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宋主彧(yu)手里就只剩下丹阳、淮南等几个地方了,局势糟糕透顶。
他急忙派建安王休仁去统管各路军队,又让王玄谟当江州刺史,辅助休仁。
沈攸之则被派去当寻阳太守,带了一万兵马,驻守在虎槛。
休仁他们刚出都城往西没几天,东南边就传来了坏消息。
会稽太守寻阳王那帮人,已经打到永世县了,离建康就几百里路。
这消息一传开,都城里的人都慌了神,吓得不行。
宋主彧赶紧把大臣们都召来商量对策。
蔡兴宗站出来说:“陛下,现在天下到处都是反叛的,各有各的打算。
咱们得稳住,对人得真心实意。
那些反叛人的亲戚,宫里宫外都有。
要是咱们按法律治罪,可就坏了,说不定会闹出更大的乱子。
所以,咱们得赶紧发个明诏,告诉大家,谁犯罪就治谁,不连累家人。”
宋主彧听了,心里一下子亮堂了,连连点头称赞:“好啊,好啊!就按照你说的办!”
说完,他就依着蔡兴宗的建议,开始执行起来了。
刚过了两天,又传来豫州要投靠叛军的消息。
豫州刺史殷琰的家人大多都在建康,他本来是不想跟着寻阳那边干的。
可是建武司马刘顺,就像是寻阳的说客,一个劲儿地劝殷琰背叛东边,投靠西边。
殷琰心里头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这时候,右卫将军柳光世跑到彭城去了。
路过寿阳的时候,他还说建康肯定守不住。
再加上豫州参军杜叔宝一个劲儿地逼迫威胁。
殷琰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最后没办法,只好响应了子勋。
宋主彧一听这消息,心里头又添堵了,赶紧把兴宗他们召来商量。
他紧锁眉头,一脸焦急地说道:“这天下尚未安定,殷琰竟又起兵叛乱,这可如何是好?”
兴宗镇定自若地回应道:“主公,我们之前已明言‘叛党家属不予株连’,此举实乃安定民心之良策。
民心既定,平叛之日可期。”
宋主彧闻言,点头赞许道:“就依你所言,叛党家属概不牵连。
我打算对殷琰的家人从优相待,你以为如何?”
兴宗连忙拱手称赞道:“此计甚妙,既可笼络人心,又能安抚远方。”
宋主彧听后,当即吩咐侍臣前去慰问殷琰的家人,并让他们修书一封给殷琰,劝其迷途知返。
这时候,有人提议说,殷孝祖的外甥荀僧韶可以派上用场。
宋主彧一想,对呀,于是就派荀僧韶去找殷孝祖。
僧韶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来到了兖州。
他顾不上休息,直接就去找孝祖。
一见孝祖,僧韶就开门见山地说:“舅舅,您知道吗?
景和那家伙,凶狂的劲头,从古至今都没听说过。
现在,咱们的主上已经把那些坏蛋都给收拾了,重新让国家安定下来。
可没想到,还是有一群糊涂蛋在那儿捣乱,搅得人心惶惶。
就算老天爷让坏蛋得逞,最后也肯定是祸事连连,没法收拾。
舅父,您从小就胸怀大志。
您要是能召集起那些勇敢的人,一起去辅佐明君,不仅能平定乱世,还能让你的名字永远留在历史上!”
孝祖一听这话,心里那个激动啊。
他猛地站起来,袖子一挥,大声说:“还等什么!
我孝祖,早就想干一番大事业了。
老婆孩子先放一边,我现在就带人去建康!”
