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上,轧钢厂会议室。
宣传科科长带着宣传科众人与人事科众人对立而坐,两拨人泾渭分明。
两位周科长也就扩建筹备工作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最终还是宣传科凭借着上次举办运动会的出色表现拿下此次筹备工作的主导权。
宣传科科长美滋滋的喝了口茶后,瞥了一眼人事科长,周科长见状没好气的翻了白眼。
随后众人就招聘方式和人数开始激烈的讨论起来,不知不觉的中午下班铃声就响了起来。
众人这才觉得肚子咕咕叫起来,两拨人对视一眼后不约而同的起身直奔食堂走去。
到了食堂男同志们不拘小节的先是接了半饭盒自来水,如牛饮水般灌了下去,这才感觉已经快冒烟的嗓子得到缓解。
而女同志们则相对矜持些,小口小口的喝着自来水。
荀遇几人狼吞虎咽的吃完午饭后就赶忙朝着办公室走去,毕竟午休时间就这么一会儿,还得抓紧时间休息,下午还要继续扯皮呢。
下午,轧钢厂会议室。
众人经过一番拉扯后终于定下招聘新人的形式了,轧钢厂本次计划扩建五个工作车间,三个食堂,共计招聘2800人,其中车间工人2500名,食堂人员300名。
扣除分给各位领导的名额后还需对外招聘2500名工人,就在大家讨论编写招工公告的时候,荀遇突然开口提出个建议。
“两位周科长,我们用不用给周边的街道办分配一些工作名额?毕竟我们有些工作还需要街道办配合。”
两位科长听后互相对视了一眼,思索了一阵后叫上荀遇找领导汇报去了。
几人首先来到李怀德办公室,说明情况后便一起来到杨副厂长的办公室。
杨副厂长的秘书为众人倒好水后便退出办公室,李怀德给杨副厂长散了根烟后,不紧不慢的和杨副厂长汇报起来。
“荀遇同志提出了一个意见,我觉得很不错,小荀你来说说你的想法。”
荀遇听后立刻起身汇报。
“杨副厂长,李主任,您二位也知道,我打小就在南锣鼓巷生活,附近基本都是咱们轧钢厂的工人,虽然家属们有事可以来找咱们保卫科,但是保卫科就那么点儿人,所以家属们基本小事还是找街道办。”
“虽然为居民排忧解难是街道办的本职工作,但是也是为咱们轧钢厂解决了不少麻烦,再加上最近没工作人越来越多,街道办的工作也不好开展。”荀遇沉吟了片刻后缓缓开口。
“所以我想着不如分配给附近街道办一些工作名额,一来缓解街道办的工作压力,二来可以加强双方关系。我认为是个一举两得的事。”
杨副厂长思索一阵,又和李怀德商议许久,最终两人决定拿出500个工作名额分给周围的街道办,随后将这个任务交给荀遇,让荀遇和各街道办对接。
李怀德见商议完毕后便起身和杨副厂长告辞了,荀遇等人见状也起身跟随李怀德走出杨副厂长办公室。
李怀德在走到后勤处办公室门口时突然对荀遇开口。
“小荀进来下,我还有点事情交代。”
荀遇听后和周科长打了声招呼便跟着李怀德进入办公室。
李怀德见荀遇关好门后便将手里的半包烟扔给荀遇。
“小荀你这个意见提的不错,回头和街道办对接的时候。”
李怀德话说到一半就没继续说下去了,荀遇见状嘿嘿一笑。
“李叔我明白,肯定给您办的漂漂亮亮的。”
李怀德见荀遇明白了自己话里的意思后便挥挥手让荀遇出去了。
荀遇来到会议室找到周科长后,和周科长汇报了一下便骑着自行车向厂外走去。
荀遇首先来到东直门街道办事处,荀遇宿舍老大李响便在这上班,虽然东直门街道离轧钢厂有点儿距离,但是公家的名额给谁不是给?给自家人还能帮助哥们儿更进一步,这不两全其美?
