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夜里有黄鼠狼或者其他野兽来偷袭兔子,孙爷爷决定让儿子们晚上住在兔舍。
孙福作为长子,率先承担起了第一晚的守夜任务。每到夜幕降临,他就抱着一床薄被来到兔舍。夜里,他不敢睡得太沉,稍有动静就会起身查看。虽然条件艰苦,但他心里想着兔子的安全和一家人的期望,便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第二日夜晚,轮到了二儿子孙禄。孙禄也如孙福一般,尽职尽责,不敢有丝毫懈怠。他紧握着一根木棍,以备不时之需,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
第三日,小儿子孙寿接过了守夜的担子。孙寿年纪虽小点,却也有着不输兄长们的担当。他在兔舍里点上一盏昏暗的油灯,借着火光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就这样,三个儿子轮换着守护兔舍,在他们的努力下,兔子们一直都安然无恙,健康成长。
孙爷爷此举,曹逸一大家人看在眼里。曹云对娘子感叹道:“孙叔一家真是尽心尽力,咱们的兔子能这般平安,多亏了他们。”娘子点头称是,眼中满是感激。
孩子们也把孙爷爷一家的付出记在心中,玩耍时都念叨着孙福、孙禄和孙寿叔叔们的好。
为了表达对孙爷爷一家的感激,曹云决定给他们加工钱。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孙爷爷时,孙爷爷连忙推辞:“这可使不得,咱们都是一家人,帮忙是应该的,哪能多要大哥家的钱。”
曹云态度坚决:“孙叔,您就别推辞了,这是你们应得的。您和弟弟们这么用心,这点工钱不算什么。”最终,孙爷爷拗不过曹云,只好收下。
杨家村依旧过着往日平静的生活,男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田间辛勤耕耘;女人们则操持家务,缝补浆洗,照顾一家老小。
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云层,男人们就已经扛着锄头,走向那片广袤的田野。他们的身影在金色的晨曦中显得坚定而有力,每一次挥锄都带着对丰收的期盼。
女人们在鸡鸣声中起身,生火做饭,炊烟袅袅升起,为宁静的村庄增添了几分烟火气。饭后,她们坐在门前,飞针走线,缝补着一家老小的衣物,嘴里还念叨着家长里短。
孩子们在村里的小路上嬉笑玩耍,时而追逐着蝴蝶,时而蹲在地上观察着蚂蚁搬家。
午后,阳光炽热,田间劳作的男人们汗流浃背,却依然不肯停歇。女人们则趁着这个时候,将洗净的衣物晾晒在院子里的竹竿上,五颜六色的衣物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傍晚,夕阳的余晖将整个村庄染成了橙红色,男人们扛着农具,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女人们早已准备好了热腾腾的饭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一天中难得的温馨时光。
夜渐渐深了,村庄陷入了沉睡,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打破这夜的宁静。
曹逸家最近育秧和建兔舍,贩卖野兔的事情让村里慢慢不平静起来。
平日里安静祥和的村庄,如今处处弥漫着躁动的气息。村头的老银杏树下,不再只是老人悠闲地乘凉谈天,而是聚集了一群群议论纷纷的村民。
“这老曹家咋就想到育秧和卖野兔的?这能挣几个钱?”张婶子撇着嘴,满脸的怀疑。
“就是啊,咱村可从来没人干过这营生,也不知道能不能成。”李大叔跟着附和,眉头紧锁。
而年轻一些的村民则心思活泛起来。“我看呐,曹逸家有胆量尝试新事物,说不定能闯出条发财的路呢。”
那些家中田产较多的大户,心里打起了小算盘,琢磨着是不是也该跟着搞育秧,可又担心风险太大。
村里的孩子们也受到影响,不再只是单纯地玩耍,而是围着曹逸家的院子好奇地张望,幻想着自己也能参与其中。
一时间,杨家村因为曹逸家的新举动,平静被打破,人们的心思都被搅动起来,或期待,或质疑,或观望,整个村子陷入了一种微妙的不安与躁动之中。
最初曹逸家送野兔去镇上酒楼的时候,村里的人还以为是曹逸家去打猎来的。
那日清晨,大爷早早地收拾好了几只肥美的野兔,装在笼子里,赶着牛车往镇上的酒楼去。村里的人瞧见了,纷纷围拢过来。
“哟,曹云,这是昨儿个上山打的?”王大爷眯着眼问道。
曹云笑着摇摇头,却也不多解释,只赶着牛车匆匆离去。
众人便在那猜测起来。
“我看呐,准是在山上设了陷阱,碰巧抓到这么多。”杨二叔言之凿凿。
“说不定是运气好,遇到了野兔窝。”赵大哥也跟着说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觉得曹逸家是靠打猎得了这些野兔。
