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正式开学的时候,宋知夏才知道原来二丫三丫是有大名的,她们分别叫江小满和江白露,因为姐妹俩一个夏天生,一个秋天生。
“那大丫叫什么?”她突然想起来,在江家的时候,都是跟着大家一起叫的,以为她们没有大名,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
江小满大两岁,反应更快,抢着回答:“大姐春天生的,叫立春。”对于这个名字,宋知夏并不意外,看来女孩子们都是按照二十四节气来取的名字,还挺别致。
“那好,以后在学校我就叫你们的大名了,你们也叫我宋老师,这样可以吗?”姐妹俩都是一年级,在她的班上。
小孩子并不知道大人之间的龃龉,对于这个漂亮又和气的小婶婶,她们还是很喜欢的,当即甜甜的叫了起来。
“知道了,宋老师!”
宋知夏的班上一共有三十二个学生,其中只有十个女孩子,其他都是男孩子,年龄从六岁到十岁不等。
女孩子们还好,不管学习成绩怎么样,最起码都很乖巧,让她省了不少心。但是男孩子们就有些一言难尽了,调皮起来,实在让人头疼的很。
宋知夏只好用江河教的法子,平时尽量严肃一些,多少有点用处。不过她跟其他老师最大的不同就是她从来不动手打人,哪怕是再调皮的学生,犯了错,她也只是安安静静的用眼睛盯着对方。
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个方法居然意外的好用,因为只要她静静的盯着他们,哪怕最不服管教的男孩子也会莫名的不好意思起来。
一个多月下来,一年级居然成了整个学校纪律最好的班级。因为这件事,王校长夸了她好几次。
“宋老师,还是你有办法啊!”这下轮到宋知夏不好意思了,她哪有什么好办法,只是单纯的觉得打孩子不好而已。
中午放学的时候,孩子们都三五成群的回家吃饭去了,宋知夏不想跟人挤,特意留在办公室里把上午的作业批改了,然后才起身去食堂吃饭。
没想到她刚走出学校,就看到一个熟人,周红霞背上背着孩子,手里拎着一个包裹,看方向应该是从城里回娘家的。
宋知夏本来打算打个招呼就走的,但是刚好那孩子哭了起来,周红霞手忙脚乱的想把孩子从解下来,手里的包裹却又没地方放。
她只好上前接过了周红霞手里的东西,好让她安心哄孩子。周红霞感激的看了她一眼,可是孩子却越哭越大声,根本哄不好。
宋知夏没有带孩子的经验,只好凭本能猜测。“她是不是饿了?”
本来平平无奇的一句话,却让周红霞红了眼眶,她不想被宋知夏看到自己的窘迫,一边拍打着孩子,一边转过脸去。
宋知夏在心里默默叹了一口气,“刚好我要去吃饭,一起去吧!”
周红霞连连摆手,“不用了,你把东西给我,自己去吃吧,我这马上到家了。”
宋知夏不是多事的人,但是她实在受不了那孩子哭的满脸通红,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拎着她的包裹转身就往食堂走去。
“你这个时间回去,家里应该已经吃过饭了,给你现做一顿,麻烦不说,孩子能等的了?”
周红霞本来想说她可以先给孩子喂奶的,但是想起自己这段时间以来,越来越稀少的奶水,她还是闭上了嘴,抱着孩子跟着宋知夏往食堂去了。
宋知夏找了个空位置,先把手里的东西放了下来,然后拿着饭盒去打饭。她经常来,打饭的人已经跟她很熟悉了,知道她是隔壁学校的老师。
听说她要借个碗装面条,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宋老师你拿去用吧,吃完再给我还回来就行了。”
就这样,宋知夏端着饭盒和面条坐到了周红霞的对面,把面条推到了她的面前。
“我也不知道这么大的孩子能吃什么?面条行不行?”
周红霞的脸都红了,憋了半天,终于说了一声“谢谢!”拿起筷子夹了几根面条出来,吹到不烫嘴了,才喂给孩子。
孩子吃到了东西,立马不哭了,“吧唧吧唧”吃了起来。
宋知夏看她不哭了,也就放下了心,自顾自的吃起了饭,并没有去打听周红霞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反倒是周红霞觉得不好意思起来,一边给孩子喂饭,一边小心翼翼地和宋知夏聊天。
“你怎么会在这里?我看你是从学校出来的?”
宋知夏点点头,把嘴里的饭菜咽了下去,才回答她的话。“对,我现在在小学当老师。”
虽然心里已经有了猜测,但是亲耳听到她这么说,周红霞多少还是有点惊讶的。不过转而想想宋知夏是正经高中毕业,又觉得没那么惊讶了。
“是吗?那挺好的。”周红霞有些讪讪的说,想起自己结婚前跑到宋知夏面前说的那些话,她忍不住有些脸热。
她之所以带着孩子回娘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家里给小姑子安排了工作,让她继续留在家里看孩子做家务。
想想自己当初说的那些话,再看看宋知夏当了老师却波澜不惊的样子,周红霞觉得有点无地自容。
等孩子吃饱了,周红霞才一只手抱着孩子,一只手拿着筷子吃起面条来。宋知夏怕她尴尬,特意放慢了吃饭的速度,最终两个人差不多同时放下筷子。
宋知夏把面碗和饭盒都拿去洗了,又把碗还回了窗口,然后才朝着门外走去。
周红霞一直看着她的动作,看她快走出去了,才赶紧追了上去,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毛票出来,递给宋知夏。
“我没有饭票,只能给你现钱了,今天谢谢你了。”
宋知夏看了她一眼,伸手接过了零钱,“我要去上课了,你带着孩子赶紧回去吧。”说完,转身朝着学校的方向走了。
周红霞看着她的背影,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但是她看到女儿吃饱了肚子在打瞌睡,也顾不上许多了,抱着孩子,快步朝着反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