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汀兰说过,她不求回报。
就算加了回门礼,不代表看新进门的姜五顺眼。
书香深知自家小姐别扭的性子,自作主张道:“我家小姐又从私库里多加了两成进去。”
做了就要说出来,不说别人如何得知。
在宁远侯府上,谢汀兰凡事面面俱到,就是吃了嘴巴不甜的亏。
到最后,所有人都对她的好理所当然了。
姜霜霜正在梳头,闻言激动地道:“大姐给我加了回门礼?使不得啊!”
“怎么使不得?脸面要紧,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
谢汀兰起了个大早,听闻谢昀彻夜未归,打算陪着姜五一起回姜府。
出嫁那日,看得出来姜府多有怠慢,想必姜五回去还得看姜家人的脸色。
“我对你不喜,现下你是谢家的人,自然不能任由姜家人欺辱。”
谢汀兰说完,仰着头,做了个高高在上的姿态。
“大姐,此事不妥。”
姜霜霜察觉,她这个嘴毒的大姑子,实则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
她不过是站在谢汀兰的立场大骂渣男,还有些表演的成分,谢汀兰却记下了人情。
既然这般,姜霜霜找到与大姑姐建立深厚情谊的支点。
谢汀兰眉头拧紧,阴森森地瞪了姜霜霜一眼:“你是嫌弃我和离的身份晦气?”
若真是这般,好心当成驴肝肺!
姜霜霜做了手势,清退房中的下人,一把拉上谢汀兰的手。
谢汀兰甩了几次没甩开,冷着脸,言语却没那么冲了:“你说话便说话,为何要动手动脚?”
“大姐,此乃家丑,若不是对你,我只得把苦水咽到肚子里,绝不会对人倾诉!”
姜府替换嫁妆之事,姜霜霜已经找人散布出去。
与其让谢汀兰从外人口中得知,不如她主动和盘托出。
谢汀兰越听面色越黑:“好一个姜家!”
既然有替换嫁妆的准备,说明寻人替嫁是事先安排好的。
姜家如此行径,心比天高,这是看不上谢家!
“怎么,她姜玉蓉还想嫁皇亲国戚不成?就算她飞上天,也不过是一只山鸡,变不成凤凰!”
“什么琴棋书画,女工刺绣,不过是找另一只山鸡顶替唱双簧罢了!”
谢汀兰破口大骂,把姜玉蓉身边有才学的丫鬟碧衣也骂了进去。
约莫一刻钟,她抚了抚心口:“说吧,你有什么鬼点子?”
姜霜霜抽了抽嘴角,懒得在细枝末节上追究,直言道:“大姐,我爹娘年年送回不菲年礼,按理说,姜家并未分家,我的嫁妆也该在公中出。”
作为姜家三房嫡女,姜霜霜替嫁全了姜家脸面,只收获一堆破烂,这口气无论如何她也咽不下去。
“以彼之道,还彼之身。”
姜霜霜抚摸着谢家的回门礼,尤其是丝绸布匹,皆为宫造。
这般稀罕之物,给了姜家,真成了肉包子打狗。
姜家不配!
硕大的箱子全部被打开,冯婆子带人,将所有回礼拿出,替换成姜霜霜陪嫁的破烂儿。
谢汀兰眼睁睁地看着,突然抚掌大笑道:“痛快,就该如此!”
对待没脸没皮之人,不该讲情面。
当年,她若是有姜五半点道行,也不至于被宁远侯府的渣滓们欺负得那般惨淡。
姜霜霜被谢汀兰的笑声吓得一个激灵,言不由衷地安慰道:“是大姐太过良善,所以斗不过那些狼子野心之人。”
巧凝也跟着叫好:“昨日,奴婢听说您要回敬一个大的,琢磨了一晚上。”
谢汀兰吩咐道:“书香,你去再叫几个婆子,将箱子堆满。”
上面一层放好货,下面全是陪嫁的垃圾,这般与姜府的做派一模一样。
姜霜霜闻言,露出一抹心痛,阻拦道:“大姐,做脸面就不必了!”
姜家既然这般,笃定姜霜霜吃下哑巴亏。
她都说回敬一个大的,必得更加强硬。
“每个箱子只装一件,其余能换银子的送到典当行,那些瑕疵布匹,料子厚实,不如等商队回到北地,一并运送过去。”
姜霜霜小算盘打得啪啪作响,就算不能变废为宝,也得物尽其用。
谢汀兰听着听着,察觉到不对劲:“姜五,京城到处是收布料的商户,为何要运送到北地?”
从京城到北地千里之遥,若是有损耗,反而不如在京城发卖合算。
除了谢汀兰,有管账经验的冯婆子也有此疑惑,附和道:“大少夫人,大小姐说的有道理。”
“大姐,你有所不知……”
姜霜霜有原主的记忆,回道,“京城与江南走货频繁,并不缺少好料子,因而这陈年旧布必定会被压价。”
运送到北地,姜霜霜不是为发卖,而是以物易物。
用上等的旧布,换更多的粗布。
粗布可以送到城北大营,给将士们做军需之用。
如果不是为了给空箱子占位,姜霜霜连一个破烂都不想还给姜家。
谢汀兰用极为复杂的眼神看向姜霜霜,酸道:“你这心眼堪比马蜂窝!”
“是宁远侯世子捅的马蜂窝吗?”
姜霜霜可听说了,方进淮因为马蜂,被蛰成猪头。
谢汀兰正板着脸,想摆出谢府长姐的派头,闻言顿时破功,笑道:“姜五,你有点意思!不过,你别以为在言语上讨好本小姐,本小姐就对你另眼相看……”
“是是是,大小姐您说的是。”
好不容易安顿好谢汀兰,姜霜霜轻装上阵。
等到谢府二门,惊讶地发觉给她下马威的谢晗也在。
谢晗跨坐在马上冷笑:“哼,小爷是听大哥的吩咐,不然断不会护送你回姜府!”
姜霜霜:“……”
谢家的人,都是一个调调。
此刻,姜府福寿堂偏厅,早已乱成一团。
茶盏滚落,茶水混合着碎瓷片,溅得到处都是。
丫鬟婆子急于收拾,而姜老太太则是按着人中,气得差点背过气:“五丫头这个讨债鬼,孽女!”
天不亮,吉祥茶楼的人拿着玉佩上门,说是讨要记账的银子。
姜家从没赊账的习惯,细问之下,才得知是姜五干得好事。
二百两银子给出去,银钱是小,丢脸是大!
“娘,五丫头太过分了,她嫁到谢家分明是捡了大便宜,却对姜家心存怨恨,岂有此理!”
姜大夫人李氏憋了一口气,恨不得将姜霜霜撕碎了喂狗。
这个贱皮子,在外败姜玉蓉的名声,她绝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