说完,孝祖也不犹豫,立刻就召集了文武官员两千人。
他跟大家一说这事儿,大家都纷纷响应。
一致表示愿意跟着孝祖和僧韶一起去建康,为国家的安定出一份力。
就这样,孝祖带着两千人,直奔建康。
那是会稽那边的叛军,像潮水一样,越逼越近。
城里城外,人心惶惶,大家都想四散而逃。
就在这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孝祖的人马赶到了。
大家看到这副景象,心里总算安定了些。
宋主彧一看孝祖来了,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立马提拔他为抚军将军,让他负责指挥前锋的各路军队,赶往虎槛去迎敌。
接着,又派了山阳王休佑去做豫州刺史,让他带着辅国将军刘勔、宁朔将军吕安国等人,一路向北,去讨伐殷琰。
另一边,还派了巴陵王休若,领着建威将军沈怀明、尚书张永、辅国将军萧道成等人,往东去对付孔顗。
孔顗也正忙着把东南各地的军队都拢到一块儿,从晋陵出兵。
沈怀明带着人到了奔牛镇,一看叛军那气势,心里就犯怵。
他没敢直接开打,只是筑起堡垒,把自己保护起来。
已经到达曲阿县的张永,更是被吓得屁滚尿流,直接逃回了延陵,去找休若求救。
那时候正好是初春,天气恶劣,连着几天都是风雪交加,池塘、水坝都结冰了。
士兵们心里都没个定数,不知道这仗该怎么打。
将领们看着这情况,都纷纷劝休若:“大王啊,叛军还没来呢,咱们先退一步,保个安全吧。”
休若一听这话,火就上来了。
他瞪着眼睛吼道:“叛贼还没见影儿呢,你们就想跑?
谁再敢提后退,我立马斩了他!”
诸将见状,再也不敢多言。
于是开始修筑堡垒,让士兵们休息整备,同时严阵以待,准备随时应战。
这时,殿中御史吴喜站了出来。
他直接在宋主面前请缨,要求前往前线效力。
宋主对吴喜颇为赏识,当即任命他为建武将军,并特地从羽林中挑选了一千名勇士,派他们跟随吴喜前往军前。
说起吴喜,他之前曾出使过东吴,性情宽厚,很得人心。
这次他带兵出征,竟然自成一路,直接朝着贼巢进发。
东吴的百姓们听说吴喜来了,很多人都纷纷欢迎,有的甚至不战而服,吴喜的名声确实名不虚传。
永世县的县令孔景宣,原本已经叛变投靠了孔顗,但后来被当地的土民徐崇之给杀了。
徐崇之杀了孔景宣后,立马向吴喜报捷。
吴喜听了,便让徐崇之暂时代理县事,自己则继续带兵前进,一直打到了吴城,还连败了义兴军好几阵。
义兴太守刘延熙见状,赶紧在长桥筑起了栅栏,想要保住自己的郡县。
吴喜正带着军队长驱直入,准备一举攻破。
这时,又来了一个好帮手—司徒参军任农夫。
任农夫也是自请从军的。
他一到义兴,就和吴喜一起攻打刘延熙。
刘延熙眼看栅栏被毁、军队溃败,心知大势已去,最后竟然投水自尽了。
就这样,义兴被吴喜和任农夫顺利攻克了。
孔顗听说义兴的军队打了败仗,心里害怕得直打哆嗦。
宋朝廷又派积射将军江方兴和御史王道隆赶到晋陵,督促激励各路军队。
这一打,连着几仗都赢了,直接把晋陵给攻下来了。
其他军队一看,都吓得跑了。
王昙生、顾琛、袁标等人,扔下郡城,逃命去了。
吴郡、吴兴、晋州这些地方,也都一个个被平定了。
捷报像雪花一样飞到宋朝廷。
皇帝一高兴,就命令张永他们去打彭城,江方兴他们去打寻阳。
另外还派建武将军吴喜和建威将军沈怀明往东去打会稽。
吴喜带着兵,一路杀到柳浦,又攻下了西陵。
他们军队走到哪儿,哪儿就一片狼藉,没人敢挡。
这时候,上虞县的县令王晏也起兵了,他带着人攻打郡城。
孔顗一看形势不对,撒腿就往嵴山跑。
郡城里就剩下一个寻阳王子房,他是子勋的弟弟,跟子勋同岁,乳臭未干,哪懂得怎么保护自己?
