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之战的胜利让盛启王朝上下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夜凌轩论功行赏,对有功的将士和江湖义士们都给予了丰厚的赏赐。
楚逸尘婉拒了夜凌轩的高官厚禄,只希望能继续在江湖中行侠仗义,夜凌轩对他的洒脱颇为赞赏,亲自送他出城,表达了对他的感激与敬重。
苏瑶在后宫中也忙着操持庆功事宜,她精心安排着宴会的各项细节,希望能让夜凌轩和众人都满意。然而,表面的平静之下,后宫中的暗流却并未停止涌动。
丽嫔被打入冷宫后,心中的怨恨如毒瘤般不断生长。她虽失去了自由,但在冷宫之中仍不甘心失败,一直在寻找着复仇的机会。她通过一些手段买通了一个小太监,让他去联络自己在宫外的族人,企图再次掀起风浪。
这日,苏瑶在御花园中散步,享受着难得的宁静时光。这时,一位名叫婉贵人的嫔妃匆匆赶来,神色慌张。
“皇后娘娘,不好了,臣妾听闻了一些关于您的传言。”婉贵人焦急地说道。
苏瑶微微皱眉,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婉贵人,先别急,慢慢说,到底是什么传言?”
婉贵人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道:“臣妾听闻,有人在民间散布谣言,说此次边境之战的胜利是因为皇后娘娘与敌国勾结,故意放敌军进来,然后再假意击退他们,以此来邀功请赏。”
苏瑶脸色大变,眼中闪过一丝愤怒:“简直是无稽之谈!这是何人在背后造谣生事,如此恶意中伤本宫?”
婉贵人摇了摇头:“臣妾也不清楚,但这传言已经传得有鼻子有眼的,很多百姓都开始相信了。臣妾担心,这会对娘娘和皇上的声誉造成极大的影响。”
苏瑶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多谢婉贵人告知本宫此事,你先回去吧,此事本宫会处理的。”
婉贵人离开后,苏瑶心中暗自思索,她觉得此事与丽嫔脱不了干系。但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她不能轻举妄动。
与此同时,夜凌轩也得知了这个谣言,他勃然大怒,立刻召集了朝中大臣,商议如何应对。
“各位爱卿,如今民间竟有如此荒谬的谣言,诋毁皇后和朝廷的声誉,你们可有什么对策?”夜凌轩眼神冰冷地说道。
大臣们纷纷议论起来,有的建议派人去民间辟谣,有的则认为应该彻查谣言的源头。
就在这时,一位名叫陈大人的大臣站了出来:“皇上,依臣之见,这谣言背后定有黑手,我们应该先彻查清楚幕后之人,再进行辟谣。否则,即便暂时平息了谣言,也难保不会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夜凌轩点点头:“陈爱卿说得有理,朕这就派人去彻查此事。一旦查明真相,定要严惩不贷。”
苏瑶回到皇后宫中,也开始暗中调查谣言的源头。她派人监视着丽嫔在冷宫中的一举一动,同时也在民间展开了调查。
经过一番努力,苏瑶的人终于发现了一些线索。原来,谣言最初是从丽嫔的一个远房表亲口中传出的,而这个表亲与那个被买通的小太监有密切的往来。
苏瑶心中大怒,她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夜凌轩。夜凌轩得知真相后,雷霆震怒,下令将丽嫔的远房表亲抓来,同时对那个小太监也进行了严厉的惩处。
丽嫔的远房表亲在严刑拷打下,供认了一切都是丽嫔在背后指使的。夜凌轩毫不犹豫地决定,将丽嫔赐死,以儆效尤。
当苏瑶得知丽嫔被赐死的消息后,心中并没有感到太多的喜悦,反而有些感慨。她深知,后宫中的争斗永远不会停止,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欲望和阴谋。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就在苏瑶以为风波已经平息的时候,夜凌轩却突然收到了一封密信。密信的内容让他脸色大变,原来,朝中竟然有大臣与敌国暗中勾结,企图在国内制造混乱,为敌国再次入侵创造机会。
夜凌轩将密信的内容告诉了苏瑶,苏瑶心中也是一惊:“皇上,没想到朝中竟有如此叛徒,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将这些叛徒揪出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夜凌轩点点头:“皇后,朕已经有了一些计划。只是此事事关重大,必须谨慎行事。朕需要你在后宫中帮朕留意一些情况,看看是否有其他异常。”
苏瑶坚定地说道:“皇上放心,臣妾一定尽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臣妾都会与皇上站在一起。”
夜凌轩看着苏瑶,眼中充满了感激和爱意:“皇后,有你在朕身边,朕就有了主心骨。我们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
于是,苏瑶和夜凌轩再次投入到了紧张的调查和应对之中。他们不知道前方还会有多少艰难险阻,但他们坚信,只要夫妻二人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守护好这个国家和他们的爱情。而在这一场场的风波中,他们的感情也在不断地经受着考验,变得更加深厚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