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夏侯婴正在带士兵们处理逃兵,汉王不闻不问,但是他还是想惩罚这些逃兵。
今天又抓到了十几个人。
他们跪在地上成一排,挨个被砍杀。
砍到一个身材高大的逃兵时,那人突然一声暴喝:“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夏侯婴感觉这个人样貌很奇特,说的话也很不一样,就把这个人放了,跟他聊了聊。
“怎么说啊,壮士?说不明白要砍你头啊。”夏侯婴问他。
那人傲慢地仰起头,道:“我能弄死项羽。”
夏侯婴一听这话,嘴就忍不住咧开了:“军中无戏言!”
那人说:“那是自然!”
夏侯婴感觉十分奇怪,就问道:“那你要怎么弄死项羽呢?”
那人目光炯炯,直视夏侯婴,不紧不慢地说道:“项羽虽勇,却刚愎自用,听不进良言。他分封诸侯不公,致使各方心怀不满,如今看似强大,实则内部矛盾重重。我若能得汉王重用,先助汉王安定军心,收揽民心,积攒粮草辎重。一面训练精锐之师,提升士卒战力;一面广纳贤才,为汉王出谋划策。”
他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犀利,继续说道:“可派能言善辩之士,前往各方诸侯处,晓以利害,离间他们与项羽的关系,使其联盟瓦解。待时机成熟,可先取关中为根基,再东出与项羽逐鹿中原。凭借关中的富庶,源源不断地为前线提供物资。我军可采取灵活战术,避其锋芒,击其弱点。项羽行军作战,喜好强攻,我军便以奇袭、伏击等手段扰其军心。他性急易怒,我们则稳扎稳打,拖垮他的士气。如此这般,定能寻得破绽,一举击败项羽。”
夏侯婴听着,心中暗自惊叹,眼前这人虽身着普通士卒衣衫,却谈吐不凡,对局势分析得头头是道。他赶忙问道:“壮士高姓大名?”
那人昂首答道:“我乃韩信。”
夏侯婴不敢耽搁,立刻说道:“韩壮士,你且在此稍候,我这便去将你的话告知汉王,说不定这就是我军扭转乾坤的契机!”
说罢,夏侯婴快步向汉王营帐走去,心中满是激动与期待,仿佛看到了汉军未来的希望曙光。
夏侯婴心急如焚,一路疾行奔向汉王营帐,满心想着要将韩信这难得的人才举荐给刘季。可到了营帐前,却被告知汉王外出巡视营地,不知何时归来。夏侯婴跺脚暗急,在原地来回踱步,思忖片刻,他心一横,决定带着韩信去找汉军的二把手萧何。
夏侯婴带着韩信匆匆赶到萧何营帐,萧何见夏侯婴神色匆匆,身后还跟着个陌生士卒,不禁面露疑惑。夏侯婴顾不上寒暄,急忙说道:“萧丞相,今日可算让我撞上了个奇人!” 说着,便将韩信差点被当作逃兵砍杀,却在关键时刻口出惊人之语的事,一五一十地讲给萧何听。
萧何听完,目光落在韩信身上,上下打量一番,问道:“壮士,你当真有把握击败项羽?”
韩信挺直腰杆,朗声道:“丞相,信虽出身卑微,却自幼研习兵法,对行军作战之道颇有心得。项羽看似强大,实则弊病丛生。他残暴不仁,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早已失了民心;分封诸侯不均,诸侯们貌合神离,各怀鬼胎。反观汉王,宽厚待人,入关中时约法三章,深得百姓拥戴。若能善用谋略,训练士卒,联合诸侯,定能与项羽一战,且有胜算。”
萧何听着韩信条理清晰的分析,心中暗暗称奇,又详细询问了诸多军事策略,韩信均对答如流,见解独到。萧何不禁大喜,对夏侯婴说道:“此乃天赐良才啊!夏侯兄,多亏你慧眼识珠。”
夏侯婴笑着回应:“我就知道丞相定会看重此人,只是不知汉王何时归来,咱们得赶紧想个法子,让汉王也知晓韩信的才能。”
萧何沉思片刻,说道:“这样,我先将韩信安排到合适的位置,让他先展露些才能,同时着手准备一份详细的举荐书,待汉王归来,即刻呈给他。韩信,你且安心,只要你真有本事,汉王定会重用你,咱们一同为汉军谋划大业,推翻项羽暴政!”
韩信拱手拜谢:“多谢丞相与夏侯将军赏识,信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望!”
刘邦结束巡视,疲惫地回到营帐。还未等他坐稳,萧何便匆匆入帐,神色间满是急切与兴奋。
萧何单膝跪地,行礼后说道:“汉王,今日有一大喜事要告知您!”
刘邦抬了抬眉,略带疲惫地问道:“何事能让你如此欣喜?” 萧何起身,语气笃定:“汉王,我为您寻得一位能助我们夺取天下的大才 —— 韩信!” 接着,萧何将夏侯婴遇到韩信的经过详细讲述,从韩信差点被当作逃兵斩杀,到他高呼 “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再到与韩信交谈中,韩信对天下局势鞭辟入里的分析,以及那些精妙绝伦的破敌之策,一一说与刘邦听。
刘邦听着,起初神色只是略带好奇,待萧何讲到韩信对项羽弱点的剖析,以及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构想时,他不禁坐直了身子,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萧何见状,趁热打铁:“汉王,韩信自幼研习兵法,胸中有万千韬略。他深知项羽刚愎自用、分封不公导致诸侯离心,也明白我们汉军的优势在于您的宽厚仁德,已得民心。他提出先安定关中,以此为根基,训练精锐,再联合诸侯,东出与项羽抗衡。凭借关中的富庶为后盾,采用奇袭、伏击等灵活战术,定能逐步削弱项羽势力。此等人才,若能为我所用,必是如虎添翼,助我们成就大业!”
刘邦微微皱眉,思索片刻道:“虽说听着不错,可他之前也未曾有过什么显着功绩,骤然重用,恐难服众。”
萧何立刻说道:“汉王,韩信虽暂无名声,但才能并非靠过往功绩衡量。昔日姜太公垂钓渭水,八十岁才遇文王,后助周成就霸业。国士者,无双也。韩信如今恰似未被发掘的璞玉,若因资历而错过,实乃大憾。我愿以性命担保,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在军中施展才能。若他无法兑现所言,我愿承担一切罪责!”
刘邦见萧何如此力荐,心中已然动摇,说道:“既然你如此看重,那便先给他个机会,看看他究竟有多大能耐。”
萧何面露喜色,拜谢道:“汉王英明!韩信定不会让您失望,假以时日,必能助您平定天下,成就千古霸业!”
刘邦抿了抿嘴,回味着萧何说的话:“国士者,无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