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月子之后,宋知夏的生活就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整天被困在房间里。虽然她本来也不是爱出门凑热闹的性子,但是不爱出门跟不能出门,那可完全是两回事。
就像现在,汤圆在屋里睡着了,宋知夏就坐在缝纫机前面,一边做着衣裳,一边用小音量听着收音机,别提多自在了。
堂屋的门大开着,春日的阳光从外面照进来,屋子里亮堂堂的,让人的心境都跟着敞亮了起来。
虽然宋知夏跟王桂香说了,自己一个人可以的,让她不用再跑过来干活了,但是王桂香不听,还是天天往这跑,渐渐的,连自己家都不愿意回了。
“你说妈最近是怎么了?之前我在月子里的时候,她一天也就来两趟,把活干完就回去了。怎么现在反而一天几趟的往这里跑了呢?不到饭点都想不起来回去,该不会是和爸吵嘴了吧?”
“你最近是不是又开始做衣裳了?”江河不答反问。
“对啊,汤圆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家务活都被你和妈做完了,我再不做衣服的话,天天闲在家里也太无聊了。”
宋知夏不明白,但是江河心里却跟明镜似的。这哪里是和老头子吵嘴了,分明是在外面找到新的乐趣,以至于乐不思蜀了。
“我知道为什么了,你放心吧,老两口关系好着呢!娘愿意过来就让她过来好了,刚好还能帮着一起照顾汤圆,你也轻松一些。”
“我没有不让她过来,就是觉得有点奇怪。你真的知道为什么了?那你说给我听听,我看看你说的有没有道理。”
江河嗤笑一声,捏了捏她的小脸。“自己想不出来就来套我的话?我就不告诉你。”
被戳穿了,宋知夏皱了皱鼻子。“你这人可真讨厌!”
“哈哈,我直接告诉你有什么意思?回头娘再来的时候你自己观察观察,自己猜出来才有意思呢。”
所以,当王桂香再次过来的时候,宋知夏就一边干活一边观察她。时间久了,还真给她看出一些门道来。
她发现王桂香不管干什么,都喜欢拿到堂屋门口来做。比如说现在吧,本来可以在灶房门口择菜的,她偏偏舍近求远,拿到了这边来。
而且择菜的速度很慢,时不时的就会停下来,完全没有她平时的麻利劲儿。要说她有话和自己说吧,也不像,这是为什么呢?
直到宋知夏做完一件衣服,打算站起来进屋看看汤圆的时候,才发现真相。因为她站起来的时候随手把收音机给关了,王桂香有些诧异的抬头看了她一眼。
“哎?怎么不听了?”
明白过来王桂香天天过来是为了听收音机的时候,宋知夏忍不住有点想笑。
之前她坐月子的时候,虽然无聊,但是怕收音机吵到汤圆,所以一直忍着没听。现在她可以出来了,才在做衣服的时候顺便听一听打发时间,倒是没想到王桂香这么爱听。
“妈,你坐到里面来听,我开的声音小,外面听不清。”宋知夏忍着笑重新打开了收音机,然后就回屋里看孩子去了。
王桂香被儿媳妇看破了小心思,一时有些讪讪的。不过很快就投入到收音机播放的故事里去了,把那点小尴尬抛在了脑后。
收音机事件之后,婆媳俩的关系倒是在无形中亲近了一些。没几天宋知夏就把给老两口的衣服给做好了,一人一条春秋天穿的裤子,王桂香更是乐的合不拢嘴。
老三媳妇进门才两三年,已经给他们做了好几件新衣服了,就冲这个,她也不好意思在宋知夏面前摆脸色。
更何况,据她这段时间的观察,老三媳妇天天做衣服,除了给老两口和孩子的,其它的看着都不是给自家人穿的。
王桂香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已经隐隐有了猜测。难怪好好的老师说不干就不干了,原来是有别的进项。又能干又孝顺的儿媳妇,哪个婆婆能不喜欢呢?
宋知夏也很感激王桂香天天来帮着自己做家务带孩子,就这样,婆媳俩的关系越发和谐了。
江河作为最直接的受益者,表示特别满意,工作起来也是格外卖力。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的飞快,很快小汤圆就满三个月了,她已经十五斤了,像一个团子似的,抱起来却格外压手。
宋知夏一向知道自己的力气不小,但是抱久了也觉得胳膊酸。偏偏汤圆还学会了翻身,一个不留神就会翻到炕沿上去了。宋知夏生怕她摔了,只好经常抱着她。
这个时候她才知道当初江河不让她抱孩子完全是为了她好。好在白天有王桂香帮忙,江河下班之后又会把孩子接过去,这么一来,倒也还好。
晚上的时候,小汤圆早早的进入了梦乡,宋知夏才完完全全的放松下来。
“带孩子可真不容易,我感觉天天什么都没干,尽围着她转了,一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
看她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江河一边帮她按摩胳膊,一边哄她。
“这周末我带你去城里逛逛吧,你好久没去买东西了,去买点好吃的零嘴回来,再看看有没有喜欢的布料,买回来做两身新衣服,怎么样?”
自从怀孕之后,宋知夏确实极少去城里了,听了他的提议,自然心动。哪怕不买东西,能出去逛逛也是好的。
“我要是出门了,汤圆怎么办呢?”当了妈就是这样,不管做什么,总是会先替孩子考虑。这是责任,也是天性。
“带上她一起,你放心,除了喂奶,其它时间全交给我,你只管逛你的。”汤圆不肯吃奶粉,留在家里肯定不行的。
江河既舍不得让媳妇受累,也舍不得让女儿受罪,只好自己出力了。
出门逛逛的诱惑对于宋知夏来说实在太大了,没有多做考虑,她就点头同意了。
“去,刚好我们三个人还能一起拍个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