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一大家人一起在二爷家开心的吃饭,曹家在整个杨家村,最开始表面上和一般贫民一样吃喝,靠着曹庆在村里给人写书信赚钱,其实暗地里偷偷的给家人加餐。
毕竟陌生的村子,没有亲族,财不露白,后面三个儿子长的高大威武,也慢慢的显露财力,生活质量在村子里是中上的,现在等第三代起来,越来越好。
家庭主要收入是曹文的月钱,和平时曹云、曹武去山上打猎的钱,另外家里还养有猪,羊,鸡。
曹逸想着为什么村里没人养兔子了,兔子繁衍挺快的,自己是不是可以养,增加家里的收入。
曹逸觉醒记忆之后明白,无论什么社会,都是权或者拳最大,在这个世界一定要有自己的军队,上学是为了什么,为了当官,当官是为了有自己的力量,还好这个时代还可以考科举。
曹逸很憧憬这个世界的文化,想去看看这个世界,不知怎么心中就有一种意志,我来我见,我征服!
曹庆自从教曹逸学字后,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直言我乖孙儿有状元之才,所教之字所背之书,都能一遍准确读写,默写,天赋之高,叹为观止。
准备等什么时候乖孙去学堂学的差不多了就把祖宗留下的教给他,看看有没学武的天赋。
曹逸明白心中所想之后每天练习书法,锻炼身体,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把脑海里有的知识不断加强记忆,养成好习惯。
吃完晚餐后一大家都在客厅听下曹文在镇上所见所闻,听着最近哪个地方发水灾,哪个村出个秀才,镇上粮食最近降价了一点这些平时不知道的消息。
毕竟别人说的多半道听途说,自己家里人说的才有真实性。主要还是曹文,性格稳重,不乱说,头脑精明,不然怎么当镇上的酒楼掌柜,一直让东家很放心。
聊着聊着就到了曹逸身上,大家都说曹逸是家族的文曲星,让曹文好好帮谋划下去学堂哪个夫子下面入学好,镇上的学堂是以前本地举人老爷办学的,只要束修就可以入学。
曹文喝了口茶,缓缓说道:“这镇上学堂可不简单,有足足五位教书夫子,而且个个都是秀才出身。”
曹武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哟,这么厉害!那咱逸娃儿能在那读书,可真是他的福气。”
曹文接着说:“可不是嘛,这些夫子学问高,教起学生来也有一套,希望咱曹逸能跟着多学点东西,将来也能有出息。”
曹武连连点头:“是啊,但愿咱逸娃儿能争气,不辜负这好条件。”
曹文放下茶杯,兴致勃勃地说道:“这第一位夫子啊,姓王,教书多年,对学生要求颇高,诗词文章那是样样精通。”
曹武听得入神,忍不住问道:“那第二位呢?”
曹文接着说:“这第二位姓杨,为人随和,只要给束修就行,能把那些晦涩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第三位夫子姓张,擅长书法,教学严厉。”
“还有第四位?”曹武好奇地追问。
曹文笑了笑说:“这第四位夫子姓赵,算术方面是行家,教孩子们算账理财,很有一套。最后一位夫子姓李,今年才来学堂的,自身学问深厚,出口成章,还曾在府试中名列前茅,只是因家中变故未能继续考取更高的功名。但就凭他的才学在这镇上学堂里是极受敬重的。”
曹武不禁感叹道:“这可真是各有所长啊,咱曹逸能得他们教导,真是幸运。”
曹文粗略的介绍了一下几位秀才的基本情况,然后接着说道:“这样到时候让逸娃儿也去试试,即使不能成功,去长长见识也好。到时候我也会陪着他一起去。”
曹武感激道:“那就谢谢二哥了。”
曹文不高兴的说:“亲兄弟说这些,逸娃儿也是我侄儿呀,逸娃出息了,我也沾光的嘛。”
曹云也说道:“就是的三弟,以后不要说这些,都是自己的侄儿,儿子,我们不疼,哪个疼嘛”
曹帅看着自己的二弟,一只大手上去搂着说道“你娃儿好好学哦,我不是那块料,你天赋这么好,别偷懒,不然我揍你,包子一样的拳头看到没”
“就是嘞,逸娃,去了学堂要好好学,别贪玩,吃好点,吃饱点,多长肉,读书很苦的,别瘦了”大娘,二娘也说道
曹逸看看了还要张嘴的姐姐们,心里暖暖的,忙说道:“我晓得的,我一定会认真学,将来当个大官。”
曹庆看着这一切心里很高兴,家和万事兴,一家人团结,和睦相处,就不会垮,日子会越来越好,我也对的起祖宗了。
一大家人离开二爷家,兴高采烈地去看镇上燃放的烟花爆竹。