王晏一攻进城,就把他给绑了,用铁链锁着,送到了建康。
王晏悬赏抓孔顗,这消息一传出来,没过几天,孔顗就被逮住了。
抓他的时候,他堂弟孔璪也在场,俩人一块儿被杀了。
会稽那边的战事也就这么了结了。
王昙生、顾琛、袁标这几个人,没地方可跑了。
最后只好硬着头皮去吴喜的军营,跪在地上磕头求饶。
吴喜还算讲义气,帮他们跟朝廷说了好话,大家都得到了赦免。
就连那个子房,虽然被抓到了建康,但因为年纪小,也特地被宽恕了。
咱们再聊聊东路的情况。
山阳王休佑这时候已经到了历阳。
他让刘勔带头,领着队伍往小岘去。
南汝阴太守裴季之,是殷琰的人。
他倒干脆利落,直接打开合肥城门投降了。
这时候,宁朔将军刘怀珍也接到了宋主的命令。
他带着龙骧将军王敬则等人,步兵骑兵加起来五千人,直奔刘勔的营地,一起攻打寿阳。
他们一到,就先斩了庐江太守刘道蔚,立了个威。
殷琰一看这阵势,也不含糊,派了部将刘顺、柳伦、皇甫道烈、庞天生他们,领着八千兵马,往东去守宛唐,跟刘勔的队伍南北对峙。
这一对峙就是一个多月。
刘顺营房的粮食越吃越少,于是派人问殷琰要粮。
殷琰手下的参军杜叔宝,赶紧安排了一千五百辆车,装着粮食往刘顺那边送。
谁知道,杜叔宝的车队走到半路,突然被刘勔的军队给截了。
那些运粮的士兵一看这阵势,保命要紧。
于是扔下粮食、车子,逃跑了。
刘顺那边等啊等,就是不见粮食来。
士兵们饿得前胸贴后背。
就这样,队伍散了,人跑了。
刘勔一看,机会来了,带着队伍就往寿阳城逼近。
殷琰尽管心里慌张,但他还是和杜叔宝一起,四处招集散兵败勇。
他们退回彭城,紧闭城门,打算死守到底。
张永和萧道成这时候正带着大军,往彭城攻来。
彭城是徐州的治所,现在被薛安都占着呢。
薛安都的侄子薛索儿和太原太守傅灵越,俩人一拍即合,抢占了雎陵,想拦住官军。
张永和萧道成哪会怕他们,直接就在城下和薛索儿干上了。
那场面,火光冲天,喊杀声震天响。
薛索儿一开始还挺猛,但打着打着,兵力不够,粮食也吃光了,最后只好灰溜溜地逃跑,结果在路上就饿死了。
傅灵越一看形势不对,撒腿就往淮西跑,结果被武卫将军王广之给抓住了。
傅灵越被送到了张勔那里。
张勔则把傅灵越押送到建康。
宋主一看,这小子挺骁勇的,还想留他一命。
然而,傅灵越嘴巴硬得很,说话一点不客气。
宋主一气之下就把他杀了。
话说殷孝祖带着人马赶到了虎槛。
在那儿,他碰上了寻阳太守沈攸之。
两人一商量,决定一起攻打赭(zhě)圻(qi)。
殷孝祖勇猛是勇猛,但就是太傲气了,完全不把士兵们放在眼里。
他骑着马,前面还摆着羽仪,那威风凛凛的样子,让手下将士心里都嘀咕:“这么打,能行吗?”
果然,没过多久,他们就和寻阳军遇上了。
那是一场恶战,双方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
殷孝祖冲在最前面,挥舞着兵器大喊:“跟我上!”
他就像一头猛虎,完全不怕死。
可是,战场上箭不长眼啊。
就在殷孝祖冲得正猛的时候,一支流箭嗖的一下飞过来,正中他的身子。
殷孝祖只觉得胸口一凉,然后眼前一黑,就倒在地上起不来了。
孝祖被箭射中,战死沙场,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沮丧。
后来的战斗状况如何,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