荀遇边给门卫大爷散烟边说找李响,见大爷起身进去叫人后便找个了没人的角落抽起烟来。
没多久李响就走了出来,看见蹲在旁边抽烟的荀遇,两人自毕业后也两三个月没见了,互相问候了一下便找个地方说起了正事。
“老大你知道我们轧钢厂要扩建吧,李叔说分给周边几个街道一些工作名额,你懂的~”荀遇略带笑意的调侃着。
“一共多少个名额?最多能分给我多少?”李响思索着怎么才能利益最大化。
“一共500个名额,不过交道口得占大头,估计最多能分给你们100个。”荀遇不假思索的说道。
“行,我先和我们主任汇报一下,明天你先死咬50个。”说完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荀遇看着李响找领导汇报消息后,也转身骑着自行车朝交道口街道而去。
来到交道口街道办事处后,荀遇轻车熟路的在门卫登记了下,径直向王主任的办公室走去。
“王姨,我来给您排忧解难了!”荀遇人还没进来声音已经先传到了。
“哦?小荀这是有什么好消息?”王主任见来人是荀遇后笑着打趣道。
“王主任您也知道我们轧钢厂要扩建吧,这回扩建筹备的牵头人之一李怀德是我叔,他知道您特别照顾我,这不吩咐我说这次扩建能给咱们街道分点工作名额吗。”
“毕竟咱们的关系摆在这儿,还能缓解一下街道办的工作压力。”荀遇耍宝般的对着王主任开口。
“真的吗?那可太好了,回头我一定给李主任送个锦旗去,感谢李主任大力支持我们街道办的工作。”
王主任听完非常激动,天知道她最近的压力有多大,再加上从老战友那听到明年可能消减定量的小道消息,王主任天天晚上都睡不着觉。
猛然听到荀遇带来的消息,犹如在炎热的夏天喝下一杯冰可乐般,平复了下心情后,才问到能分给多少名额。
荀遇在心里盘算了一阵后,才缓缓开口。
“这回一共有500个名额,您也知道,还得分给附近的几个街道一些。我估计200个顶天了。”
“200个基本够用了,这可真是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啊,回去你帮我谢谢李主任,回头我一定当面向李主任道谢。”
荀遇和王主任互相吹捧了一阵后便起身告辞了,出了交道口街道后又向轧钢厂周边其他两个街道走去。
又是一样的流程,在两个街道主任依依不舍中回到了红星四合院。
第二天,荀遇吃过早饭后不紧不慢的骑着自行车来到东直门街道办事处,离着老远就看到李响站在一个中年男人身旁朝这边张望着。
看到荀遇的身影后,两人便热情的走上前来,荀遇自然又是昨天的那一套说辞,只不过东直门街道只有50个名额,理由就是东直门街道离轧钢厂有点儿远。
东直门街道的主任听后自然不甘心,他可是听说了,别的街道可是最少100个名额,怎么到他这就只有50个了。
只是荀遇怎么也不松口,最后也只能皱着眉头答案了。
李响在起身相送的时候对着荀遇不着痕迹的点点头,荀遇见状也点了点头便朝轧钢厂走去。
这边李响目送荀遇离开后又找到了主任,在其耳边小声耳语几句。
“小李这次要能办成我亲自为你庆功。”主任听到李响的话后马上激动的开口。
“是,保证完成任务!”李响听到主任的保证后坚定的保证着。
说完便走出办公室,骑上自行车朝外走去。
果然刚走出胡同口就看到荀遇倚着自行车等着自己呢。
两人骑上自行车,买了点熟食卤肉后一起来到荀遇家。
偷得浮生半日闲,两人在荀遇家美滋滋的喝了一顿酒后,李响也没回街道办点卯就直接回家了。
第二天在李响和主任汇报工作情况时,李响说道轧钢厂同意分给东直门街道100个工作名额后。东直门的街道主任当场为李响记了一功,并保证今年东直门街道先进个人是李响的了。
荀遇这边回到轧钢厂后,向两位周科长汇报了这500个工作名额的分配情况后,就继续和同事们讨论起这次的招工计划。
经过两个科室不眠不休的研究了一个礼拜后才定下。
最终经过轧钢厂领导班子讨论后认可了此方案,就等着冶金部同意轧钢厂扩建的文件下发后便可开展扩建工作了。
周科长见忙碌了一周的众人都无精打采的,也是大手一挥,给每个人放了两天假,吩咐好众人排班休假后让众人该干嘛干嘛了。
荀遇趁着来之不易的假期,找上闫解成一起往家里运粮食,当然荀遇有着系统商城和系统仓库,不过是装装样子罢了。
忙活了一阵,两人终于将四家买的粮食都运回了自己家,期间许大茂也从乡下换了不少风干腊货。
日子就这样平淡的过去了,估计是贾东旭还在的缘故,贾张氏没有像电视剧里那样撒泼打滚,易中海也没有像后期为了养老那般机关算尽。
除了偶尔有几句邻居家的争吵拌嘴之外,此时的红星四合院还真算得上是文明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