在这个时候现世。
毕竟当初先祖藏匿祖师爷手书,便是为了不让它落入外寇之手。
而今,可不仅仅是外寇,洋鬼子都来了。
万一引起洋鬼子的注意,宝书落入他们的手中如何是好!
然而水色一脉却觉得都要濒临灭绝了,此时不自救还要等什么时候,真的灭绝以后,可就什么都来不及了。
总而言之,石色和水色两大当家发生了剧烈争执。
经过漫长的谈判,最终两家没有达成共识。
石色一脉认为宁可改行不以此为生,也不能让祖师爷的心血落入外邦手里。
水色一脉却认为变革自救迫在眉睫,石色一脉为还没发生的假设停滞不前过于保守故步自封。
最后,石色水色传人不欢而散,并由此走上不同的路。
石色传人还真金盆洗手,从此隐姓埋名只以中医谋生,颜料则成为关起门的传承,不再对外言说。
水色一脉则开始变卖家产,无尽地寻找。
不过说到底,唯一知道隐匿地点的只有埋藏的人,也就是石色一脉丹青匠鲁兴周。
但鲁兴周当年隐匿了宝书之后就自戕了。
没有人知道他自戕的地方,更别说他隐藏宝书的地方。
当年陪同鲁兴周一块寻找地方的水色一脉传人也就知道这么多。
时隔这么久,想要凭借这个模糊的信息找到鲁兴周的墓,甚至鲁兴周藏匿宝书的地点,简直是天方夜谭。
本来水色一脉还想厚着脸皮找石色传人再探讨探讨,奈何石色一脉早已不知所踪。
水色一脉没办法,只能继续漫无目的地寻找。
然而,找着找着消息不胫而走,甚至越传越夸张,变成了水色一脉在找富可敌国的宝藏。
许多乡绅土豪也纷纷表示愿意帮忙,只求找到宝藏的时候,能够分一杯羹。
水色一脉心想,也是个法子,毕竟他们找了这些年早就捉襟见肘了。
于是乎,他们隐匿了宝书的秘密,佯装找宝藏,还骗到了不少赞助。
只是好景不长,很快世道乱了,开始打仗了。
华夏大地生灵涂炭,百姓苦不堪言。
大伙都忙着逃难,自然就顾不上寻找什么宝藏了。
转眼一百多年过去,世界早已焕然一新。
水色一脉当年门徒几百人,转眼也只剩卫家还在坚持,其他人都转行干别的了。
至于这个宝藏什么的,更加无人提起了。
谁曾想一百多年后,竟然有人再次提起这个宝藏,确切的说人家目标明确,是为宝书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