第二日老曹家请人去山里捕捉野兔和买荒地让村民们更是惊讶不已。
“这老曹家是铁了心要在养兔这事上大干一场啊!”有人咂舌道。
“可不是嘛,又是捕野兔又是买荒地,这得花多少银子啊。”另一个人附和着,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村里的李大爷摇着头说:“太冒险了,太冒险了,万一有个闪失,可就亏大喽。”
也有年轻人觉得:“说不定人家有自己的盘算,能闯出一番新天地呢。”
就在大家众说纷纭的时候,曹逸一家却不为所动,坚定地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他们深知,要想把养兔的事业做大做强,就必须有足够的兔子和合适的场地。
后面又请人建大兔舍,这一举动在村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曹逸家是疯了吧,折腾个没完没了!”一向看不惯他们的王二麻子在村口大声嚷嚷着。
“建了一个又一个,也不怕把家底儿掏空咯。”刘婶子撇着嘴,满脸的不看好。
兔子数量稳定后,二爷那边每天需要的兔子也提高了一点。这让曹逸一家既感到高兴,又有些压力。
高兴的是,需求的增加意味着收入有望进一步提高;压力则在于,要保证稳定的供应,就需要更加精心地照料兔子,确保它们健康成长。
祖父召集家人商量对策,他说道:“老二那边需求量涨了,咱们可不能掉链子。”曹武点头回应:“是呀,得想办法把兔子养得更好。”
于是,一家人更加用心地投入到养兔的工作中。孩子们帮忙割草,孙爷爷和杨存义加强对兔舍的巡查,曹云则四处寻找更好的草料。
在他们的努力下,兔子们一只只长得肥壮,顺利地满足了曹文增加的需求,曹逸家的养兔事业也越发红火起来。
曹云一日送野兔和曹文聊起草料的事,曹文笑着说:“我已经打听到了。”
曹云急切地问道:“快说来听听,是怎样的情况?”
曹文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说道:“邻镇的李大户家有一批上好的草料,价格也还算公道。只是他家路途稍远,运输起来可能要费些功夫。”
曹云皱了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只要草料好,远点倒也无妨。咱们得好好盘算盘算怎么运回来。”
曹文点了点头,接着说:“我还听说,他们家的草料是新收的,质量上乘,兔子吃了肯定长得更壮实。”
曹云脸上露出了笑容:“那真是太好了,若是能长期从他家购进草料,咱们的兔子就不愁没得吃了。”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继续忙碌着手中送野兔的活计,心里却已经开始谋划着购买草料的事宜。
时间正值立夏,天气渐热,万物繁茂。李大户本就是靠着卖草料发家的。他家有大片肥沃的农田,去年庄稼收成不错,他留下部分庄稼秸秆当作草料。
早在初春时节,他更是颇具远见地在自家山地种了不少也适合兔子食用的牧草,精心打理,悉心照料。
多年来,李大户在草料生意上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他熟知各种草料的特性,能根据不同需求提供优质的产品。
他将自家的土地规划得井井有条,小部分用来种庄稼,以保障自家的粮食供应,而大部分则种上了牛羊草料,因为草料的市场需求更大,利润也更高。
曹云和曹文听到这个消息后,对李大户的精明能干不禁暗暗佩服。
曹云说道:“这李大户果然名不虚传,难怪能在草料生意上做得如此出色。”
曹文也点头应和:“是啊,看来咱们这次是找对地方了。”
曹云和曹文决定和李大户谈长期合作。
这日,他们二人精心准备后,来到了李大户家。李大户热情地将他们迎进屋内,彼此寒暄一番。
曹云开门见山地说道:“李大户,我们此次前来,是想和您谈一谈长期合作的事宜。您家的草料质量上乘,我们非常满意。”
李大户笑着点头:“能得你们赏识,那是我的荣幸。”
曹文接着说道:“我们家的兔子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对草料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若是能与您长期合作,对我们双方都有益处。”
李大户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长期合作倒是可以,不过这价格和供货量可得好好商量商量。”
于是,三人开始就价格、供货时间、质量标准等细节展开了一番热烈的讨论。曹云和曹文据理力争,李大户也寸步不让,一时间气氛有些紧张。
在双方的互相妥协和让步下,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离开李大户家时,曹云和曹文长舒了一口气,虽然过程有些波折,但总算迈出了长期合作的第一步。