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你是跟我开玩笑还是说笑?”卓正觉得再跟姜绵掰扯下去,伤口已经愈合了。
虽然现在还能看到创可贴红了。
姜绵秀眉挑起,“你看我像是玩笑的样子吗?”
“你的店在哪里?”
姜绵伸手一指。
“走吧。”卓正这人有洁癖,借了地方清理了伤口。
出来的时候。就看到姜绵给了他两百块钱。
“赔偿你的损失。”
第一次有人赔偿他损失。
卓正把钱收进了口袋里,环视了一圈。“留个电话,万一我手指头发炎了还能找你。”
姜绵:“……”
“你是碰瓷?”
卓正已经找笔和本子,“还是请你留个电话号码。”
姜绵把大哥大号码和名字写下来。
卓正在另外一张纸上写了自己的名字和号码,“我来京市旅游的,有空当我导游吗?”
姜绵的目光落在了卓正的名字上。
港圈太子爷。
家里背景强大,就是这位太子爷多少单纯了点。
投资目光好,是妥妥的富豪榜人物。
“好啊。”
姜绵承认她那颗贪财的心,让她无时无刻不想结交有钱有权的人。
接下来一天。
她陪卓正去逛了故宫和几个古玩市场。
卓正似乎对这些很感兴趣。
姜绵跟陆爷爷学了一些知识,比卓正懂多了。这人完全就是有钱少爷,只想用钱买东西。
容易被人忽悠,古玩市场上那些人个个都是人精。
她倒是避免卓正被骗。
等开业这天。
卓正也送了花篮,还过来捧场。
说是买几件成衣回去送人。
姜老夫人带着姜璐璐和姜二夫人过来了。
还送了花篮。
姚文超和沈清宜、陈小希也飞了过来。
沈清宜一见面先是一个大大的拥抱,恨不得扑在姜绵身上。
一脸八卦的拽着姜绵。
“绵绵。那个港圈太子爷怎么被你给搞上了?”
“没搞。”姜绵压低声音,“就是认识而已,带着他买了几样好东西。”
沈清宜有点可惜。
“你怎么能不搞呢?”
“兴趣不在这里。”
沈清宜的兴趣在这里,但她从不碰闺蜜身边的男人。这是她的底线,万一哪天闺蜜喜欢了多不好。
姜老夫人坐在卡座。
看着手里的图册。
“姜绵这孩子还真有头脑,从小渔村出来短短几年能有今天的成就,还真不简单。”
姜二夫人不做声。
那天之后,她被老公说了一通。
到底还是没再提起姜绵,倒是私下送了花篮。
姜璐璐浅笑:
“我们姜家的孩子,自然个个都是好的。”
听她这么说,姜老夫人很满意。
“不知道老三查的怎么样了?”
姜璐璐没说姜老大不让老三告诉老夫人真相,即使查出来也当做没这回事。
也不要告诉姜老四,他在外面有个孩子。
姜老四虽说没有结婚。
但也被一个长期追求他的女生感动,两人打算过两个月结婚。
姜老大不想影响弟弟的婚事。
主要是他也看不上姜绵那种利用婚姻发家致富的女人。
姜绵叫人上了花茶和点心。
她一直忙着接待别的客人,卓正见她比较忙便说明天再约她。
沈清宜打趣:
“逃跑了?晚上不一起吃饭吗?”
卓正笑了笑。
“好啊。”
卓正拿了一本书,坐在了角落看书。
瞧着时间差不多。
姜绵才娉婷移步到姜老夫人她们那一桌,“老夫人,二夫人。车夫人。”
姜璐璐夫家姓车。
姜绵便称呼她车夫人。
姜璐璐浅笑:
“叫我车夫人反而生分了,我跟你同宗叫我姑姑吧。”
“好啊。”
姜绵打开了图册。
“你们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跟我说,我可以现场给你们修改设计图。”
姜璐璐疑惑。
“你会设计?”
“会一点。”姜绵淡淡解释:“上大学的时候觉得课业不重,便私下学了一些额外的技能。”
“还真是努力的好孩子。”姜老夫人心疼了。
仿佛看到自己年的时候在努力。
她对姜绵多少带着那种看自己的心疼,会更加包容和喜欢。
“多谢老夫人。”
姜老夫人慈祥的目光落在她脸上,“叫我奶奶吧。”
“姜奶奶好。”
“好孩子。”老夫人听着软软的声音,心头都在颤抖。
待要说什么。
姜璐璐打开了话题,“你给我们推荐两套吧?”
姜绵给老夫人推荐了两套。
分别给姜璐璐和二夫人各推荐了三套。
老夫人有心帮她。
又分别给自己的老姐妹做主定了两套,说是明天带她们过来量尺寸。
二夫人百感交集。
沈清宜坐在不远处,细细的打量了姜老夫人几个人。
眼眸里凝聚的光渐渐散开。
姚文超递给她一杯水。
“看什么?”
“跟绵绵坐在一起的老太太,就像绵绵老了以后的样子。”沈清宜抬了抬下巴,“老太太旁边的那个女人,嘴巴和绵绵有点像。”
姚文超看过去。
“还真像是绵绵的亲人。”
“哼。除了那个老夫人,旁边那个分明是防备心很重。”
沈清宜脾气不好,看人眼光还可以。
用她的话就是从小父母离异。
她必须看人脸色生活。
打架是她不想忍气吞声,不代表她不用看人脸色。
姜家三个人离开后。
沈清宜过去搂着她的肩膀,“怎么回事?”
“京市姜家。”
“是电视里经常看到的那个姜家?”沈清宜下巴落在了姜绵肩膀上。
“嗯。”
乖乖……
她以后只要给姐妹拎包就行了。
还演戏干嘛。
“绵绵。你怎么认识她们的?还跟你这么熟?”
“可能有点远亲吧。我有一个跟他们家一样的手镯,说是他们家的孩子才有的东西。”
沈清宜赶紧拉着姜绵细问。
姜绵也没有瞒着沈清宜。
说了一遍,又讲了自己的猜测。
“你的意思,你是姜家哪个儿子跟你妈婚外情生的你?”
姜绵缓缓的点头。
“我觉得你奶奶肯定知道真相。”
姜绵突然想起了欲言又止的老太太,以及那个给姜母钱的老人家。
她想要回海城一趟。
去看看石头房子里有没有东西。
书里,石头房子不归姜绵。
最后那地方拆迁。
赔了的房子归姜政所有。
姜绵在京市又待了五天,这五天她抽空陪着卓正和姚文超又去了古玩市场。
三个人买了不少回来。
姜绵找了房产中介,说是帮忙留意要出售的四合院。
她想要买一套。
以后方便放她收藏的这些宝贝,还看了不少紫檀木的家具和摆件。
收藏这些都需要地方。
姜绵前面置办的公寓只有一百五六十平,根本不适合放那些摆件和家具。
只好作罢。
处理了这里的事情。
她赶紧回海城。
把行李放到了家里后,第一件事就去去原身从小生活的地方。
开车一个多小时。
最后到了小渔村。
渔村靠海。
渔民祖祖辈辈都是以海为生,姜绵到了这里才知道现在的渔村有多穷。
石头房子。
空气里都是海水的咸味。
年轻人都进城打工,要么渔民也都出海捕鱼。
留在村里的只有老人和孩子。
“姜绵。”不远的石头旁边,站着一个被海风吹裂皮肤的老人。
姜绵见过她。
就是那个和她父母有过拉扯的老人。
“您好,奶奶。您认识我?”姜绵主动走过去,肉眼可见老人家神色龟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