夜空中,五彩斑斓的烟花绽放,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孩子们兴奋地欢呼雀跃,大人们也被这绚烂的景象所感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绚丽的烟花此起彼伏,如梦幻般美丽。有的如金菊怒放,有的似彩蝶翩飞,还有的像流星划过天际。
在这如梦如幻的美景中,曹逸一家人陶醉其中,忘却了一切烦恼。
一家人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天水镇,带着美好的回忆,踏上了回家的路。
夜深了,曹逸临睡前母亲说明天去舅舅家看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告诉他们自家逸娃儿是读书的料,文曲星。
曹逸想着母亲那骄傲的语气,现在只是一个开始就这么骄傲,以后考取功名,当官了,会怎么样了?这也是这个时代的表现,母凭子贵,像母亲这种没去过县城,不认识多少字的,最想家里出个有功名的读书人了。
这个时代的女性,像姐姐们,都是经过爷爷蒙学的,基本所有字都认识,村里的女孩,很多只知道自己名字和一些简单的字。
天一亮,曹逸就醒来,母亲已经开始忙碌早餐,父亲去山里看下有没有猎物中套,曹逸活动了下,去厨房给母亲烧火,陪母亲说说话,饭快好了,曹逸准备去把弟弟叫起来吃饭。刚出门就看见父亲带着两只兔子回来了,家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果然有货。
看着兔子就想起了养着试试,马上说道
“老汉,把这两只兔子养起嘛。”
“养啥子养,养不活,容易死。”
“养起试下,死了再吃嘛,试下,反正就吃点草。”
“好嘛,让你弟弟喂它,先留到。”
这个年代你没有好的工具,好的技术,靠山吃不了山,靠水也白忙活。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母亲在一边说“快点来吃饭,等会冷了,你弟还没起来呀,快点去叫起来吃了去你家公家婆那边。”
收拾好,带了点鸡蛋和米面去家公家婆那,舅舅他们住在村的北方,没什么事情,一般不会跑那边,一路上都是打招呼的。
“姐姐回来啦”
“雪丫头去看你老汉呀”
“逸娃儿的娘你走你老汉屋哦”
没一会就看到屋门口有个小屁孩,光个屁股在那玩泥巴。“狗蛋,你在做什么”母亲说着就去把狗蛋拉起来,“快进屋去洗漱去,天气都开始变冷了,你娘他们了,怎么没人管你。”
“三姑,我娘她们去地里了。姐姐在喂猪,让猪吃饱饱的,我就有肉吃了。”
这头猪还是曹武买来送给老丈人喂的,老丈人丈母娘是非常满意这个三女婿,经常在邻里夸奖他孝顺。
进了院坝里面拉着狗蛋去洗洗,山村的孩子很多最开始都只有小名,贱名好养活,就一个要求先活下了,只有活下来到了要开始养活自己的时候,才会想着取个大名。
家公这边人口众多,家公杨甲这辈有5个兄弟都在杨家村,往下一辈有3个儿子,4个女儿,所以曹逸在这个村子有3个亲舅舅,15个同姓舅舅,表哥表弟就更多了。
宗族观念很重要,是你能够最快团结一致的人,一下就可以拉起很多可以信任的人帮助你。
“三姑,三姑父,我去叫爷爷,奶奶”杨娟说着就往后门跑,没一会就见老人从后门外菜地回来。
“来了,快坐,今天怎么有事吗?”杨甲说道
“是的,告诉您一个喜事,您外孙是块读书的料,学文识字很快,我父亲说逸娃儿天赋异禀,将来可以做官”曹武回道
“哇。这是真的吗?逸娃儿这么厉害,读书的料。祖宗保佑,逸娃儿考取功名”杨张氏忙说道
“娘,真的,我公公亲口说的,他的话您还不信嘛”母亲忙道
“逸娃儿过来,外公看看,又长高了点。不错,读书好呀,以后有出息,不用像我们一样靠天吃饭”杨甲说道,随即看向杨娟“娟丫头,你去把你老汉他们叫回来,一起分享这个好消息。”
“不用了,岳父大人,现在还没正午,等地里活忙完回来一样可以分享,不用现在去叫回来,中午我多陪您几杯”曹武说道
“进堂屋里聊嘛,这天气在院坝里现在还是热的,喝点水”杨张氏说道
“娘,我来,你别忙活”母亲连忙去让外婆坐下,不要忙碌。
曹逸看着时间还早,便对外公外婆说道“家公,家婆,我去附近走走看看”
“好的,注意时间哦,逸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