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逸苒委婉说道:“免费入学,是为了让我朝无论贫富贵贱,皆有受教育之机会,如此才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壮大我朝。至于女子,她们与男子同为人,为何不能读书?女子有才,更能培育出优秀的下一代,于国于家皆有益处。大家想想是不是,我们要考虑国家的进步,而不是让之前的秩序成为禁锢发展的枷锁啊。”
“公主,您这是违背祖宗之法啊!”张老痛心疾首地喊道,他的眼中闪着泪花,那浑浊的眼眸中满是悲伤与无奈,仿佛看到了王朝走向衰败的未来,就像看到自己心爱的孩子走向毁灭一般。“祖宗之法乃我朝立朝之本,怎能随意更改?公主,您这是在把我朝往火坑里推啊!每一项祖宗之法都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谨遵不悖,而不是肆意破坏啊!”
楚逸苒看向梁怀问,示意他,出来说两句啊。
梁怀问果然看懂了,“祖宗之法亦需与时俱进。公主提议可行。”
一位礼部侍郎站了出来。他身材修长,身姿挺拔,宛如一棵青松,面容清秀,透着一股儒雅之气,只是此刻神色有些慌乱,眼中闪烁着不安,“公主,女子入学,会破坏我朝礼教,男女共处一室,易生情愫,到时道德败坏之风将盛行,还望公主三思。学校乃圣洁之地,不能因这等决策而蒙羞啊!一旦道德的防线被冲破,社会将会陷入一片混乱,我们将无法收拾局面。”
梁怀问冷笑一声:“礼部侍郎,你莫要危言耸听。学校自会有规章制度,保证学子专心向学。看你们就是害怕改变,害怕失去你们那点可怜的权力。你们口口声声说祖宗之法,可祖宗若是看到你们如此顽固不化,恐怕也会痛心疾首!你们只看到了眼前的所谓礼教,却看不到长远的国家发展。女子有才,可与男子共同为国家效力,为家庭谋福,这才是真正的大道。”
“你。。。”礼部侍郎气的满脸通红。
“公主,臣以为,此举虽有公主的考量,但风险实在太大。我朝向来以礼教和秩序治国,如今这般大的变革,百姓恐难以接受,万一引起民愤,国内动荡,外敌便会趁机而入啊!还望公主谨慎行事,切莫因小失大。”
楚逸苒看向他,目光中带着一丝威严:“这是对于国家发展之长远之计,百姓若皆能接受教育,明理聪慧,国家自会更加强盛,外敌又何足为惧?这个决定,是为了我朝千秋万代,而非一时之安。”
此时,一位一直沉默的刘太傅缓缓开口:“公主,臣理解公主求变之心,但此事关乎重大,不可操之过急。可先在部分地区试行,观其效果,再做定夺。若贸然全国推行,一旦出现问题,便难以挽回了。” 楚逸苒微微点头:“首辅之言,虽有几分道理,不过如今有神明传言在,可以趁此机会大刀阔斧改革之时。女子入学、免费教育,是开启民智、强国富民之良策,我有信心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相信大家也是。”
大臣们面面相觑,眼中既有对楚逸苒决定的愤怒,也有对未知变化的恐惧,
看着楚逸苒毫不退缩地
一位年轻的御史站了出来:“公主,臣以为,教育改革乃大势所趋,但可分步实施。先从贫困地区试行免费入学,让那些无力求学的孩童有机会读书。对于女子入学,可先设立女学,单独授课,待社会观念逐渐转变后,再考虑男女同校之事。如此,既能推进改革,又能减少阻力。”
楚逸苒微微皱眉,思考片刻后说道:“御史之言,有一定可行性。但男女本就平等,同校可促进相互理解与学习。至于分步实施免费教育,可在部分地区先行试点,但我希望期限不要太久,我希望全国都能尽快享受到教育的福利。”
然而,反对的大臣们依旧忧心忡忡,他们担心一旦实行,就如同打开了一个无法控制的缺口,后续的问题会如洪水般涌来。而楚逸苒则坚信,只有打破旧有的教育藩篱,王朝才能迎来新的生机与活力,这场朝堂上的争论,似乎还远远没有结束。
又有大臣说道:“公主,即便试行,也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师资从何而来?教材如何准备?这些都是问题啊!” 楚逸苒回答道:“我已命人筹备师资之事,可从各地选拔有学识之人,加以培训。教材也会组织专人编写,务必符合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学子。我不会贸然行事,这些细节我皆有考虑。”
“我决定,让红枫担任此次传授未来科技知识的老师。”楚逸苒的声音沉稳有力,
“红枫是谁?”大家议论纷纷。
“什么?青楼女子?”在空旷的朝堂中回响,如同敲响了一面古老而沉重的大钟,声波在殿堂内震荡,惊起了梁上栖息的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