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后,一名风尘仆仆的使者匆匆而来,他带来的信件犹如一道惊雷,瞬间震撼了整个朝堂。信中的消息令人瞠目结舌——薛国竟然已经惨遭屠戮!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竟是那强大的楚国军队。
原来,楚国大军不知为何突然改变行军路线,神不知鬼不觉地绕开了众人的视线,径直朝着弱小的燕国杀来。然而,他们的目标并非燕国本身,而是与燕国相邻的薛国。当楚国铁骑如狂风般席卷而过时,薛国毫无防备之力,其繁华的皇宫瞬间陷入一片血海之中。
满朝的文臣武将们,那些曾经为国家出谋划策、浴血奋战的忠臣良将们,如今都已成为楚国刀下的亡魂。宫廷内的华丽建筑也被熊熊大火吞噬,昔日的辉煌转眼间化为废墟和灰烬。
燕王颤抖着双手接过那封染血的书信,目光紧紧盯着上面触目惊心的文字,脸色变得苍白如纸。他怎么也想不到,楚国会如此狠辣决绝,对一个邻国痛下杀手。此刻,他心中充满了愤怒、恐惧以及深深的忧虑……
往昔的繁华薛国已被战火的残酷所取代。城墙下,护城河的水被鲜血染成了深红色,倒映着天空中的火光和黑烟。城门被攻破,残破的门板斜挂在铰链上,吱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悲歌。
在薛国都城的废墟中,战火的余烬仍在微微闪烁,但那曾经的辉煌与繁荣已被无情的战火吞噬。薛国皇族和满朝文武,无一人幸存,满族皆遭屠戮,这是一幕无法用言语描述的惨剧。
皇宫的大门敞开着,门上的金钉被战斧劈落,散落在台阶上,反射着血色的光芒。大殿内,薛王的宝座被推翻,龙椅上沾满了鲜血,那是薛王和他的臣子们最后的抵抗之地。王座周围,躺着皇族和大臣们的尸体,他们的官服被撕裂,冠带散落,有的手中还紧握着断裂的剑柄,有的则死不瞑目,仿佛在质问着苍天为何如此不公。
宫女和太监们也没能逃脱这场灾难,他们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走廊和庭院中,有的手中还紧握着金银财宝,有的则紧紧抱着彼此,仿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寻求着一丝温暖。他们的脸上还残留着惊恐和痛苦的表情,那是对生命最后一刻的绝望。
在皇族的寝宫中,皇后和嫔妃们的尸体静静地躺着,她们的华服被血迹斑驳,珠宝散落一地,曾经的美丽和尊贵在这一刻被彻底摧毁。孩子们的摇篮被推翻,小小的身体静静地躺在那里,他们还未来得及感受这个世界的温暖,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离开了。
整个都城,无论是皇族还是朝中亲眷,都未能幸免于难。街道上,家庭被拆散,尸体堆叠,有的紧紧拥抱在一起,仿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寻求着彼此的保护。
这场战争,不仅摧毁了薛国的城墙,更摧毁了人民的心灵。皇族和满朝文武的灭绝,满族的屠戮,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最深的伤痕。
燕王看着信中的介绍,他突然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笑话,天大的笑话。
楚国没来攻打他们,可是他已经把投降书送到了楚国。
燕王独自坐在王座之上,手中紧紧攥着那封刚刚收到的信。他的脸色苍白,眼神中满是绝望与自嘲。那封信仿佛有千斤重,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燕王的心中翻涌着无数复杂的情绪。他想起当初做出投降决定时的场景,大臣们激烈的争论在耳边回响,百姓们担忧的面容浮现在眼前。那时的他,被对楚国强大实力的恐惧所笼罩,一心只想着如何保全燕国百姓和国家的存续。可如今,得知楚国根本没有打算立即攻打燕国,他只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愚蠢和懦弱。 “我真是一个蠢货!”燕王喃喃自语道,声音中充满了痛苦与悔恨。“我竟然被恐惧蒙蔽了双眼,做出了如此愚蠢的决定。我身为燕国之君,本应勇敢地带领燕国人民抵御外敌,却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投降。我有何颜面面对燕国的百姓?有何颜面面对先王们?” 他站起身来,缓缓踱步,心中的痛苦如同潮水般不断涌来。他看着宫殿中的一切,那些华丽的装饰,那些象征着燕国尊严的物品,如今都变得那么刺眼。他觉得自己仿佛是一个罪人,玷污了燕国的荣耀。 燕王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被天下耻笑的场景。他仿佛看到其他各国的君主和百姓们在嘲笑燕国的懦弱,把燕国的投降当成一个天大的笑话。“我将成为天下最大的笑柄。”燕王的心中充满了绝望。“燕国,这个曾经有着辉煌历史的国家,如今却因为我的错误决定而沦为笑柄。我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他想起了那些曾经为燕国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他们的勇气和忠诚如今却被自己的懦弱所辜负。他仿佛看到了将士们失望的眼神,听到了他们心中的叹息。那些在战场上不畏生死的勇士们,却因为他的投降而失去了战斗的意义。 他又想起了燕国的百姓们,他们在得知要投降时的无奈和悲伤,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错误决定。百姓们对他寄予了信任和期望,可他却让他们失望了。“我真是太对不起他们了。”燕王的眼眶湿润了,心中充满了愧疚。 燕王走到窗前,望着远方。他仿佛看到了燕国的未来,一片黑暗,充满了耻辱和嘲笑。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将永远刻在燕国的历史上,成为他一生的污点。“我该如何挽回这一切?我还能挽回吗?”他的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无助。 就在这时,一位老臣走了进来。他看到燕王的痛苦模样,心中也充满了难过。 “陛下,事已至此,我们唯有想办法补救。”老臣轻声说道。 燕王转过身来,看着老臣,眼中充满了期待,“你说,你赶紧说如何补救?” 燕王仿佛抓到了一棵救命的稻草。老臣沉思片刻,说道:“陛下,我们可以派遣使者前往楚国,说明我们的情况,请求楚国归还投降书。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燕国的防御,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 燕王微微点头,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但他的内心依然充满了担忧,他不知道楚国是否会同意归还投降书,也不知道燕国的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