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凌轩、苏瑶和楚逸尘率领大军凯旋而归,京城百姓夹道欢迎,欢呼声此起彼伏。然而,苏瑶和夜凌轩却无心享受这份荣耀,他们心中牵挂着宫中的局势。
刚一入宫,苏瑶便直奔太后寝宫。太后正端坐在榻上,神色威严。看到苏瑶进来,太后的脸色微微一沉:“你还知道回来?身为皇后,不顾后宫规矩,擅自随皇帝前往边关,成何体统?”
苏瑶盈盈下拜,不卑不亢地说:“太后息怒,臣妾随陛下前往边关,实是为了保家卫国。如今边关战事已平,百姓得以安宁,臣妾以为此举并无不妥。”
太后冷哼一声:“保家卫国是男人的事,你一个妇道人家,就该恪守本分,管好后宫。可你倒好,还插手朝堂之事,引得大臣们纷纷上奏,要求废后,你让哀家如何是好?”
苏瑶心中一紧,她知道那些大臣们不会轻易罢休,如今太后也被他们说动,事情变得棘手起来。这时,夜凌轩走了进来,他恭敬地向太后请安后,说道:“母后,瑶儿随儿臣前往边关,是儿臣的意思。她在战事中出谋划策,为我军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至于那些大臣的上奏,儿臣认为他们是在无理取闹,企图扰乱朝纲。”
太后看着夜凌轩,眼中满是无奈:“皇儿,你是皇帝,可也要顾及祖宗家法和大臣们的意见。这皇后之位关乎国本,不能儿戏。”
夜凌轩还想再争辩,苏瑶却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袖,示意他不要再说。苏瑶抬起头,看着太后说:“太后,臣妾明白您的担忧。既然大臣们对臣妾不满,臣妾愿意暂时交出凤印,以平息众怒。但臣妾问心无愧,日后若有机会,臣妾仍会为盛启王朝尽一份力。”
太后听了苏瑶的话,心中有些动容。她看着苏瑶,沉默片刻后说:“既然你有此觉悟,哀家就暂且保管凤印。你回去好好反省,若能得到大臣们的认可,再将凤印还给你。”
苏瑶谢过太后,和夜凌轩离开了太后寝宫。夜凌轩心中满是愧疚:“瑶儿,是朕没用,没能保护好你,让你受委屈了。”苏瑶微微一笑:“陛下,这只是暂时的,我相信真相总会大白。我们不能因为这点挫折就灰心丧气,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
与此同时,那些上奏要求废后的大臣们得知苏瑶交出凤印,心中得意不已。他们聚在一起,商议着下一步的计划。为首的是吏部尚书赵大人,他阴沉着脸说:“苏瑶虽然交出了凤印,但她毕竟是皇帝宠爱的皇后,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想办法让皇帝彻底对她死心,再扶持一个听话的皇后上位。”
这时,一个大臣凑上前说:“赵大人,臣听闻苏瑶与楚逸尘关系匪浅,我们不妨在这上面做做文章,让皇帝对她彻底失望。”
赵大人眼睛一亮:“此计甚妙。我们派人散布谣言,说苏瑶和楚逸尘在边关私会,关系暧昧。再买通几个宫女太监,让他们在宫中作证。如此一来,皇帝就算再宠爱苏瑶,也不得不废了她。”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一场新的阴谋在宫中悄然展开。
而苏瑶这边,她虽然交出了凤印,但并没有闲着。她暗中调查那些大臣的罪行,希望能找到他们的把柄,一举扳倒他们。楚逸尘也决定留下来,帮助苏瑶。他利用自己在江湖中的人脉,收集了不少关于那些大臣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的证据。
这日,苏瑶正在宫中与楚逸尘商议对策,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喧哗。她心中一惊,忙派人出去查看。不一会儿,宫女回来禀报:“娘娘,不好了,外面传言您和楚阁主在边关私会,关系不清不楚。现在整个皇宫都传得沸沸扬扬,陛下也听到了这个消息。”
苏瑶脸色骤变,她没想到那些大臣竟然如此卑鄙,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陷害她。楚逸尘也十分愤怒:“这些人太过分了,我这就去澄清。”
苏瑶拦住他:“楚阁主,你现在出去只会越描越黑。我们必须冷静下来,想个周全的办法。”
就在这时,夜凌轩怒气冲冲地走了进来。他看着苏瑶和楚逸尘,眼中满是怒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外面的传言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