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姜绵有脑细胞思考。
沈清宜打来了电话,“姐妹。你在哪里?”
要开庭,怕姜绵压力大。
第一时间要来陪她。
“在小区附近街道上的小酒馆里。”
沈清宜第一时间赶来了,还带了一个长相颇具攻击性的男人,一看就是那种野性美。
姚文超很自觉的坐在姜绵旁边。
沈清宜双手一指。
“我嗅到了女干情,你是不是想成为我姐妹爱情史上的一员?”
姚文超漫不经心的给她们倒酒。
“行吗?”
沈清宜眼眸流转,“还行吧。”
对于沈清宜来说,男人就只有在床上行不行。
不行的被她踹了。
行的,也被她换了。
主打不拒绝,不负责,只享受。
有人说她渣,她不在乎。
来一句:我就是你们的试金石。
姜绵看向沈清宜旁边的男人,“男友?”
“嗯。飞机上认识的,加拿大的华裔。孟抒怀这次来国内做生意的,我让他先来海城几天。”
“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沈清宜是这样介绍姜绵的。
又指着姚文超,“跟你一样都是华裔。”
姜绵挑了挑眉梢,“这名字不错。”
“我爷爷给我起的名字。”孟抒怀声音低沉,沈清宜对声音有种天然的喜欢。
难怪,长相这么攻击。
依然能被她收入恋爱史中,原来就是沈清宜说的能让人耳朵怀孕的声音。
姚文超一个劲的照顾姜绵。
偶尔还带着宠溺递给她纸巾,“绵绵。别喝多了。”
沈清宜嘿嘿一笑。
跟孟抒怀吹瓶。
她看到姜绵心情还可以,也放下了心。
两人喝了半小时,说是不能耽误滚床单的时间。
手牵手跑了。
姜绵捂着脸,幸好海城认识沈清宜的人不多。
这要放在三十年后,一准被封杀。
九十年代,大家还是很包容开放的。
姚文超送姜绵回到家门口,看着她开门。“我给你煮一碗解酒汤就走。”
姜绵转身看向他的脸。
真好看。
特别是酒后看他的脸,有种踩在别人肾上腺蹦迪的帅气。
适合睡完就跑。
“姚少。我看你明天去上班,别打飞的了。再次申明,我这人只喜欢看美男。
不管是你还是贺淮他们跟我公司里的男员工差不多。当然你一定是排在我朋友的位置,但也仅限于此。”
前世今生,姜绵都没有谈恋爱。
她并不认为女人一定要找个男人才完美。
至于睡不睡?
谁知道以后想或者不想。
她有点道德瑕疵,不是传统的女人模式。
姜绵自认自己是个小坏蛋。
姚文超没说话。
在姜绵关门的那一刻进来。
给她煮了个醒酒汤。
盛给她后,才出来关上了房门。
离开的时候,透着门缝和姜绵对视了一眼。
他觉得只要看到这双眼睛。
他就值得了。
不恋爱,她又没说不睡自己。
姚文超这样安慰自己。
反正他也是不婚族。
果然如沈聿怀所料,第一次庭审判的很重。
无期。
外面有媒体记者守着,沈聿怀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面容沉重的宣布了结果。
并且在媒体面前说道:
“我们会尽快准备上诉的材料,我和我的当事人对判决结果表示遗憾。
但我们不会放弃,会为了推动国家的司·法公平公正努力。”
他在记者面前直接说不会放弃做自卫无罪的辩护。
两个孩子要继续读书。
招娣带着妹妹回到了唐家,她拒绝了姜绵的帮助。按照规定,她们两人是要在爷爷奶奶身边生活的。
唐建国的弟弟唐建明过来接招娣和盼娣。
小伙子有点拘谨。
招娣和盼娣对这个叔叔亲近了许多,一看就是唐建明对她们也很好。
“对不起。我大哥是个混蛋,再次庭审我会出庭作证。”
唐建明是个船员。
跑船的人一出去就是半年多才回来,等他昨天回来才知道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情。
“我跟我妻子商量好了,招娣和盼娣会跟着我们生活。”
唐建明再三保证会照顾她们。
姜绵私下问了招娣,也知道唐家奶奶对她并不好。
只有这个小叔叔和小婶婶对她们好。
“这样吧,我会每个月给一百块钱负责招娣和盼娣的生活费。”
“不用。她们两姐妹始终是我唐家的人。”唐建明赶紧摆手,“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姜绵还是开车送他们离开。
后备箱里都是给招娣和盼娣两姐妹的东西。
还给唐建明妻子送了一件衣服。
快到的时候。
唐建明才开口:
“姜总。我妻子在你们织布厂上班。”
姜绵一愣,“没听说。”
“她不好意思说。”唐建明又说道:“你的基金会有帮助公司名下所有职工家庭关于直系亲属的重病大病的补助。”
“恰好我儿子符合救助条件。”
姜绵的基金会针对所有职工,有职工本人和家属的补助。
还会有专门的人根据病人需求,帮忙介绍去不同的医院诊治。
这是继女子反家暴基金会新出的一个基金。
唐建明的妻子当时一个人在家。
遇到了这种事情,婆家没人伸手。
姜婷把自己打零工的钱偷偷给了她,陪她带着孩子去治疗。听说公司有这个基金,顾虑她向公司申请。
唐建明跑船的人,知道妻子的无助。
他很感恩。
“我们全家人都谢谢你。”二十几岁的男人,眼神里聚满了泪水。
紧紧牵着盼娣和招娣的手。
“我就一个儿子,我和媳妇养得起盼娣和招娣。”
第一次,遇到受助人的感谢。
并且受助人也把这份关爱传递下去,让姜绵心里莫名的心暖。
她觉得一切都很有意义。
“谢谢你们。但我的生活补助也永远有效。”
姜绵送他们到了家。
唐建明家就在唐家老宅子后面一条街,他妻子周琳是牛仔布织布车间的修布工。
修布工不用上夜班,薪水不比挡车工少。
周琳看到姜绵下车。
赶忙过来打了个招呼,盼娣和招娣两人可怜巴巴的喊道:
“小婶婶。”
“可怜的孩子。以后跟着小婶婶生活。”
周琳邀请姜绵到家里坐坐。
姜绵考虑到以后要常联系,便进屋坐了坐。
唐家只有二十几个平方的屋子,外带一间不大的院子。
周琳解释:
“建明跑船工资不低,但他是年前刚去的。所以……”说是原来也是毛纺厂的工人,后来效益不好发工资总是推迟。
他一想不如出去跑船。
听人说跑船很挣钱。
唐建明跟周琳说了姜绵要补贴招娣和盼娣的生活费,她也赶忙谢绝了。
说是凭借两口子赚钱。
养三个孩子没问题。
姜绵见她们坚持,便也没有要求再补贴。
周琳已经把两姐妹的房间收拾好了,安慰两个孩子她会陪她们一起度过想妈妈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